易中天,活剥恶魔丁天(2006-07-1914:25:38)
分类:粪文粪采
夏粪按:生吞易中天,是从恶魔丁天的角度来说。活剥恶魔丁天,是从我的立场来说的。首先要声明一点,我比较坦率地承认,我这篇帖子里有关易先生的部分,估计会非常客气,这个没办法,有了易先生的名头放在帖子头上,已经可以达到宣传的目的。而关于丁先生的部分,估计夏粪就会拿出粪青的本色,添油加醋一番。因为虽然丁先生的朋友一再声明丁先生没有踩着易先生的梯子往上爬的意思,夏粪也相信丁先生不是这样的人,无奈夏粪却正好是这样的人。夏粪的博客处于草创期,十天过去,点击才小小的两千,心里很着急,所以顺便到首页去找靶子,发现丁先生非常适合,已经心情激动了两个小时,如果不是停电,丁先生的骂早就挨上了。夏粪现在最希望发生的事情,就是被徐敬蕾韩寒等骂上一句两句,你可以说夏粪很受疟狂,但这事关点击率的大业,实在儿戏不得。要么就是退而求其次,骂骂人也很有经济价值的。现在赶上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不兴奋?闲话休絮,进入正题,且看夏粪如何来活剥可怜的恶魔丁天先生。
先来看丁先生是如何生吞易先生的。丁先生的论调让我想起了早年攻击金庸先生的王朔先生。还记得王朔先生信誓旦旦地说,他发现了一部七卷本的《天龙八部》,没翻几页就扔了。后来金庸先生软绵绵地出来打假,说满世界如果存在一种七卷本的《天龙八部》的话,那一定是盗版。不过盗版的问题实际已经不重要了,王朔先生不过是要借此证明他如何讨厌金庸先生的书,以至于根本就不屑于去读,然后又能够在不读的情况下,就可以宣布金庸先生的作品是某某样的作品。对于王朔先生来说,既然他要讨厌金庸先生,金庸先生的书又那么多,不去读就发言实在可以说得过去。何况王朔先生先前就很谦虚,没说自己如何如何。
但恶魔丁天先生就不同了。恶魔丁天先生在自己的博客里大肆宣扬自己是如何的喜欢读书,如何的研究态度严谨,却也跟坦言自己不是学者的王朔先生一样,有一种不读别人的书就随便发言的习惯。按照丁先生自己的说法,易先生的讲座他看了两集就因为个人好恶的关系不再看了,以后更是听到易先生的名字就吃不下饭,更何惶去读易先生的书。但问题就出来了。丁先生在根本不愿看易先生的节目和易先生的书的情况下,批判起易先生来却妙语连珠头头是道。跟王朔先生唯一不同的是,丁先生这次需要读的只有一本书,而且甚至不需要去读,只多看几集讲座就够了。
丁先生在生吞易先生的大业上首先祭出的宝贝是易先生“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不加区分的混着讲”。因为丁先生首先宣布自己从小就读三国,长大后又经常读《三国志》,而且每年都要复习一次,所以来头着实吓人。但不读书的坏处也就在此凸现出来了。你读三国读的再多,不去看人家到底说了什么就在那里瞎说,到底也还只是瞎说。有幸夏粪曾经听过易先生的若干讲座,在这方面比丁先生知道得多些,还知道丁先生在瞎说,否则夏粪恐怕也以为,易先生就是一个混世魔王了。易先生在讲座中曾经很清楚地给听众说过,裴松之在注《三国志》的时候,常常将一些不同的材料罗列于后,觉得有把握的可信的就给出可信的意见,觉得没把握不可信的才会象丁先生在他曲解易先生的文中所说的那样,给出一个“实不可信”的评语。而且有一点易先生讲到了丁先生并没有讲到,那就是两个不同的材料分不出谁是谁非的时候,裴松之都是罗列于后并不作出谁是谁非的判断。易先生在讲座中通常对于这三类材料都分得很清楚。有关《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问题,易先生也是界分得非常严格,几乎没有混淆的事件发生。其实丁先生完全应该屈尊再去好好看看易天生的讲座或者书,否则肯定会败坏自己喜欢读书又非常严肃的学者形象的。即使丁先生不屑于这样做,我想各位站在旁边看帖子的,也应该先这样做一做,否则就成了骂大街的了。
丁先生在生吞易先生的大业上祭出的第二个宝贝是说易先生没有新东西。且不论易先生做这件事情的本意是什么,就算易先生的确应该拿出新东西,也不能无论见到什么都随随便便地“新东西”吧。否则这些“新东西”出来,岂不更给了丁先生以“不严谨”的口实?这种跟考据有关的学问要出新本来就不是象吃葡萄那么简单的。而但凡长期听到易先生讲座的朋友都能从中发现易先生的“新东西”。不听别人说话不看别人书的人是没有那个耐心去看到任何东西的。
丁先生祭出的第三个宝贝来势就更加汹汹了。这也是夏粪作为一个后代粪青彻底把丁先生看扁的原因。教授就应该钻在自己的屋子里高风亮节么?教授跟平民交流就被丁先生这样的伪学者鉴定为丢失了身份。套用韩氏语法,教授算个屁,学者算个屁,只要他们的东西永远留在象牙塔里,他们的东西就永远是个屁。按照丁先生的观点,只有板着脸孔永远不笑给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的那些教授才叫教授吧?可惜的是,丁先生的见解实在太out,让夏粪这种后代粪青笑死了。
至此还没有完,丁先生还有第四个生吞易先生的宝贝,那就是对易先生粉丝的打压。“粉丝”这个概念的滥用已经成了那些过气愤青的新手段,把所有的支持者一概用娱乐上的“粉丝”概念来加以贬低。丁先生在使用这个手段的时候,还同时使用了组合拳,就是顺便捎带上一些其他的教授,指桑骂槐地举例说有的教授连鲁肃都不知道,误导读者以为所有支持易先生的教授都是不知道鲁肃的。丁先生的这种判断实在又是一厢情愿了。丁先生实在是过气愤青中最伟大的蛔虫,知道每一个教授的五脏六腑。
以上是对丁先生生吞易先生的第一篇帖子进行的活剥,实际上丁先生在另外一篇帖子里,又进行了新的生吞,既有有关易先生的,也有有关其他的,夏粪本来是要在这里一并活剥的。不过夏粪又想了,有丁先生这么好的一个对象可以活剥,这么快剥完了他岂不是一种浪费。每天的点击量对于夏粪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还是留给明天再剥吧。
阅读大粪为谁而扔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