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已经蒙蒙亮了。
长安城外。
“张涛,严刚你们两去统计一下昨夜死伤情况,速速上报。”
“是”两人领命而去,此时萧墨一行在长安城东面的一处山坡上休整,昨夜他们杀进杀出三次,在长安城中来回冲杀,不说人已经累得半死,就是马也累得不行,萧墨又让他们带上一人,好在长安城内叛军也有不少良马,如今他们都是一人双骑,他们都是精锐自然没有问题。
----------------------------------
“恭喜编号63410,捉拿敌将孙孝哲,击破长安城3万敌军,直接或间接杀死杀伤13000余人,获得阵营声望3100点。”
萧墨还没统计战果,主神已经送上来了。他知道其实这13000人有大半是属于混乱之中,对方分不清敌友,经常误伤误杀,彼此践踏致死的也不少。不过还是让他吃了一惊,果然,一个人的力量哪比得上一支军队啊,只一战就收获这么多。想想如果自己有一万人,那能杀多少叛军,获得多少声望啊。他不知道,他成为将军后获得声望就不再仅仅是杀了多少敌军了,主要还是他胜了,如果败了,即使敌方损失惨重,也获得不了多少声望,最为关键的还要看他这一战的影响。潼关被破,唐玄宗出逃,长安不战而降,不知削弱了多少士气,他这一战一千破万,在这个时候,这个地点,当真是大涨士气。以后他即使大胜也不一定有怎么多声望了。不过已经够了,他现在已经有四五千声望了,已经可以交差还远远超出了。不过据柳烟罗说像这种任务一般超出部分越多回去的时候奖励的积分也就越多。
“你已经完成任务是否选择回去。”
他当然不会回去,他缺的就是时间来练功,他的内力无时无刻不再运转,没多一刻,他的内力就多一分,以后活下去的资本也就越充足。更何况他做人是有原则的,既然将他们带出来了,就不会将他们丢在这儿不管。他也可以在今后获得更多声望。
-----------------------------------
“先生,已经统计出来了,昨夜我军死223人,重伤112人,其中不可再战者61人。几乎人人带伤,不过只要两天就能恢复大半战力。”这时严刚来报。
“好,随我去看一看那些受伤的将士。”他知道这个时候是最难收买那些士卒人心的。他要的就是一支完全属于他的军队,以后如果遇到轮回者就派大军碾碎。一般不到a级的轮回者面对几千人的精锐士卒,都不一定打得赢,现在这些轮回者大部分不过是c级罢了,是很难从千人的包围中逃出去的。真正的强者是从a级开始的。
“来,兄弟咬着这个,忍着点,我给你上点药。”萧墨走到一个左手被砍断,胸前还有多处刀伤的士兵面前,取出金疮药,准备亲自给他上药。“先生,这怎么行呢,我让其他人上一下药就好。”那人用右手强撑着身体说道。“这有什么不行的。只要你们奋勇杀敌,给你们上点要有什么不行的。”这不过是军中最普遍的药吧了,效果不是很好,萧墨用内力将药性激发,让他能更好的吸收。他也没问那人叫什么,这个时候这些都是多余的,给他们治疗才是他们最需要的,只要他们记住你的名字就行了。你一个个问过去又能如何,照样记不住的。一个上午,他过问了大半的重伤之人,用内力给他们激发药性,他也适时的表现出自己的劳累,获取军心。
他之所以敢在长安城外不远休整是因为此时长安城里仍是一片混乱,由于主将一失,只有几个副将在收拢败军。萧墨料他们尚处在惊慌失措当中,弄不清楚敌方有多少人,只会紧守城门,一时还不会出城追击,果然,探马来报,长安城门紧锁,城门上隐约可见有人在把守,好像并不多,但又分不十分清楚。没想到,叛军中还有几个能人,懂得勇疑兵之计,萧墨心中想到,不过他们就算什么也不做他也不敢再攻打长安了,里面毕竟还有1万7千多人,没有了黑夜掩护,他一千五百多人进去就是送死。
“严刚,你将昨日从叛军身上缴获的财物分给那些重伤的兄弟,让他们换上敌军的衣服,在派几个人护送他们绕过长安往西边去。”
“先生这不好吧。”张涛和严刚显然都有点意见,他们也知道这些人再跟着他们不妥,但...
“按我说的去做,我们现在四面都是叛军,跟着我们他们只有死,还会拖累我们,我不想让更多的士兵无谓的死去。”萧墨说的有些疾言厉色了。
“是,”他们也很无奈。
“我亲自去给他们告别吧。”
“大家,”萧墨说得有些哽咽,“一路走好。”
那些人都沉默了,“先生放心好了,我们不会拖累你们的。恨不能与先生再在先生麾下作战了,恨不能在与诸位同僚一起博取功名了。”这些士兵都是明白人,也不多说什么,很多人只是在一旁哽咽。
“大家走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萧墨在秦国是就学了这一首军中的歌谣,如今唱起来,一时间感染在场的所有人。
“先生,保重”这些人还能骑马的都骑上了马,不能骑的也伏在马背上,或者搭在其他人马上缓缓的走了。萧墨一直看着他们消失在地平线才回头。
“传令大家换上叛军的衣服,带上三日的干粮,一人双骑,我们必须在潼关得到消息之前赶到才行。”
“是”严刚还是这么干练,只是谁又能知道自己在下一场战斗中仍活着呢。
“张涛,把众将士的骨灰拿来,我亲自保存。”萧墨手捧着骨灰盒,心里难免有一种伤感。他虽然觉得在这主神空间生活不错,但也同样每天面临着危险,什么时候死了,或许都没人收尸。他手中的这些骨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很多都洒在了这长安城外,200多人的骨灰也不少啊。
-----------------------------
从长安到潼关骑马不过一两日,萧墨一行第二日早上天刚亮便已经到了潼关城外不远处。他不敢贸然上去,崔乾不比一般,必须小心。他再一次小心的将个处看了一遍,却认不会露出破绽,才让众人换上另一匹马,他要保证每一个细节。
潼关前,萧墨骑一匹马跟紧在孙孝哲后面,确保能在不对时第一时间将他杀死。
“快开城门,我是孙孝哲,我有要事回洛阳,快,让老子过去,耽误了大事,老子要你的命。”也算萧墨运气,关上那个将领正好认识这孙孝哲,他也没想过潼关西边还有唐军,有也只是一些败军在流窜,哪有眼前这些人一个个这样骑着高头大马的,是以没多少戒心,再加上他是知道这孙孝哲是一残忍出名的,于是就去报告了崔乾,再仔细确认了一遍就放下了吊桥。
萧墨没有下令直接冲锋,而是随着孙孝哲大摇大摆的往关内走了好长一段路,料崔乾也快到了才下令朝另一边冲去,也不杀人,对方见是自己人也不好阻挡。有两个原因,一来他怕被认出来,毕竟他们不是胡人,这些细节这些人注意不到,那崔乾很可能会注意到,一旦他发现,就有可能失去突然性,二来他怕不是崔乾的对手,他估计这样的名将少说也是b级,如果他再厉害点,他们可能就都会死在这儿。现在突然暴起是最好的。
萧墨算计的很好,眼见的到了潼关的另一边,依然叫孙孝哲让人放下吊桥,那些守关的将领见是关内过来的,又是孙孝哲带队,也不查,此时外面又无敌军就直接放下掉桥了。当他们出了潼关时崔乾才刚赶到,他一听孙孝哲这么风疾火燎的跑回去,就本能的觉的不对,又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就赶紧跑来了。结果还是晚了一步,对方已经出关了。只见得对方绝尘而去。他想整兵去追,但听说他们都是骑兵就放弃了。不说追到的可能性很小,就算追到了,如果没什么理由冒冒然将孙孝哲拦下也不好说,毕竟人家是安禄山面前的红人。
阅读无限史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