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刘备急召刘弘到府上议事,刘弘看传信的人气喘吁吁语气严肃,已经估计出来又出什么大事了,待到刘弘到了刘备府上,刘备递给他一封信,其信上写道:
曹操起八十万大军攻吴欲在朝廷之上重新树立威信,今我手下能征善战者虽不计其数,但是论降者亦是不计其数。寡人违背众意,决议一决死战,故众多谋士背我而去。迫不得已,乞望使君救援。
署名是孙权。
刘弘看完,还没说话,刘备就问道:“我已经问过奉孝和文若了,他们二人的意见是救援,因为如果曹操占领了东吴扬州,也就等于给我们徐州形成了三面夹击的形势,一旦开战,对我们很是不利。你的意见是什么呢?”
刘弘沉吟半响,说道:“救是肯定要救的,这次曹操的出了血本了,如果还是战败,估计他在朝廷的脚跟就再也站不住了,不过我认为还是先给马腾作书一封,让他起凉州之兵攻曹操的大本营,也就是长安,我们做一个“围魏救赵”的计策,不去派兵救东吴,而是奉孝和文若领兵出徐州攻冀州及其周围之城,我亲自带兵攻司州,父亲你作书一封给志城,让他起兵帮助马腾,然后领兵坐于曹操的回军要地寿春,曹操听说自己的家都保不住了,肯定要急行军,父亲只坐收渔翁之利,杀他个措手不及就行了,不知此计如何?”
刘备听完,让人把郭嘉和荀还有徐庶叫来,将刘弘的计策说了一遍,三人皆称此计真乃妙计,刘备遂作书两封,一封给马腾,一封给王志城。而荀他们三个也知道,刘备同意了这个计策,他自己的命也就要没了。
当晚,刘弘准备和蔡文姬一起睡觉之时,突然一个黑影闪过,虽说速度极快,但是还是没逃出刘弘的眼睛,刘弘转身大喝一声:“来者何人!”
那人并没应声,而听到蔡文姬说道:“睡吧,可能是你今日疲劳过度看错了呢。”
刘弘没搭理她,伸手把供在架子上的宝剑拿下来,恶狠狠地问道:“赶紧出来,再不出来休怪我无情!”刚说完,一道黑影又闪过去,对这刘弘就是一剑。这黑灯瞎火的,蔡文姬只看见两个人刀光剑影的打斗,吓得只窝在被窝里不敢出来。
话说这个人也很是厉害,跟刘弘打了半天,一点都没有处于下风,反倒把刘弘渐渐压倒,刘弘见到这个情形,额头上直冒汗,这个人怎么这么厉害啊。刘弘想归想,手上的动作不能停,只见得那个人跟练了轻功一样,打的时候上下乱窜,刘弘来回打,体力消耗也是很大。
这个时候,灯突然全亮了,刘弘先是一惊,看哪个黑衣人,原来就是若辰!若辰嬉皮笑脸的说道:“怎么样?弘哥哥,比你厉害吧。”
这句话把刘弘都斗乐了,他实在没想到若辰竟然能跟他过这么多招,而且还隐隐有盖过他的姿势,无奈的笑了笑,说道:“你小子什么时候怎么厉害了。”
若辰又是一脸坏笑,说道:“这是云长叔叔教我的,他让我天天的跑,我前几天在树林里面跑呢,看见一个松鼠,那真是太可爱了。”脸上瞬时露出一脸的期待,然后继续说道“我就不自觉的把脚一蹬,谁知道我竟然凭空的蹦了好几米高,一把把松鼠抓下来了,我看了半天感觉这个松鼠不太对,再一看,那个肚子大的比皮球都大,原来是怀孕了呢,我就把它放了。怎么样?我善良吧。”
刘弘听得都愣了,吞吞吐吐的问道:“你说你一下子蹦了几米高?”
若辰点了点头,刘弘马上就让若辰演示一下,若辰闻言,二话没说,跑出门看了看房子的高度,然后奋力一跳,直接跳到了房顶上,刘弘看的嘴长的特大,赶忙说道:“赶紧下来吧。”
若辰又露出来了坏笑道:“我偏不,我要在你的府上好好飞飞~”说完,又一蹦,就跑到了另一座房子之上,嘴里还说着:“飞呀~飞呀~“
刘弘心想完了,这个晚上本来还想行房事呢,这个小子来了,估计要泡腾了~
求推荐~收藏啦~
下来解释下若辰的“飞”,其实这个“飞”就是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中的“陆地飞行术”,但是最初不是少林的绝学,而是道教的,其修炼方法为:1.腿上缚上沙袋,身上穿沙衣,在地上练习跑路之功夫,每腿带沙袋1斤,身上沙衣装2斤黄沙(要用好醋备好。把沙放锅内炒热以后,再放醋内浸泡一夜,取出晾干再装沙袋子,以免毒气磨损溃烂皮肤),全身共装沙袋4斤,每次跑30里路,每天跑两次,共跑60里路,苦练一年半,渐渐增至全身40斤。2.在山岭上的崎呕小道,旷野不平的地方练习跑,每天渐渐增加路程,直至一次跑40里,两次跑80里。3.在陡壁悬崖上,山路崎岖的地方,练习跑路,沙袋、沙衣渐渐增加至60斤,能穿在身上,缚在腿上,运用自如,每天早晚两次,每次50里路,全天跑路100里。连续不间断跑四年半。能在凹凸不平之路上,爬上跳下轻如灵猿,要持恒苦练,但也不可过急,以免损伤身体。须下六年苦功夫、八年恒功,方一次可以疾行100里。
陆地飞行术,又名千里腿,飞毛腿,千万追风等名称,是少林正宗七十二艺中的软功内壮功夫,是专供练习人身快速奔跑行走的功法,为少林寺武僧经常练习的传统轻功之一种。
陆地飞行术,在少林武术技击实用上也起着重要作用,如与敌搏击,敌来攻击,我可以迅速闪在一旁,敌如猛攻,我即迅速走开,如有机可乘,我即闪电飞跃过来进攻敌手,对手不敌想逃跑,我即快速追赶捉拿罪犯,制服敌人,是少林武术中不可缺少的功夫,少林寺历代都有,武僧练习此艺术,如元代子安、觉远,明代圆成、悟产、道时,清代静云、清飞、清白等高僧,苦练此功法,有深厚的造诣。
阅读三国风云之重振汉室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