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和关爱孩子假想中的朋友
和一个想象中的玩伴玩耍,可以使孩子不断尝试使用新学会的语言和社会技巧,这是一种用来减轻孩子内心孤独感受的好办法。而且孩子在和假想朋友的交往中,他一会儿要扮演那个朋友,一会儿又要做回自己,通过两个角色之间不断地扮演和转换,孩子最终会巩固他心灵中的不同方面,形成较为稳定的个性。
——《现代育儿报》
兜兜妈妈准备好了晚饭,一家人准备吃饭了。妈妈端完最后一盘菜准备坐在兜兜旁边的椅子上,兜兜突然大叫一声:“不要坐在毛毛身上!”妈妈赶紧起身,兜兜接着说:“妈妈,让毛毛和我们一起吃饭好吗?它也饿了。”妈妈这才发现椅子上躺着一只小毛毛熊。
3岁半的林林最近几天总是告诉他的爸爸妈妈,他新交了一个叫“小蜜蜂”的朋友。他总是提醒爸爸妈妈不要踩到他的小蜜蜂朋友,不要不小心把他的朋友关到大门外。甚至全家一起吃饭的时候,林林也特意给小蜜蜂准备一个座位,还把他的玩具碗筷摆上。吃饭的时候,林林会告诉爸爸妈妈小蜜蜂喜欢吃什么。爸爸妈妈很担心,怕有蜜蜂蛰到孩子,后来慢慢发现,林林的朋友是一只很像蜜蜂的小飞虫。
在孩子3岁左右的时候,有些孩子会假想出一个或几个小伙伴,这些伙伴可能是一个布娃娃、一只小动物、一个小枕头。他们会和这些小伙伴说话、玩耍,喂它吃饭,给它打针吃药,这些朋友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陪着他们。孩子也会带着自己的假想朋友参加各种活动。他们会要求父母像接纳真人朋友那样接纳他的假想朋友。
我们很多父母都会感到担忧,我们的孩子怎么无中生有地制造了一些假想的朋友呢?难道孩子分不清现实的人和虚幻的人吗?孩子怎么会对着空气说话?这是一种病态吗?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假想的朋友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听见孩子在小声地嘟囔着什么,似乎在对谁说话,有的孩子还会给这个并不存在的伙伴留出吃饭睡觉的位置,这种由孩子想象出来的伙伴就是所谓的“假想伙伴”。
孩子为什么会有假想朋友呢?
由于在现实交往中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孩子就可能会创造出自己假想出来的伙伴。有国外的专家调查发现,有想象伙伴的儿童多数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而且与不具有想象伙伴的儿童相比,朋友数量和每天与朋友、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时间都相对较少。儿童爱玩的天性使得他们迫切需要一个玩伴,因此出现了假想伙伴。在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让孩子失去了生活中的玩伴,很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
也可能由于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到比较多的不良情绪。曾经有心理专家对具有假想伙伴的儿童进行特殊系统评估后发现,具有想象伙伴的儿童在生活中较多地体验到不良情绪,更容易经历挫折和失败。因而每当生活中出现一些强烈的情感体验时,如孩子感到委屈、害怕、不安、孤单或者无助的时候,也就是他开始寻找和创造那个假想伙伴的时候了,孩子往往会对这样一个伙伴产生特殊的情感依赖。
有假想的朋友对孩子来说是正常的、健康的,不会影响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成长。孩子创造出的假想朋友不仅是孩子理想的玩伴,同时还是孩子的发泄对象、保护神、陪伴者,而且孩子在与假想朋友的交往中,一会儿扮演自己,一会儿又扮演朋友,通过角色之间的扮演和转换,孩子就能学会现实中的各种技能,最终巩固孩子心灵中的不同方面,形成较为稳定的个性。
◎尊重和关爱孩子假想中的朋友
当孩子有了假想朋友,我们该怎么办呢?是斥责干涉,还是尊重理解,并和孩子一起关爱他的假想朋友呢?明智的父母一定会选择第二种。
即使尊重关爱孩子假想的朋友,我们也要做得适度。
如果孩子邀请我们参与,我们适当扮演一个角色也是可以的,但不可过分热情主动地参与其中,那样可能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失去了对假想朋友的控制。给予孩子假想朋友适度的关爱,否则有可能让孩子难以分清现实和想象。
我们要恰当地对待孩子看似“不合理”的要求,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例子中,兜兜不让妈妈坐在“毛毛”身上,还让妈妈允许他的朋友吃饭,孩子的这些做法我们都可以尊重。但如果家里人多,妈妈腾了地方就得站着吃饭,这时就得告诉孩子:“我知道毛毛饿了也需要吃饭,但咱们家人多,已经没地方坐了,它必须坐别的地方。”
特别提醒:
3岁左右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假想朋友,是因为他们有了人际交往的,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做法。另外,我们要反省自己是否忽略了孩子,应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帮助孩子寻找现实中的朋友,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引导协作游戏,但要掌握时间
“游戏是儿童知识的源泉,也是儿童成长中的朋友。”同时,游戏是幼儿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所以孩子们在成长中不能没有游戏的陪伴。游戏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下一代的优秀小公民,父母和儿童教育工作者利用游戏启迪孩子,用有趣的游戏同他们快乐地玩耍,在不知不觉和循序渐进中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区慕洁《百万智测:3~6岁亲子教学游戏》
蕊蕊3岁半了,她在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特别喜欢要求别人按照她的意思去做。如果别的小朋友不合作,她就一遍遍地说,别人要是不同意,她就表现得很生气。妈妈要是在旁边,她就会闹得更厉害。妈妈总是给她讲道理,告诉她要和小朋友合作,玩是为了高兴,不是为了生气,她答应得好好的,可一转脸就忘了。
优优是一个2岁零10个月的男孩,他各个方面的发育都非常好,就是和同龄的小朋友玩不到一块儿。即使在一起玩一会儿,也会因为两个人同玩一个玩具而争抢、打闹。一次,邻居小弟弟来他家玩,刚好好玩了几分钟,就因为争抢一辆玩具汽车而闹得不欢而散。
对于蕊蕊和优优这样的孩子,父母很是苦恼:为什么孩子不会好好玩呢?
阅读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