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汽车为什么能跑得那么快?它怎么又会停下来呢?”
“爸爸,天上的神仙吃什么?”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也是最早的生命导师,面对孩子的提问,家长应该怎么做?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为什么”
孩子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但是有好奇心并不代表他们会进行主动的思考,只有当孩子对自己好奇的事物或现象提出具体的问题时,才代表他们有了真正的思考——他们会先自己想,在想不明白之后便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当疑问被重视并解决之后,他们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这种思考—提问—了解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所以,当你的孩子总是有一个接一个的“为什么”的时候,你不要感到不耐烦,更不要因此而对孩子敷衍了事,而应该为他感到自豪,因为能够针对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提出问题,代表你的孩子具备了自主思考的能力。而且,如果你能对孩子的问题进行严谨而合理的回答,那么,将来你的孩子就会拥有他们所应具备的智能。
◎对待孩子的提问一定要严谨和耐心
听到孩子的提问一定要想清楚再回答,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和不懂事就糊弄他们。相反,正是因为他们年龄小和不懂事,父母更要严谨而耐心地对他们予以启发和指导。
父母应该真实合理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掌握知识、开发智能。对待孩子的提问要严谨,切忌不懂装懂。如果父母一时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就如实告诉孩子,但不要就此放过教会孩子知识的机会,要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待孩子千奇百怪且接踵而来的问题,父母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不要拿你二三十年的经历和知识去要求3岁左右的孩子,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们需要你的不断引导和培养。对于如下说法,作为父母切忌轻易说出。
“怎么见什么问什么,烦死了。”
“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不明白,真是笨死了,以后不要再问我这么简单的问题了!”
对于孩子不停地问这问那的行为,作为父母不但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还要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更要抓住时机,绝不要错过培养孩子自主思考的有利时机。
◎抓住提问契机,启发孩子积极思考
当听到孩子提问时,一定要抓住这样的契机。孩子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好奇心会驱动孩子展开思考和分析,这是孩子学习的内动力,也是孩子各方面智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前提。如果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那么他的好奇心就会渐渐失去。所以,当孩子有问题时,父母一定要重视,要耐心地对他进行启发和引导,和孩子一起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例如:
“宝贝,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爸爸小时候也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
◎激发问题意识,鼓励孩子主动提问
孩子能够针对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已经在头脑中有了自己的想法,提问的过程即思考的过程。此时,如果家长能给予孩子充分的鼓励,并引导孩子自主思考,那么孩子的问题意识就会越来越强,今后有了问题他们就会更加乐于思考和提出。例如:
“孩子,用你聪明的脑筋想一想,树叶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变绿的?”
“宝贝,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妈妈想先问一下,你是怎么想到问这个问题的?”
而对于孩子自主思考的答案,对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要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并能在提问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自主思维,这对于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十分有益。
特别提醒:
两三岁是好奇心和思考力培育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时孩子的提问行为得不到鼓励和重视,那么一旦错过这样的时机,再想返回来培养孩子这些方面的智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生命的成长是不可能逆转的。
拆坏的东西远没有孩子的探索欲重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对他抱怨说,她的儿子非常淘气,把一块贵重金表给拆坏了,她把儿子打了一顿。陶行知先生当即说:“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陶行知先生的这番话确实道出了目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无意识地扼杀孩子可贵的好奇心的严重性,这直接影响到孩子创造性的形成。
——胡锋《父母习惯影响孩子一生》
拉拉妈妈的手里拿着一些闹钟的零件,边走边叫:“拉拉,你又在鼓捣什么?你看你把闹钟都拆成什么样子了!”
妈妈走进拉拉乱糟糟的房间,拉拉赶紧把手里的东西藏在身后,妈妈放下手里的东西,一把拽过拉拉的手,原来拉拉正在拆卸爸爸的高级剃须刀。妈妈劈手夺过来,对着拉拉大吼:“你这个坏东西,你知道爸爸的剃须刀多贵吗?你竟敢拆了,看爸爸回来不揍你!”拉拉吓得大哭起来。
烁烁的妈妈买了一部新手机,功能好,款式新,妈妈很喜欢。一天晚饭后,爸爸妈妈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聊天,聊了很长时间。妈妈忽然想起孩子今天没来“捣乱”,到儿子房间一看,烁烁正摆弄妈妈的新手机,新手机已经被拆得不成样子了。妈妈不由得对烁烁发了脾气,爸爸过来一看,扯过儿子就是一巴掌。
我们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刚给孩子买的电动汽车,没过几天就被孩子拆成一堆零件了;从超市花很贵的价钱给孩子买的芭比娃娃,孩子却把她的裙子扯下来,头发也弄得乱蓬蓬的,胳膊也扭了……我们看了不免痛心,忍不住要吼孩子几句:“这么贵的东西都叫你弄坏了,以后再也不给你买了!”
阅读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