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暗星稀,一个常见的深秋南方之夜。
当云层挡住月亮时,五道黑影从路旁的密林闪出,身手敏捷地向扎在路中间的一个营寨掠去。
营寨前百步内的树木已经全部被砍伐,粗壮的木段被用来搭建起一丈高的营栅及一座高三丈的望楼。营门紧闭,望楼上坐着二名脑袋歪斜的哨兵,看这坐姿估计已经睡着。营寨静悄悄地,只有一杆大旗迎着夜风猎猎而响,月光中隐约可见四字:交州义军。
那五道黑影很谨慎,只有当云层挡住月亮,才从趴着的地方快速跃起,向营栅掠近。当月亮第四次被云层挡住时,那五道黑影已经靠近望楼前的营栅下,这里是望楼的死角。其中两人仰起头,举起手中吹筒对准哨兵,吹出致命的毒箭,很轻微地“卟卟”两声,白羽毒箭准确地扎在哨兵脖子部位。
营栅下的那五人,其中一人从怀里掏出一块白绸,向百步外的密林处扬了扬。密林处立刻冒出六七十名身影,轻步地向营寨摸去。
那五人也开始行动了,其中一人站在营栅下,双手合拢放在腰处,将另一人托起。被托起之人双手按着营栅顶端,趁势就跃过营栅。下面四人听到上面“扑通”一响,就没声音了,感觉不对劲,但又不敢发声问。无奈之下,只好重复刚才动作又送一人上去,人影消失在营栅上了,又听到上面“扑通”一响,就没声音了。(本小说原文小说网首发)
剩下三人面面相觑,那扬白绸之人咬咬牙,如法被送上去。那人一跃过营栅,惊讶地发现蹲在营栅后的全是藤甲兵,一时间竟无法找到落脚的地方。说时迟那时快,一只巨手已经将他从半空中纠住,向身后地面掼去,白光一闪,下面的一名藤甲兵扬起手中利斧迎上。“扑通”一声,掉在地上的人已经变成两截了。
这时,那六七十人已经离营栅不到二十步。巨手的主人:军司马邓当,高声呼道:“抛火把!”十几根熊熊燃烧的油松木被扔了出来,顿时将营寨前百步之内照得亮如白昼,那准备偷袭的六七十人立刻暴露无遗。
“放箭!”邓当一斧将冒出营栅的一个脑袋削飞,身旁的五十名弓箭手已经应声松弦放箭。
那偷袭的六七十人逃回密林时,仅余四十来人。为首的人扯掉蒙面黑巾,恨恨道:“没想到我许韶五天都没攻破这破寨子,还折了我百余名勇士。”
“太子,不如绕道而行吧。我担心交州军是要攻取句章城,当务之急是赶回句章。”一人劝道。
“有虎痴许诸在,交州军是攻不下句章的。绕道而行,时间耗不起啊,还是想办法偷越此寨才是万全之策。”许韶意想天开说道。
第二天,许韶的万全之策还没想到,却迎来狼狈不堪的大将军许贡及其残兵三百余死士。
“太子殿下,都城已被孙坚所破,阳明皇帝已经升仙。”许贡哭拜在许韶面前,所有死士也当场跪拜在地上。
“都城已破,父皇升仙……”许韶跌坐在地上,嘴里念叨着。
“都城未破前,联军放出句章城已经被交州军洗血焚城的消息,都城原居民惊恐下叛乱,联军趁势攻破都城,皇帝赐死众妃嫔后,自焚升仙。那孙坚夺取都城后,竟下令屠城三日,可笑那些背叛阳明的原居民,到头来仍没难过孙坚的屠刀。”许贡悲愤中竟然有丝快感。
“父皇升仙,许大将军为何带着父皇死士安然来此?”许韶静静听完,突然目光一紧,盯着许贡喝道。
“太子殿下,并非属下怕死逃走,而是受皇帝所托前来找你,这些死士就是皇帝派来保护我的。皇帝升仙前嘱咐属下将此锦盒亲手交给你。”许贡叩了几个响头后,从怀里掏出锦盒,恭敬地双手捧过头顶,跪走到许韶面前,朗声说道:“太子许韶接旨!”
“臣在!”许韶连忙整衣跪拜。
“奉天承运,诏制太子许韶为天皇。钦此!”
“谢主隆恩!”许韶接过锦盒打开,却是幅绣在锦帕上的海图。
“先皇交待,此海图乃仙人所赐,依图可到夷州。会稽是呆不下去了,陛下可到夷州重建许家王国。”
许韶以草根代香,向着都城方向遥祭一番后。遵父皇遗嘱,带着许贡及数百名死士沿途掠劫千余年青男女,又抢了艘大船渡海寻找夷州。许贡及十余名死士坚持留下要寻找机会刺杀孙坚,为阳明皇帝报仇雪恨。
阴错阳差,许韶等人因风向错过了夷州,却到达了一个叫邪马台的海岛群。许韶的死士以无惧牺牲的武士道精神征服了原住民虾夷人,奉许韶为天皇陛下。从中原带来的人与虾夷人通婚,世代繁衍,逐渐成为日本民族。许韶等人及其后人凭着强大的繁殖能力,反把虾夷人不断排挤,逼迁往今北海道和流球群岛一带,成为日本的少数民族。
而许贡带着十余名死士终生以刺杀孙坚一族为己任,不死不休。直到孙坚身故,这种刺杀仍延续到其后代……
孙坚破山阴城,屠城三日后。上表朝廷表功,自己及手下东江四杰事迹添枝加叶大表其功,众太守及交州义军则统统一笔略过。
然后强行从邻县迁居民三万余户入山阴城,奏请王朗为会稽郡太守,程普为郡都尉,从吴郡郡兵中抽调一千,名义上为会稽郡郡兵驻防山阴城,但实际上照用墨绿色的孙字军旗。于是会稽郡无声无悄地落入孙家手里。
强行征辟余姚县县尉董袭及其手下余姚县郡兵补充吴郡郡兵,并从联军中择其强者补充吴郡郡兵,使得吴郡郡兵从出发时的二千五,扩充至精兵五千。
孙坚还强调保留联军旗号,便于征伐扬州各山越乱民。众太守闻之色变,纷纷告辞。众太守离开时,都会望望飘荡在山阴城头那面墨绿色的孙字大旗,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领着被孙坚抽精补次的郡兵陆续返回各自驻地。各自心里总有抹不去的预感阴影:这面大旗总有天会插在自己的治所城头上。
送走众太守后,孙坚的目光盯住了杨明的交州义军。
阅读百越三国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