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吕岱等人,杨明就一头扎进堆成小山的公文里,一直忙到傍晚。
杨明在书房一般只备清茶一壶,点心之类的都在内府内堂上。在亲卫提醒下,才舒展着酸痛的四肢走出书房向内堂走去,今天杨明特意将几样点心制法给了大厨,估计这点心应该做出来了。一进内堂,杨明就看见两个人正剔着牙,桌子上放着空荡荡的食盘。
“兄弟,你的点心太好吃了,都停不了嘴。现在都顶上喉咙啦!”贺齐打了个饱隔说道。非正式场合,杨明喜欢大家称兄道弟。
“福娃,能否将这制法给我,让我家的厨子也学会?”吕岱想又吃又拿。
“行,一会我让大厨将制法抄一份给你。我服了你们两位,这么多公文也不帮忙处理,却忙着帮我处理点心。”杨明摸摸“咕噜”响的肚子,笑道。
“是要找个人帮你,照顾你了。”贺齐笑道,而吕岱也在旁笑着望向杨明。
“她叫甘凤,是个可怜的女孩子……”杨明已经猜到贺齐吕岱的来意了,脸红红地将甘凤身世告知两位亦兄亦友的首辅:
甘凤出身豫州沛国的官宦人家,受党锢牵连而被抄家,男的发配充军,女的充当官妓。负责押送的都尉本是强盗出身,见色起心,挟着甘凤等女眷在去洛阳的路上弃官潜逃,谁知逃到徐州境内彭城国的甾丘时,却被山贼所杀。山贼劫得甘凤等人当晚就被剿匪的徐州官兵所灭,而领军将领正是都尉糜芳。糜芳被甘凤着迷,将其私藏回糜府,准备等风头过后纳为妾氏。糜芳大哥糜竺知晓后,以其女不祥为由,将甘凤偷偷送到会稽阳明皇帝许昌那里,以求垄断阳明境内商业。许昌将其点为皇后,谁知连娶亲都来不及,就已经亡国了。最终许贤将其赠予杨明。
杨明讲得声情并茂,贺齐听得眉飞色舞,而吕岱则时而摇头,时而叹息。
“此女子身世经历令人婉惜。”贺齐想起了红袖,双眼不禁微红。
“此女子虽可怜,但一路带来腥风血雨,确为不祥人。你还是将其留在揭阳较为妥当。”吕岱叹息道。
“非也。甘凤身边人遭受的血光之灾,是其多行不义之后果,与甘凤无因果关系。滞留揭阳完成是因为晕船抱恙,等其康复后,就由谢旌护送回惠城。”杨明坚定说道。
“那这甘姑娘身份如何定?”吕岱对杨明的回答不觉意外,与贺齐对视后终于点出关键问题。
“暂以侍女相待,如何?”杨明认真的思考一番后说道。
“好。”贺齐与吕岱听后舒了口气,齐声道。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现在要娶妻的话,你们同意选谁?”杨明开始知道娶妻不是自己说了算,觉得有必要知晓两位首辅心目中的择偶标准。
“花郡主!”两人再次异口同声。
当杨明带着吕岱及贺齐到达得意楼时,站在门前的酒楼掌柜立马迎上。
“欢迎各位贵客。这边请”掌柜见杨明等人都穿着便装,会意地拱手引路,“你们的朋友已经到了。”
“真过意不去,让他们久等了吧。”杨明确实被吕岱二人耽搁了些许时间。
“客气啦,杨公子的表弟已经提前告知,您会迟点到。”掌柜面带笑容回首道。
“表弟?”杨明惊讶地望着掌柜。
“他正在厢房陪客人。”
“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此最国家之毒忧。杨太守以屯田之制保命扶根,正是惠县繁荣之源本。”走到厢房外,杨明就听见一把带幼稚腔调的声音。
“农桑勤而利薄,广种薄收,取足而已,不致盈余。工商逸而入厚,以酤酿贩鬻为业,时人多讥之,奈拥钜亿之资。杨太守促工重商才是惠县繁荣之源本。”另一把同样幼稚腔调的声音娇滴滴地响起。
杨明听到文皱皱的讨论中提及自己,本想驻足聆听。谁知,掌柜已经礼仪地敲了几下门,然后推开厢房门,正恭候自己进入,里面的讨论声也随即终断。
杨明进房后,就看见桌子边围了五个人。一名蓝衣及一名青衣长者分坐交州刺史陈温两侧,蓝衣长者身边站着一名年约双十气宇轩昂的青年人,而青年人对面也站着一名十三四岁的瘦弱少年,少年正毫不示弱地盯着青年人。
“晚辈杨明见过三位前辈。”杨明抢在蓝衣青衣长者起身施礼前行礼。
“杨太守果然年青有为。哈哈。”两位长者也不客气,回礼后坐下。蓝衣长者笑着对面带笑容的陈温说道。
“贤侄,老夫为你介绍一下。”陈温笑着站了起来。
“这位是陈纪,字元方,颍川许人。这位是其弟陈谌,字季方。”陈温先后指着蓝衣及青衣长者介绍道。然后指着青年说道:“这位青年人是元方的犬子陈群,字长文。”
“拜见杨太守!”陈群躬身行礼。
“长文免礼,请坐下。”杨明让陈群坐下后,于是把吕岱及贺齐介绍张三位长者。
众人不免又是寒暄一番后坐定。最后,杨明笑嘻嘻在静静坐下的“表弟”身边坐下。
“你没去庄园,所以我在这里等你。”心虚的“表弟”咬了咬嘴唇悄声说道。
“这几日我等游阅惠县各屯,杨太守治下百姓安居乐业,令我等佩服。之前我犬子正与你表弟争论其源由所在。”酒过三巡后,陈纪说道,但提到表弟二字时,眼神有几分暧昧。
“杨太守,小民的观点是农桑为本。”陈群解释道。
“以农桑为本就能取得惠县之成就,那么大汉就不会没落至此。”少年嘣出句大逆不道的话,将三位长者吓了一跳。
“宦官当道,圣明才蒙尘。党锢牵连,士吏才失志。我身处偏僻交州,获天时地利人和,加上点运气,才有今日小成就,不足挂齿。”杨明忙岔开话。
三位长者听后六眼对望,无不动容。
“可否请杨太守告知一二,让小民受益。”陈群站起恭敬说道。
“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逐士名,轻农收,讥工巧,贱商利,则民贫邦弱。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三者主本辅末,则民富邦兴。”杨明很痛苦地将心中所想的用文言文表达出来,在外人看来却是一副深思熟滤的模样。
众人听后,各有所思。杨明讲完长篇大论后,却想夹块鸡肉补充一下能量。
“好一句‘三者主本辅末,则民富邦兴。’其志昭然。破书万卷不如行万里,惠县一行已经让我获益良多,今听君一席话,顿如醍醐灌顶。杨太守,请收群为弟子。”陈群双眼亮光,跪拜在杨明跟前。
一代三国名士陈群竟然拜师?此举动将杨明惊了个手足无措,筷子竟停在鸡肉上,而且恰好落在鸡屁股上。
阅读百越三国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