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观世音招了四个学生。虽然四个学生看起来非常少,但总算学生有了。下面观世音就必须招聘教师了。
在一个学校里,需要有各种各样的老师。而观世音要组建的这个类学校组织,最终却只招了一个老师。这是因为按照古代的书院制,似乎讲学的也就只有一个老师。大班教学的老师都是一个,象这样四个学生的小班,当然就更加不需要那么多人手了。否则就要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当然,在古代,无论是大班教学还是小班教学,似乎老师都是全才。课程虽然分经、诗、制艺之类,一个老师从头教下来却也不觉得麻烦。当时的书院管理情况不太清楚,但看梁祝等戏,似乎一个老师就兼具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授课老师等角色。在另外一些戏里还看到有督学之类,因为这里不是写论文,暂时先不去考证。
观世音现在要招的这个老师,尽管校长的角色已经由自己担当了,但剩下的教导主任、班主任、授课老师等角色,似乎还需要这个老师来担当。不过正如前面所说,和尚头后来在取经作坊的运作过程中间,几乎就没有授过课。所以观世音在这里的本意不过是要寻找一个教导主任和班主任。而授课的责任,几乎就落到观世音甚至如来的头上。
在这所类学校的取经作坊里,学生从头到尾学到的专业知识似乎就是如何去取经。这一点和尚头知道的,所有学生从一开始也就知道,不需要到和尚头那里去学习。和尚头想要教的东西,似乎一开始也没有列进课程表,完全由和尚头自由发挥。到时候老师和学生吵起来,也没有可以进行裁决的具体依据。可见和尚头从一开始的确就是一个挂名的老师,而并不担当授业之责。
取经这件事,其实还相当于一次远距离历时的人员输送。说白了就是一种运输业。观世音要招的这个教师是各乘客,而所收的学生则是乘务员。乘客的任务就是在长达十四年的类似宇宙航行的旅途中不中途离开,最终要完成旅途。而乘务员则具体负责让乘客最终到达。
所以在这个类学校的取经作坊里,老师基本上就是一个摆设。最终只起到一种管理人员的作用。和尚头的主要工作一是完成行程,二是协调内部关系,制止打架斗殴口角事件。
所以观世音在招聘这个教师的时候只看两点,一是他对于完成任务的兴趣、决心和毅力,二是他进行组织协调的能力。
从能力上来说,和尚头既然能够当上“大阐都僧纲”,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现实生活中的和尚绝对不比猴头那四个更加安分守己。象和尚头这样当上普天下和尚的大首领,就更要遇到很多不可预料的事情。而和尚头既然能够处理好这些事情,当然在这一点上面很满足。象和尚头这样有着长期行业工作经验的人,从来就是决策者的抢手货。
而对于完成任务的兴趣、决心和毅力来说,观世音也经过了考察,而且首先征得了和尚头的自愿。
对于和尚头兴趣的考察,首先是自己化作癞头和尚,其貌不扬,又脏兮兮的,一个无名之辈,跑上前去指责和尚头讲经讲得不对。和尚头对此却丝毫不以为意,虚心折节求教。这表明和尚头做和尚不是为了虚名,而是真正有兴趣,为了光大佛学。
对于和尚头决心的考察,是在向和尚头提出这件事之后,和尚头肯定能预见到前途的艰险,但他毫不犹豫,当即答应。说明和尚头是个有决断的人。
而对于毅力的考察,已经不必进行下去了。象和尚头这样虚心求教,生怕自己有哪一点的遗漏,做事情又不拖沓犹豫的人,其毅力自然也差不了哪里去。
所以观世音招聘和尚头来带领取经作坊走上取经之路,这中间还是有很多讲究的。观世音这个校长当得还算出色。
阅读小话西游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