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手书竟然是绝笔。
还未曾消化庄白英突然西去的消息,秦无端攒着那封信,在临安城的黄昏中手足无措地想,“那小师叔呢?我离开这么久,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他不敢怠慢,日夜兼程地回到会稽,在一片烽火狼烟包裹的废墟中,忍着心中强烈的不安,最终发现程九歌还活着。
阳明洞天不再是他熟悉的模样,而自己也并非十二三岁的少年了。
秦无端双手颤抖,听到远处不甚清晰的动静,不由分说又在那柴房上加了两道锁。直到误会解除,他才看到一身狼狈的程九歌,手脚齐全,只是有点脱水。
几乎就在同一刻,悬在喉咙口的心脏猛然坠回原位,一声巨响砸得他头晕目眩。秦无端在烧毁了大半的静心苑坐下,眼看程九歌给苏锦诊脉,他故作忙碌地翻出一小包茶叶,一边把自己弄得闲不下来,一边想,“完蛋了。”
他在这时才晓得,彼时心急如焚,不是因为师父的遗笔,害怕程九歌不在了他会因此被庄白英怪罪——
秦无端根本就不将庄白英的话放在心上,左右这么些年的师徒之情,庄白英并未真正给过他什么,他也不欠对方。而所有慌张和不理智之举,包括下意识地反锁了柴门的反常行为,统统指向了某个唯一。
他只在乎程九歌。
“完了完了。”这念头如影随形了好多年。
☆、番外二春秋(下)
无数个冬去春来中,程九歌自然知道的。他不是木头人,有些旖旎无非看破不说破,他都不知道自己在逃避什么,只得装作蒙在鼓里,一边唾弃自己,一边情不自禁地享受秦无端日复一日半分不差的好。
毕竟唐青崖和苏锦都能看出来这听着有些胆大妄为的感情,秦无端打一开始没想过要藏——反正藏也藏不住。
只是后来饱受波折,又颠沛流离,谁也没心思再去风花雪月,直到如今安稳下来,程九歌才蓦然醒悟,他之所以不拒绝,并非是不喜欢。否则以他一贯的性子,早就该和秦无端划清界限,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
既然容忍了,想必自己心尖上依然是有他一席之地的。
他才知道秦无端的妄自菲薄,不由得心道,“是我这么些年对他太不厚道么,竟然磨平了棱角……他当初不是这样。”
最开始遇见的会稽山上的少年,来自江南富商之家,大言不惭地要跟着庄白英学本事。而后无论四季,他都悠然自得,何曾有过半点彷徨?
“觉得自己没那么大的本事?”程九歌避重就轻道,“无端啊,你师父九泉之下要得知你如此的不把自己当回事,恐怕又要打你了。”
“师父从来不打我。”秦无端本能地反驳。
程九歌:“那你倒是别成天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秦无端:“小师叔,我可比你要好一点儿——我要觉得自己是废物,那你是什么?”
他顶完这句嘴,没等来程九歌的巴掌,桃花眼闪烁了片刻,见他表情略微呆愣,眼角发红,不由得喊了句:“师叔?”
程九歌如梦初醒,屈指在他额上一弹,如他所愿地“正常”道:“胡闹,不就是做了掌门,当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秦无端旋即喜笑颜开。
在他愉悦的口哨中,程九歌一颔首悄悄擦掉眼角那一点水光,后知后觉地想,“我终于能平常地和他提起师兄了。”
庄白英过世时,他几乎以为自己的天都塌了,终日茶饭不思,一副凄凄惨惨、恨不能随他而去的样子。可如今不仅不生气了,连平时那副伤春悲秋的模样都正常不少,程九歌眼眸低垂。
不再去害怕面对,就是已经走出来了吧?
从那以后,他们仿佛默契地不再想从前,只是一起练字却很有当初的影子。
*
想起这些往事,程九歌蓦然低头,看那张被写坏了的字,伸手揉皱了扔到一边。练字切勿走神,可他已经七弯八绕地把这些年的际遇回忆了一遍了。
铺开一张崭新的宣纸,他叹了口气,正要重新写过,倏忽窗边多了个身影。
秦无端抢了他扔在旁边的废纸铺开,笑道:“哎,这可是名篇。小师叔的字一向都好看,为什么突然扔了,不如给我拿着。”
程九歌气笑了,问他道:“给你拿着做什么?”
秦无端桃花眼中闪过一丝揶揄:“我拿去找人裱起来,挂在房间里。这上面写得极好啊,‘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咦?怎么污了?”
程九歌伸手去抢,可他身手不如秦无端敏捷,那人见他不给,立刻明目张胆地带着赃物脚底抹油,闪出了庭院。留下屋中那人孑然独立,目光却顺着他离去的方向,落在了庭院中枯萎了好几个春秋的桃花树上。
他难得多看那桃花几眼——程九歌又不是庄白英,对花草没有那份附庸风雅的心思——这定睛一看之下却出了端倪。
当日黄昏程九歌走进阳明峰的大殿,讲经堂边的小卧室中,秦无端正争分夺秒地睡觉。他不由分说往秦无端脑袋上就是一巴掌,把人从小憩中拽了出来。
秦无端打了个哈欠,一双桃花眼水光潋滟:“怎么了?”
阅读北风其凉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