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渔向他解释秋决相关知识。沐慈质疑死刑——任何审判都有可能造成冤假错案,特别是严刑逼供之下。天授帝当时为讨儿子欢心,说那你不喜欢死刑,我就赦免所有人。大赦天下。
沐慈拒绝了,说你可以大赦天下,却不能以“我喜欢”为理由,作为皇帝不能被私情左右政法。李康当时在一旁听道,站在了沐慈这一边,说天授帝你不对。
那时候李康就十分钦佩沐慈,听到沐慈说“监督”,尽量在庭审的时候就降低错判率,减少冤杀。李康便绞尽脑汁改善庭审,引入了大幸最原始的陪审团机制——请当地有名望者观审,还可发表意见。
第250章杀人的意义·伪证
这样的大案,全国瞩目,主谋被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天京城,向外扩散。
几乎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这几天,国家政务几乎停摆,只为了让这次发生在天子脚下,形同谋逆的刺杀楚王案件,尽快尘埃落定。
德光帝批示,命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法司立即展开会审,吕秉辰是没方善悟后台强的,便做了主审。德光帝闻讯,身着龙服,仪仗开道,也进了大理寺衙门。
除了沐慈事先被嘱咐不用迎接,所有人出衙门恭迎皇帝。吕秉辰将主位让给德光帝,还待要把惊堂木也交给皇帝,让皇帝做主审,却被沐慈制止:“各司其职,三哥还是别和大理寺卿抢饭碗了。”
虽是驳了皇帝,可德光帝听着九弟类似玩笑的语气,只有笑的,眼巴巴看着九弟,看他精气神还好,就是小小的脸在雪白狐领里,比那毛色更苍白几分,看着就让人心疼。
德光帝顾及身份,在主位落座,并没有蹭到沐慈的旁听席。
审理的三部主官,中间吕秉辰,左方善悟,右孟志。
沐慈又把控诉方,被控方分到两边,各自都有座位,沐恒遣也没有扣锁链,只在身边站了两个大理寺衙役。身边还果然坐着一个一脸精明的文士,应该就是齐王请来的精通诉讼刑律的幕僚之流。
而沐慈这边,代表他的是乐恕,还有据说十分精通刑律的凤落,那家伙最油滑不过,最爱钻空子打擦边球,不止对刑律,对大幸各种律法都十分熟悉。
因有陪审,便请了几位宗室王爷、政事堂高官和几个在骊山别院修养的老家伙来,也是作为监督人,监督审理过程的意思。
大理寺的门也没有关上,只由御林军架起一道人墙,不允百姓靠近,可远远观望。
这样的审判,已经算是极公正的了,齐王也说不出什么,整个人十分颓丧,垂头坐在旁听席,不知道在想什么。
吕秉辰规定了庭审纪律,宣布开始。
第一步指出沐恒遣将面临的罪行。第二部便是举证阶段,搜集证据很充分,证人也有好几个,过程很顺利,且多为对沐恒遣不利的指证。
那幕僚的确思维敏捷,能言善编,可架不住铁证如山,特别是搜出的一封书信,是沐恒遣亲笔,上书:寻得机会除去楚,务必一击得中,不惜代价,否则后患无穷。
忠义会的人也说,是沐恒遣派人刺杀楚王。
幕僚问:“这么要命的书信,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销毁?”
忠义会当家辩说:“因刺杀楚王是掉脑袋的买卖,我怕被灭口,便想要个退路,留了书信好保命。”
很说得通。
沐恒遣一直大呼冤枉,说并没有写过这样的信,也没有刺杀楚王的理由,的确……沐恒遣和楚王,根本没有任何利益冲突,怎么可能脑子抽风,进行吃力不讨好的刺杀呢?
阅读盛世慈光(重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