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都带风,整个人开心愉悦,年轻了不少岁。对沐惗也和气了不少。
虽然自家这个傻儿子是支持建英烈祠的,可支持得好啊——不支持楚王,天下读书人就闹不下去了。
嘿。这个楚王虽想用“建英烈祠”这一手笼络禁军,可一下子就把天下所有读书人都得罪狠了。这么犯蠢,自掘坟墓的事儿都能干得出来。先帝啊,你到底是眼瘸呢?还是脑抽筋呢?居然打算把天下交给这么个傻子疯子。
还是交给我家三郎的好。
……
但很快得意的人失望,失落的人又见到了希望。
德光帝忽然召集了政事堂大臣在紫宸殿左侧太微殿举行内阁会议,言道:“国家不能重文轻武,也不能重武轻文,建了武祠,也不能亏待天下读书人,再建个文庙,以纪念于国有功的文臣名士。”
政事堂官员你看我,我看你,虽他们很想点头,可楚王……什么态度?一时不能拿定主意。
德光帝又道:“九弟曾言:文臣治国有方,则国家富足,兵强马壮粮草丰沛,是为武将后盾;武将对敌勇猛,则国家太平,民生安稳盛世繁荣,是为文臣护障。如此,文武相亲,两和两利,何愁大幸不能万年?是以朕才盼着文武和谐,共护国家。”
大家立即全体同意,喜不自胜。
文臣的确高兴。要知道文人虽可进太庙,但难度太高,百年来才只有六个文臣,这是什么几率?一般人都不敢想。
文庙档次不如太庙不假,但是……它容易进。因文庙是根据武祠的准入标准,只要文臣治国理政有功,待百年后便可入文庙享国祭,名垂千古。
这消息飞快从宫中流传出去,德光帝再派内侍劝静坐抗议的读书人便顺利了——文庙都答应建了,还闹什么?人心不足,非君子所为。
上千人你扶我,我搀着你,潮水般退散了。
顺便一说,读书人都讲究仪容、环境整洁,又都有公德心,所以近千人集会散去后,地上连一点纸片都没留下,十分清洁。
……
第二日,筹建圣贤殿,英烈祠祠果然形成圣旨,颁行天下,同时楚王所说文武相亲的言论也登载邸报,通令全国。一时间,武将赞楚王,天下所有读书人却只对德光帝盛赞不停。
还有小道消息称,是清河王入宫与德光帝密谈过后,才有德光帝筹建文庙一事的。虽清河王对此三缄其口,并不揽功,可大家却把功劳算了一份给这个幕后功臣。
此外,也有人忧虑,因为谁都知道德光帝没实权,建文庙……楚王答应才是真答应,他什么态度?
天下人都看着楚王。
楚王在干嘛呢?
蹴鞠比赛开始了,还似模似样搞了个开赛仪式,沐慈被邀请参加开赛仪式啦……
天下人:“……”
不过这也是并不反对的意思……吧?
……
第261章军制改革·危局
十月十八这一天,秋高气爽,阳光灿烂。北地难得有一个暖秋,参加比赛的队伍还有光着膀子的。
阅读盛世慈光(重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