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的是我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又看见汤韫子了。他快考乡试了,找我来做辅导。我发现我根本听不清他说话,他说着说着我就走神了。不仅听不进去,更是不能多说。话到嘴边的每一句,我都要强烈抑制着自己对汤韫子的不正当情感,压抑着自己想要调戏他的冲动。
这么忍了七天,我决定,算了,这脸,老子不要了。
但我决定,忍到他考完。
大概是汤韫子被我吓到了,毕竟他从开始工作我就几乎是每天都守在他身边,恨不能把桌子都搬到他身边来。
最后汤韫子实在是被折磨得不行,决定把桌子搬到我办公室。
国子监的大伙儿都以为他是关系户。
我多想大声告诉大家我这是真爱啊。
汤韫子那天走的时候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我一愣,满心甜蜜,还以为是多年坚持有了结果,他接收到了我弥散在空气中的爱意。
结果那天晚上我老相好儿就打上了家门。
我家号称是全青曲最干净也最不干净的地儿——从不存女人,男人却怕进。
我年轻时候离经叛道张扬个性,就在快因为这个喜欢男人的事儿被人办死的时候,先首辅岑碧岑大人的儿子,被陛下用八抬的大轿从一个山沟里被接进了宫,赐住朴璞居。因为陛下男女通吃,所以大家伙儿也不好再叫嚣着要清算我,我也就此被放过。
但从那之后也没升迁过。一个部门窝了二十年,大概翻漏史册,也只有我一个。
不过也很感谢皇上没有给我一个上升的机会。因为如果我要是升了,就真成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那种要死要死的奸臣了。
我考试那年主考是宋元。彼时宋学士的名声还没有这么次,也不过就是个清贫的中级官吏。他是状元出身,又算得是半个帝师,所以我们一拨人真是都打心眼儿里对他很尊重。
不过后来情势就不好了。
宋元风生水起,渐渐也开始藏污纳垢。以张静修为首的一派清流打出了“师徐”的名号,大概是说想像当年徐党办毛党一样拿下宋元吧。两方恶斗,朝廷上天昏地暗,我甚至觉得每天只要往大殿里一戳,空气就沉得我连腰都直不起来。
但又能怎样呢?
我不过是宋元想都想不起来的一个落魄门生。
二十年不升,自然是有一定原因的。
第一,我是满朝跟岑如走得最近的一个大臣。其实我与他有些惺惺相惜,但又觉得他比我幸运多了,至少还能有个皇上一直陪着他。他呢则是觉得我比他幸运多了。他朋友少得可怜,我却总有一群人前呼后拥。
我非常认真地想过,第二次再见岑如的时候,我非常认真地回答他:“岑娘娘,您不用羡慕臣。其实,臣只是脸皮厚而已。”
第二就是,我不想动。
大概是第一眼看见宋元就觉得他的野心实在是太大了吧,我觉得我在他手下只有当枪的命。与其这样我宁可在国子监窝一辈子。
他有野心,他有能力,他有匡世济民的想法。
但宋元,不会装。
他眼神灼灼而锐利,语调激昂措辞精准,举手投足都分明在说:天不生我宋戊其,朝廷万古如长夜。那时候我跟其他的新科进士一样跪在地上,我身边那位同学还被宋座师的激情洋溢的讲演给感动哭了。
我一边给他递手绢一边就想,宋老师啊,真棒,也真可怜。
只有他这样的人,堪称是帝国脊梁。想要维持我先首辅岑碧开创中兴局面,光靠几个清流喊喊口号是行不通的。张静修这人好则好矣,可惜只剩个好。宋元心狠手辣,自己在都察院的时候一本奏折参了三分之二的直隶官员,不给大家留情面,不给自己留退路;在外掌兵的时候,关城门杀俘虏,也是从来没有手软。
我常大逆不道,说我宋老师乃是孤臣孽子结合体。
他是个孽臣。
张静修是参不倒我宋老师的,宋老师也还不至于无聊到要对张静修赶尽杀绝——他不是不想,不是不敢,他是没时间。
我真是不想让汤韫子过来搅混水。
但是不巧好不巧,他座师正是那个张静修。
就在他考中的那一刻,我俩就已经是两个阵营的人了。
就连吃席也坐不到一张桌上了。
内阁挂名首辅薛清薛大人终于要退休啦,大家都兴高采烈,然而心里也是真舍不得。
薛老大人直爽赤诚,年轻时候号称刑部拼命十三郎。一生颇有家资,所以从不屑贪污受贿。神童出身,非常有天赋的薛老大人,这一辈子也不曾向权贵低头,一直是随心所欲地正直无畏地活着。
阅读坐也行也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