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从原来的犯官奴籍重新拥有了正式的户口,每个月工资十块银元,单位供吃供住,羡煞了一群当年在一起的小伙伴们,因此他十分看重这份工作,他已经打算好了,等以后攒够了钱,就去剧院给姐姐赎身,让姐姐脱离戏子的行业,好好找个人家嫁人。
电报得出数字之后,跟字典里面的汉字相对应,按照五行的规律,编出一串口诀,什么金木相生进三七,甲木克土退十八,水火既济三百六,水火未济二十一。
窦小宝把字典翻得哗啦啦直响,仅用了五分钟就把电报内容全部破译出来,是一首唐代王勃所做的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朱由检拿着翻译过来的纸条,十分高兴:“好!好!天涯若比邻,有了这电报真的是天涯若比邻!云崖,以后要把电报修到宁远去,我要直接向卢象升询问前线的战事!”
“嗯,这个比铁路好弄,只要架设线杆扯上电线就成,不只是宁远,将来还要往长安、南京、郑州和广州去!”他并不奢望在十年之内徐光启他们能把电话研制出来,所以眼前还是要以电报为主,他要在中研院立项,专门研制改进电报,争取在三年之内给全国各省的主要州府都连通上,等以后条件成熟还要向民用开放,一个字一块银元,也是一大进项。
第73章东海舰队
从电报处出来,两人又带着朱慈烜去参观海军,袁崇焕早将部队集结等待检阅。
大明水师曾经是世界上第一的海军,最初是当年朱元璋所率领的巢湖水师,在明成祖朱棣时,拥有三千八百艘舰艇,其中一千多艘巡船,一千多艘战船,还有南京新江口基地的八百多艘大船,是南粮北调的主力,郑和七次下西洋所率领的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罢了。
当年郑和出海,“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可见其战力空前强大,在第六次出海时,一支分舰队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大西洋,另一支分舰队经过所罗门群岛直达澳大利亚东海岸,在马六甲海峡、斯里兰卡、苏门答腊,整个东海、南海,甚至印度洋上,所有向中国挑战的权威全部被碾压粉碎,甚至还把攻破了斯里兰卡的王城,生擒斯里兰卡国王押送到北京问罪,三十六个国家派使节向明帝国表示臣服!
明朝中后期军备废弛,陆军海军同时没落,但仍然在正德年间,于珠江口将要把中国澳门变成殖民地的葡萄牙人打得元气大伤。万历时期抗日援朝,大明水师在露梁海战中大破日本舰队。甚至就在号称明朝史上最黑暗的天启年间,福建巡抚南居益亲自乘船到金门,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打跑了荷兰人,收复了澎湖。
就在前年,也就是崇祯六年,荷兰台湾总督普特曼斯率领十三艘荷兰战舰突然对明朝沿海发动攻击,要求中国停止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贸易,只能单独与荷兰人单独交易,朱由检跟李云崖立即下令曹变蛟率领新建成不久的南海舰队北上,配合郑芝龙的福建水师在台湾海峡里面痛殴荷兰海军,一战之下,荷兰人全军覆没,新兴起来的欧洲海上马车夫在东方遭遇空前惨败。
在没有李云崖的历史上,这场战争也是大明朝战胜告终,如今历史发生改变,多了一支曹变蛟率领的南海舰队,荷兰人输得更加彻底,被明朝勒令立即退出中国台湾,并支付一千万两银子作为战争赔款,不然的话,大明水师将封锁住从马六甲海峡到对马海峡之间的海路,不准任何一艘荷兰船只出现,不允许任何一个荷兰人踏上大明朝的土地!
荷兰派人到北京谈判,数次交涉,谈了一年,李云崖跟朱由检因为北方要大举用兵,海上也没有能力封锁住所有的海防线,多是在虚张声势吓唬荷兰人,一直跟荷兰人讨价还价,最终要来五百万两银子的赔款,至于台湾成为遗留问题,暂时搁置,因为现在的台湾岛上还有一个西班牙,李云崖给朱由检制定的是先北后南,先陆后海的策略,明朝要等解决了北方以后再解决台湾问题,荷兰人也乐得能够继续跟大明朝贸易。
荷兰人手里没有足够多的白银,只能把这些年从中国挣得崇祯通宝拿出来交付,还有部分黄金,以及用金银共同铸成的法郎来付款。
中国海军在这时候还是很强大的,李云崖从崇祯三年开始着手组建东海舰队,调集各地优秀的造船工匠,以及所需的各种木材、钢铁等材料,源源不断地运到天津港。
东海舰队的旗舰是在明朝原有的福船进行改进建造的,船长八十八米,宽十六米,吃水五米多深,排水量超过两千吨,采用木材跟钢铁混合骨架,外壳全是钢铁装甲,能够抗住红衣大炮的轰击,主要动力是中研院研制出来的蒸汽机,共十二组锅炉,在无风无洋流的情况下每小时接近二十公里,船上有三根主桅杆,升帆全速航行的时候,能够达到二十五公里每小时,在这时候的战船里面算是比较快的。
船首甲板上有一门巨炮,是目前大明朝所能研制出来的最大威力的火器,炮弹能够打出接近里地之外,炮弹得用五个人操作安装发射,三四十米长的敌舰,一炮就能炸裂炸沉,稍小些的直接炸碎。这炮安装到船上费了不少劲,主要是后坐力太大,开上几炮不用对方船来打,自己就先散架子了,孙元化带着毕懋康等一群中科院的院士日夜研究,在船头和船尾分别使用大量的钢筋骨架支撑,并且不断改进化解后坐力的装置,才终于让这炮成功部署在船上。
在船的两侧,各开两层炮口,每层部署三十六门火炮,用的是膛线炮,加尾翼炮弹,射程极远,而且弹道平稳,打得准,以保护好薄弱的侧弦。
在船尾,安装了一个横五米、高三米的大铁箱子里,李云崖从建立军校开始就命人研究火箭炮,刚开始由于火药跟机械种种原因的限制,造出来的只能放火,后来的几场战役都没有使用,不过研发一直在继续。
最原始的多管火箭炮就跟后世的礼花炮差不多,将火药撞进管子里,将管子装进盒子里,然后用引线连在一起,点燃了一枚接一枚发射出去,明朝神机营原有“一窝蜂”能够同时射出一百多枚火箭,里面还带有掺了□□和马粪的毒烟等,堪称最早的生化武器。
现在大明朝的火药技术和机械技术远非当日可比,这火箭炮能进行二十四连发,每根火箭管有两米多长,前端装有大威力的炸药,射程比船首炮近,但火力集中,专门居高临下对付靠近的敌舰,或者用于攻击岸上密集的敌军。
这种船被称为巡海夜叉,目前只造出来一艘,是这个型号船只的第一艘,所以叫做巡海夜叉甲子型,因它是东海舰队的旗舰,东方五行尚青,因此又叫青夜叉,第二艘赤夜叉、第三艘黑夜叉、第四艘白夜叉目前都已在船坞里开始建造。
在袁崇焕的陪同下,李云崖跟朱由检登上青夜叉号,这船甲板下面有五层,甲板周围是钢铁铸成的墙垛,甲板上面也铺有铁板,这船是越往后越高,船尾是全船最高的地方,上面架设着硕大的“火龙巢”火箭炮,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火龙巢丙寅型,翻译成数字相当于火龙巢303,在这里居高临下打下去,对方什么船都得歇菜,估计也就原来朝鲜水师中的龟甲船能扛一扛。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
阅读大明国师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