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陵州大营应该是府兵制,类似于府兵制,兵农合一,战时从军打仗,平时耕种。杏树应该是他们的农作物之一。
[3]:此段参考东汉光武帝刘秀。
☆、恩仇
没过多久,李濂便回到了太极殿中,对林子清解释了一番,便开始着手处理各项事务。一切井井有条,然而到了晚间,林子清又找不到李濂了。
林子清有些无奈地向陈昭被羁押的西宫走去,同时在心中琢磨着,该怎样开口。
走进西宫,见到陈昭后,他长跪深拜道:“五郎又诛杀刘据,报了国公之仇。林子清不敢代主上言谢,然五郎恩义,子清必不敢忘。”
—*—
五郎……林子清还记得初见面时,陈昭便不喜别人叫他齐王。
其实当年谁都没想到,陈昭这样一个不受宠的皇子,最后真的能登基为帝。
在李沅去世后不久,刘据就越来越受皇帝的信任,权柄越来越大,没过多长时间,刘据便起了弑君的念头。自古权臣奸佞不少,但敢于亲自弑君的人却屈指可数——而刘据便是其中之一。
那时的平陵已经隐隐有了自立之势,李濂想要扩充陵州大营,便开了成国公府的库房,自造军械,自供粮草;而赋税是由节度使下属的衙门收取,再上交给京中一部分;京中传来的各项旨意,大多并不施行。
京中众臣争权、自顾不暇,何况李濂抗击甸服确实有效,朝廷对北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尤其是那些被李濂收复的地方。
相应地,刘据弑君、扶持幼帝登基的消息传到北境时,也已经过了十几天。李濂不甚在意地回了一句:“那以后便清君侧吧。”
然而没过几个月,有一道消息传来,幼帝暴毙。
李濂听闻后,皱了下眉头问道:“刘据篡位了?”
见林子清摇头,李濂便大概明白了,轻描淡写地对林子清说:“烦请先生写个贺表、遣人朝拜,去应付京中了。”是完全不将新帝放在心上的态度。
林子清趁着李濂转身欲离开之前,开口道:“灵帝第五子,齐王昭即位。”
听到这个名字,李濂脚步一顿,回过身来惊异地问:“怎么会是他?”
林子清也不知道其中缘由为何。在幼帝暴毙后,刘据该扶持另一个年纪小的皇帝登基才是,然而他却让年纪不算小的陈昭即位——或许因为先帝已无子,而陈昭被养于中宫,算是灵帝的半个嫡子,却又从小不受宠,易于拿捏。
可这理由并不充分,何况为了让陈昭能顺利即位,刘据甚至将先帝的一众兄弟,全部杀死。
种种做法,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那还真是麻烦了,”李濂叹了一口气,语气中有些不耐烦,“贺表我来写,往后京中有什么旨意过来,都让我看一眼,年节什么的,也都提醒我一声。”
过了一瞬,李濂又笑道:“刘据这回可算是作茧自缚了。先生要不要赌一把,看陈昭过多久会除掉刘据。”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
阅读清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