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他继位之时,李隆基就知道这李家天下经过武姓红妆的统治已然从骨子里溃烂,开出武家人结党营私的先例,当今朝廷历经上一个时代的群臣骨子里早被手软女子养刁了性情。
君主治下,水深鱼大,条条压逼主位。
君主之外,沆瀣一气,联手欺瞒主上。
以至于贪污受贿,昏聩盲眼之事屡屡发生。
那个时候起,少年圣上就已经下定决心整顿朝堂。
数十年来坚持不懈颇有建树,当开元盛世颇具雏形,他难免忘形,然而明教一事打上他的脸,后又有光明寺之变。接连两次发生江湖人威胁大唐统治一事发生,他明面上组建苍云军显示自己对武林人的期待,背地里实则已经在思索如何抑武。
开玩笑,都说儒以文乱天下,但要是有个明君在,再有能力的儒生也只能在他手下敛声屏气,哪像是那群江湖人。
一言不合,杀臣弑君,明教胆敢逼宫向上,何尝不是藐视皇家,意图逼迫皇帝以宗教治国就可见一般武人的狂性。
要说武林人不把皇帝当回事还无所谓,本身和前朝比起来大唐已经好过许多,但是明教所为触动唐玄宗底线,由此生出的抑武之心注定惹起天下大变。
这也就导致后来数人出手,野心勃勃,李隆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因为他们最先瞄准的都是中原武林,而不是李家朝廷。
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隆基静观全局,就等着当这只吃光螳螂的黄雀。
毕竟寻常人看来文生手里的笔才是大祸,但李隆基的朝廷却因为他近些年的昏聩对此倒是没有多少想法,所以也就没人察觉,圣上明显对那些以武动江山的江湖人糟心至极。
打从明教讨好大臣贵族时就开始布计,虽然由于意外发生,明教的野心未曾暴露于表面,但阿萨辛等人蛊惑的十万教众,直接让李隆基不好了。
两大教派,间接促使武林人不敬皇权这个想法在唐玄宗心底扎根。
严格上,李隆基对藏剑那群人也是非常看不顺眼。
请问,各朝各代,哪个国家允许除皇帝以外的人身着明黄!
要不是……要不是……
李隆基头疼。
他想起太宗留下的那卷失踪的手书,那玩意儿虽然丢了,可内容他看过啊!
“顾生玉,顾先生……你、您……”
眼前忽然多出一道影子,他不见慌张的抬起头,毫不意外的接起上文。
“顾先生想必知道朕忧心的是什么。”
顾生玉神情冷淡,衣袂翩翩,不像是万里赶来反似闲庭信步,悠然鹤哉。
“你怎么跟你祖宗一个毛病。”
一个个都以为我跟有读心术似的。
李隆基想说的话被生生哽回去,他真没碰见过见面问人祖宗的话题,而且这人的身份还根本不算失礼。
“咳、那、那您的意思是不赞成?”
他勉强接上,小声说道,同时脑中不断回想有关顾生玉的情报。
根据太宗手书点拨,这位成仙的人有时脾气不大好,需要恭敬着来。
天知道李隆基多久没用这种语气说话了,但顾生玉半点不给他面子,被他膈应的呲呲牙。
“老大不小还用这种语气说话,我心脏病都要犯了!”
李隆基抹把脸,被刺的不行,他干脆也光棍起来,学起自家先祖的作风,无赖摊手。
“那成,先生你给我个办法,反正这抑武我是一定要办的。先不说别的,和先生你交好的那一家子藏剑压根就是在挑衅天家威严吧?大大咧咧满江湖明黄色这是在嘲讽谁呢!”
当场一大串埋怨喷吐出来,可见他的心酸怨气。
所以说在武侠世界当皇帝,每一个都有干掉那群“大侠”的心思,实在是太视王法于无物了。
顾生玉见状很想嘲讽他,这里已经很好了懂吗?
换做隋末门阀割据,皇帝是什么?皇帝就是个靶子!
换做他刚来那个江湖,皇帝算什么?皇帝屋顶都能被武林高手踩着决斗玩。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
阅读(综同人)宗师位面[综武侠]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