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5_咫尺山海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45(1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徐老爷子自顾自拿起木筷,夹了一块水晶肴肉在酱碟里面沾了沾,送入口中嚼了嚼咽下去,然后放下筷子对身侧的属下吩咐:“让他们走菜。”

白薰华扫视桌上的凉菜,应和这位徐老爷子的衣着气貌,她心中已经有了三分底。宋半烟见白薰华拿起筷子,也跟着拿起吃了一口面前碟子里的五香熏鱼。

“镇江的肴肉配镇江的香醋,味道地道。”白薰华轻轻搁下筷子,礼貌的赞了一句。

徐老爷子闻言看了她,吃了一口炝黄瓜缓缓说道:“你们这些年轻人,什么洋玩意没吃过。”

白薰华露出浅浅笑意,矜而不傲,朝着徐老爷子微微欠身:“承蒙您抬举,这国宴的标准晚辈受之有愧。”

徐老爷子扭过头审视的看着她,满脸褶皱的脸上不见任何表情,还是位冷峻严厉的家长:“倒不愧是白宗的闺女。”

因为年纪太大,脂肪层已经消失殆尽。密布老人斑的皮肤紧紧贴着骨头,青筋像是老树皮上的皱褶。凹陷的两腮勉强裹着下颚开合,徐老爷子的声音如同北风吹过树洞,呼啸之间全没有生命的气息,却又暗暗蕴藏着摧枯拉朽的力量。

宋半烟脸上挂着温顺的笑意,一边吃菜一边听两人对话,像是每个大家庭里都会有的那个最乖巧的晚辈。

厨房想必准备许久,热菜上的极快。鲜蘑菜心、蟹粉狮子头、东坡肉方、鸡汁煮干丝,陆续摆上八仙桌。

白薰华商业应酬不少,常在外面吃饭,各种宴席多见识过。虽然都是常见的菜肴,但新中国“开国第一宴”的名气,难免让人有种奇异的满足感,所以官商两界总有些人特别喜欢。白薰华记性又好,吃过一次就了。

宋半烟对此并不清楚,不过这几道菜却甚是合胃口。这徐老爷子没见面时候让她如芒在背,如今却好像并不特别可怕,倒像是家中最喜欢摆架子的长辈。

当然也只是“像”而已。

和长辈在坐一桌,自然难免拘谨,蒙头吃饭就好。菜吃的差不多,主食小点上桌:炸年糕、艾窝窝、黄桥烧饼、淮扬汤包。

宋半烟见每种只有两块,一时有些拿不到主意。她指着盘子,侧头问徐老爷子:“你吃哪种?”

徐老爷子看了她一眼,默不作声的拿起艾窝窝。宋半烟见状笑眯眯的夹起一块炸年糕,放进白薰华的碗里:“油炸的,趁热吃。”

这鸿门宴吃成的家宴,白薰华自然也是心安许多。她垂下眼帘,夹起年糕送入口中,外酥里软,米香清甜。

宋半烟着徐老爷子笑道:“年糕是黏食,年纪大了消化不好,您要少吃。”说着理所当然的将另一块炸年糕夹起来,直接送入嘴里。

徐老爷子正掰着窝窝头,闻言看向她,足足过了三四秒才垂言眼皮,嚼着窝窝头说了一句:“怪不得小十七栽你手里。”

宋半烟笑容可掬,眼睛都弯了起来:“这样不成器的儿孙要了干什么。”

徐老爷子没说话,从中山装口袋里掏出手帕,擦了擦手。然而一边将手帕叠起来,一边低声自言自语:“打仗难免要死人的。”

白薰华怕宋半烟越说越过火,惹恼了徐老爷子,把好好一个局面弄得剑拔弩张。还没等白薰华说话,宋半烟就夹了块黄桥烧饼放进徐老爷子面前的碟子里,脸上笑容随意的说:“我曾经听人讲过,这种烧饼扬名于‘黄桥决战’,黄桥镇当地百姓冒着日军的炮火,把烧饼当干粮送到前线阵地。”

徐老爷子垂言看向眼前的烧饼,许久伸出枯槁的手,缓缓拿起烧饼举了起来。

他看了又看,宛如陷入回忆之中,语调低沉的近乎自言自语:“...我和陶勇同志领着苏皖支队从天长驰援,一直追到泰州城下,在那里终于见到陈毅将军,还有栗裕将军,那时候大家都年轻,都是革命同志...韩德勤有三、四万人,我们总共才五千多。我,还有陶勇,带三纵就守在黄桥。现在都记得,夜里全镇的磨坊、烧饼店都亮着光,老百姓推着小车,一车一车往我们这送。打到最后,三十三师全跨了,我们抓到孙启仁,他跟我说他都会唱黄桥烧饼歌了。”

宋半烟啃着烧饼听完,心底暗暗一哂,面上宛如闲聊一般随口说道:“现在肯定没那时候好吃吧。”

她这话看似随意却特别欠揍,听得白薰华心头一跳,暗暗紧张起来:半烟怎么变得这么莽撞?难道是故意的,未免太肆无忌惮了些。

白薰华自问已经算是极为了解宋半烟,可有时仍然猜不透她在想什么,只知道她心思难以琢磨,不能用正常人的想法去揣测。

徐老爷子深深看了宋半烟一眼,将手里的黄桥烧饼放入口中,咬一口缓缓嚼了嚼咽下去:“是没那时候好吃,味道不对了。”

“物是人非嘛。”宋半烟一笑,“老一辈不都说好兄弟就是一起上过山,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您那个年代的战友真是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死在一起。如今纪良工纪老爷子走了,你一个人吃着烧饼,肯定不是个味。”

徐老爷子,将咬了一口的烧饼放回碟子里,眉眼不动神情硬朗的说了一句:“小聪明。”

宋半烟脸上依旧笑意温润,心里却是咯噔一下,好在反应神速丝毫不露破绽:“您老爷子也真是,我军担架队能拿着扁担还能俘虏美国大兵,你拿枪的怎么就瞧不起人家拿铲锹的。”

她年纪轻轻,抗美援朝的逸事却张口既来。徐老爷子看着她,那双凌厉的剑眉微微一松。枪林弹雨打磨出来的、军人特有的硬冷神情,此刻忽然舒展,显出这个年纪老者耳顺知天命的慈祥。

白薰华静静旁观,面色神色由始至终一直行若无事。她心里却知道,这一场你来我往的暗暗角斗,到现在算是暂且告了一个段落,也可以说这才真正开始。宋半烟东拉西扯,那是为了套话。可这位徐老爷子居然也如此配合,轻易就将自己的老底透出来,且不说真假,单说这背后的动机就耐人寻味。

徐老爷子起身站起,负手往外走去:“走,陪老头子喝壶茶。”

白薰华与宋半烟对视一眼,一同起身跟在他身后。三个人一前两后慢慢往小客厅走去,倒像是孝顺孙女们耐着性子陪同老顽固的爷爷。

“好啊,您喜欢喝什么茶?”宋半烟笑着问道,心里却是暗暗盘算。

没想到这位黑白两吃、手可通天的徐老爷子,居然是位军人,而且听他的意思,还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红军。不但如此,刚刚拿纪老爷子试探,显然两人是认识的。那毫无疑问,当年紫金山防空洞一事,里面也少不了这位徐老爷子的身影。

徐老爷子负手而行,闻言脚步顿了一下,像是老年人反应迟钝:“剑毫。”

“天柱山剑毫。”宋半烟恍然大悟,侧头对白薰华解释道,“天柱山是道家第14洞天,周王封皖伯大夫治皖,天柱山属皖伯封地,所以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

宋半烟在后面滔滔不绝,徐老爷子负手走在前面,神色如常似乎也在侧耳聆听,只是那双似乎老而浑浊的眼里,一道寒光转瞬而逝。

小客厅里也极为朴素,只是一组三间的木质沙发,配有一张茶几。墙角放着一盆绿油油的植物,靠墙地方是一个文件柜。除此之外,就是一组老式办公桌椅。

阅读咫尺山海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