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书包里还有一面小镜子,那面小镜子也是杨大壮送给潘中举的。潘中举把小镜子往书包里放的时候,也有些犹豫,背着杨大壮送的书包,拿着杨大壮送的镜子,去做一件让杨大壮记恨一辈子的事,潘中举心里还真有些不落忍。
潘中举背着书包去赶集。从杨家崮村到凤凰镇应该往正南走,但是,潘中举却向西南柳家崮村的方向绕了远路。
这个季节,农村的女孩子几乎都在田间地头拔猪食,潘中举想在路上碰到柳月季。
潘中举出来的有点早,太阳露出头的时候,雨也停了,大约等了一个多小时,他看到了柳月季,还是穿着那件不太合身的背心,脚上穿了一件大了两个尺码的黑色凉鞋。
柳月季没有看到潘中举,她弯下腰在地里拔苦菜、七星菜,她的头弯进地里,屁股夸张地撅起来,腰部似乎挣脱了束缚,露出一截白花花的皮肤。
潘中举悄悄地把镜子从书包里拿出来,扔到离柳月季不远的路边上。他假装匆匆赶集走路的样子,走到路边的时候,却停下来,喊了一声:“咦,这是谁丢的镜子?”
柳月季听到话后直起了身子。弯着腰拔了这么长时间的猪食,柳月季似乎有些累了,她胸前一对憋了很久的乳房也随着柳月季的站立向前弹了出来,挺立的小樱桃将背心顶得尖尖的,似乎在和潘中举打着招呼:“好看吗?”
潘中举沿着柳月季粗重的呼吸,眼睛向下寻摸着藏在柳月季衣服下面挺翘的小屁股、结实浑圆的大腿、圆润的小腿和白嫩的小脚丫。
还没等柳月季作进一步的反应,潘中举已经弯腰拾起镜子走到了柳月季的面前。
潘中举的外号叫“举人”,村前村后,同一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差不多都认识,柳月季对潘中举的印象其实挺不错。柳月季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好几次看到潘中举背着个黄书包去凤凰镇上学。
潘中举个了瘦高,头发有点儿自来卷,肩上挎着个黄书包,再加上有个“举人”的外号,听起来就好象是农村的小秀才。
柳月季人长得漂亮,她也喜欢有文化的男人。现在,她看见潘中举大大方方地走过来,脸微微有些发红。
“这不是俺的。”柳月季轻声地说。
潘中举看出来了,柳月季说这番话的时候,其实非常喜欢这面明光闪闪的小圆镜,她的眼睛一直盯在镜子后面那个美女的头像上。
潘中举不由分说,把镜子放到了柳月季的手上:“我还要去赶集,你就拿着吧,要是有人找,你就给人家,要是没人找,就算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潘中举说完这句已经在被窝里演练了无数次的话,背着黄书包兴冲冲地走了。定情信物总算送到了心上人手里,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办。
14.第14节:最喜欢一枝花哪个地方
潘中举把杨大壮送给他的小筒镜当作定情信物巧妙地送给柳月季之后,高兴地哼着小曲儿来到了凤凰镇的大集上。
他目不斜视地越过那些卖油条的卖老鼠药的卖花裤衩的,来到了卖散酒的地方。天还早,集上的人稀。潘中举做贼一样悄悄地掏出从家里偷来的三元钱,悄声地说:“来一斤白酒。”
潘中举花一元五角钱买了一斤“双峰老白干”,“双峰老白干”是双峰县酒厂生产的一种高度白酒,这个酒劲大、酒烈,用火柴一点就着。
小时候,潘中举曾经见过爷爷在冬天里温酒,爷爷总是恋恋不舍地从锡虚里倒出一小盅酒,用火柴点上,蓝悠悠的火花一闪一闪,不一会儿,锡壶里的酒就像开了锅似地冒出酒香,弥漫在透风露雨的泥巴屋里。
从集上买完酒,潘中举害怕被村子里的大人看见,他把盛酒的瓶子偷偷地塞到破衬衫里,又到小摊上买了一袋杨大壮最爱吃的豆腐干和榨菜。
买完这些东西,潘中举没有直接回家,他鬼鬼祟祟地来到猫耳朵山项的老君庙,把酒和菜肴藏在了老君庙的后墙根,用两块瓦片压住,哼着小曲回了家。
做完这些事情,潘中举就盼着天快点儿黑。
潘中举虽然与杨大壮一个村子,都是杨家崮村,可两家却离得很远。杨大壮的爹是书记,他家位于杨家崮村地势最平坦的村子中央,潘中举家位于西北角的半山坡上,不止是潘中举家,在杨家崮村,潘姓家族的房子都羊屎蛋子般撒在地势险要的半山坡里。
阅读从良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