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_西席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章(1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那女子吃一惊,站着不动了,片刻后又跪下。

我看看宁怀珺,他一双眸子微微眯起,看着地上的女子,“你是何人?如何会楚曲《欤乃》?”

女子颤了颤,“回殿下,奴婢画眉确是楚人,但五岁就被卖到夏国入了乐坊司习箫。”

再说下去就是如何入了上将军府。

我不想听,打住她的话,“谁允许你上山来的?”

她仍颤声,“奴婢是将军的侍婢,这几日见将军总是皱眉,似有心事,就想着上山中寻古方里的一种去忧的女床草。奴婢不知不得上山,将军还有秦管事都没有不许奴婢上山。”

我愣了一会,道,“他们没有不许你上山,那么又有没有许你上山呢?也没有吧?说到底还是没有人许你上山的。还有,你就是府中的侍女,不是我爹的什么侍婢。不过你想说的大约是侍妾,但是他没有侍妾。他有心事也轮不到你操心,你可记住了?”

她脸色苍白应了声,露在袖子外的指节略泛白。

宁怀珺一直默默无言地坐在一旁听着。

画眉下了山,我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觉得有些伤神乏力。

她先时吹的曲子阴惨惨地粘在了树叶上,风过叶颤,空谷哀鸣。

宁怀珺沉默一忽儿道,“你对上将军的感情委实叫人纠结。”

我一口茶喷出来,拿袖子擦了擦嘴角,“纠结你妹……”

萧萧秋风里又对坐了小半盏茶。

宁怀珺探过半张桌子拍了拍我肩膀,柔声道了句,走罢。

我心不在焉嗯了声,也站起来。

下山时遇着了沈卿州。

他一身白天时的玄袍,笔直地站在阶下,背后是翠竹岭头明月上。

我“咦”了一声,跳下最后两个石阶,跑到他跟前,“你怎么上山来了?”

沈卿州低头看我,“看月色。”

这时候宁怀珺的声音低低笑了笑,道,“孤今日才知,赏月自有一番风雅叫做月下顾影。虽是天边月缺,地上人孑,也分毫掩不了此中情趣。”

说罢,眼风里从头至脚将沈卿州打量一番,桃花眸中有深意一闪而过。

沈卿州神态自若地任他看着。

宁怀珺微又笑了笑,甩了甩广袖,一袭锦衣翩翩走远。

我几步追上去。

两个小丫环提着灯笼一路走到忠靖王府的踏云乌骓旁边,我离着老远就站定,宁怀珺入了马车,伸手撩起车帷与我招手,我只得又走近去。

他俯在我耳边,一字字道,“六年前孤丢了一只云豹,官兵搜遍了邰阳诸山,只除了你的后山。”

话毕半笑不笑地瞟了我一眼,绝尘而去。

我踩着虚浮的步子转身,惨白了一张脸。

小丫环手里提的灯笼“啪”的一声砸在地上,呆呆地指着我的裙摆好一会,终于小声的挤出了几个字:“小姐,月信来了……”

我茫然地伸手摸了摸,一个没站稳,却叫一双黑色广袖接住了。

第10章

暮色已重。

府前的灯光里站着一个黑袍青年,一张脸长得文文秀秀,笑意勾勒得十分暖柔。

我端详他一阵,惊又喜,“子晋叔叔!”

黑袍青年顿时垮了脸。

我一对腮帮笑得颇僵滞,他蹙眉,又仔细将我审视一番,审视到碧色的绸裙,却猛地抬起袖子拢在嘴边,咳了一声。

灯笼架子的余烬堆,寂寞冒着一缕青烟。

我爹走过来将我一把抱进怀里,不动声色地向黑袍青年说道:“子晋,你先随秦陆去花厅罢,一起用饭。”

话毕便抱着我大步进了门。

我爹的这一位副将许子晋,看着斯文俊秀,却实打实是一员骁勇善战的猛将。十年前的上谷大捷,他一下占领了楚国十三座城池,现今夏国的颍川郡便是设那儿了。许子晋没遇着我爹的时候是一个潦倒的厨子,有一身旷世的武功却只拿来挥锅铲,此前他还当过一阵子的算命先生,也是一样的潦倒,这就好比是赶一匹踏云乌骓每天只驮着一车酸枣停在街边叫卖,委实造孽。

战场上风发了意气的许子晋对我爹的知遇十分感激,顺道就对我十分关怀,送过我许多各地搜刮来的稀罕玩意儿,比如赵国淮夷侯私藏的周武王用过的夜光杯,再比如燕国平成君府中刨出的孔明先生穿过的披星戴月衣。

我一件件回想着,忽听见我爹刻意压低的声音平平板板道:“往后……每三旬会至一回,好比月圆则缺,缺了又圆……总有个信用,所以又称月信。”

我看看他,又望向虚浮的前方:“噗……”

快走到西苑的时候,我揽住他脖子道:“爹。”他凤目看向我。

我再道:“昨晚平康坊的河灯会上我看着有叫卖大磨盘柿饼的,给你买了二斤。”顿了顿又补道:“沈先生付的银子。”

我爹顿时笑得开心,一双手臂紧了紧,“好,好。”

钦州特产大磨盘柿饼,柔软甜美润心肺,是我爹偏好的一种小食。幸好昨日买了就放在马车里了,才没跟那本《霍小玉传》一道叫邕河冲走了。

暮色深重。

环青桥头,檐角下的琉璃灯晃出明灿灿的光。

我眼角老远见沈卿州从后山方向走出来,沾了一身月光的玄袍徐徐行走在廊下,像是一幅蜿蜒的水墨画卷。

我爹也看见了,停步喊住他,“卿州,子晋来了。”

沈卿州含笑,“秦管事派人来告了。”

我爹笑道,“我让秦陆备了一桌席。你助子晋不战而取东陵,今日他得好好敬你。”

沈卿州欠身,“这怎当得起。”

虽客套,却很顺利地答应了。

我记得听秦陆说过,东陵是楚国重镇,地处东部,此处有运河和汜水交汇,北临汴江天堑,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楚国迁都宣城之前,它做了三百年的都城。

迁都据说是听了一个道宗大师的胡话,说的是汜水有一小股支流指向的雁栖湖,恰恰是龙脉的龙头所在,湖前栽的两株白皮松恰是一对炯炯有神的龙眼睛,而二十年前楚君命人在雁栖湖上修筑的雁栖堰却恰恰从龙脑壳上劈过去,此后白皮松的树皮越长越深乃是龙目滴血。说得楚国国君龙颜惨白,批迁都公文的御笔几度从手里颤抖得落在御书案上。

谁知这一迁,不过十余载,气数真的尽了。

东陵地险而富,却能不战而取,沈卿州他做了一件功德。

不过倒没听说他获赐封赏,这跟当年太祖不赏赐青阳子大约是一个道理。想必今上和摄政王也是明白,对于超凡脱俗的青云宗弟子,赏赐之举着实庸俗,倒是冒犯了。何况天下第一宗门已让人悬在青云宗山门了,这已是人间无上的殊荣。

桥下一弯玉带浮着一天星光。

阅读西席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