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也不看地爬过了太后和皇后放的东西,在沈雨晴放的三堆心法跟前停下了。他似乎有些犹豫要选哪个,纠结了一会儿就抬头看向沈雨晴,可怜巴巴地样子,想让娘亲给个提示。
沈雨晴简直没眼看,只好小声跟他说:“看见那两把剑没有,想要就选这个蓝色的。”
球球顺着她的手指看过去,看见了道长放下的两把剑。他立刻伸手,把画了纯阳蓝色图标的心法书把拉过来,就要这个了。
要了功法还不够,他觉得爬太慢,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拖着两本心法来到皇帝陛下的私印前头,一把抓起。然后又来到剑跟前,拖了拖发现拖不动,干脆一屁股坐下,抱着三个东西不动了。
很好,皇长子殿下抓周抓了国师的功法、国师的剑和皇帝的印章,都是好东西。
国师毕竟是个道士,纯阳的道士不讲究什么不结婚不生子。所以在国师的神话故事加持下,众臣对皇长子殿下抓的这些东西容忍度很高。
太监总管笑着扬声宣布了结果。
皇帝陛下等他宣布完,微微颔首,然后让人将明黄的圣旨请了出来。
太监总管接着拿过圣旨,开始宣布。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长子乔泱、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兹恪遵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于五年十月廿四日,授乔泱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钦此。”
圣旨一出,众人震惊。
皇帝要册封太子的时候,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透露出了。先斩后奏简直玩的溜,现在圣旨都宣读完了,众臣想要说什么,也晚了。
皇帝陛下心情很美妙,终于摆了众臣一道。以前每次他做什么决定,这群人就特别没眼色地跳出来叽叽歪歪,这回叽歪不了吧?
圣旨宣读完了,一切已经尘埃落定。不管众臣如何腹诽、众妃如何惊诧,他们也只能接受。
接下来就是移步保和殿,将册封典礼完成。
按理说册封大典需要提前准备,所以礼部应该会有风声透露出来,奈何皇帝之前下了死命令,不许他们说出去。礼部官员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敢往外通气,因此竟然瞒到现在。
众臣对礼部官员怒目而视,然而礼部官员缩着脖子装作没感受到。
他们夹在皇帝和其他官员之间,他们容易吗?
沈雨晴瞧着好笑,不过想到后面的册封典礼她就笑不出来了。
太子册封仪式很是繁琐,她要全程抱着球球完成,毕竟球球实在太小了,估计撑不下来。所以,遭罪的只有她......
贵妃娘娘:好想咬死皇帝啊=皿=!
皇帝陛下无视了他,直接上前主持大典,不给沈贵妃退缩换人的机会。
不过坑人一时爽,事后火葬场。估计典礼结束之后,他就要被沈雨晴报复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圣旨一如既往是百度的_(:з」∠)_
明天去找基友面基嘿嘿嘿,开心(*^▽^*)
感谢地雷:六爻、戈戈
感谢营养液:胖花+20、洛小师+2、NAE=信仰+2、祈月+5、橘里橘气+10、一条滑溜的鱼+54、顾绍璟+4、锦绣华年+15、倾灵+10
第111章开恩
大晏平熙五年,十月二十四,熙帝立长子乔涣为太子,昭告天下。
当年冬日,全国下了场大雪。
雪未成灾,反而冻死了不少害虫。瑞雪兆丰年,果不其然,第二年便是个丰收年。
平熙六年秋日,因有人故意将丰收之事归结于太子,因此百姓皆知太子之名。更有贫瘠之处的百姓齐齐含泪向京城方向叩首,山呼陛下万岁、太子千岁。
有人将此事上报朝廷,直言太子民心过甚,请圣上多加注意。
“真真是其心可诛!”
生完孩子之后已经调养过来了的砚贵妃听了这个消息,愤怒地斥道。
球球不过才两岁不到,这些人就着急忙慌地开始对付他。为了把这个太子拉下马,甚至不惜布这么大一个局。
全国各地的丰收会被他们拿来做文章,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折腾好的。定然是江南地区一年三熟,头一回庄稼成熟之时,就有人料到了秋季的丰收,于是早早地布下了这个局。
试问一个太子民心超过了皇帝,会有什么结果?
百姓拥戴?不不不,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要命的是,皇帝还没老,或者即便老了,权柄还握得很紧。于是皇帝会下手打压得民心的太子,防止太子提前觊觎他屁股底下的皇位。
如果是个英明的帝王,那么这个招数不见得一定生效。但如果是个昏庸的,或者英明的帝王已经老迈了,那肯定一用一个准。
阅读贵妃的家养皇后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