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_我们都亏欠爱情的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章(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李小成问陈有源知不知道灯的开关,陈有源应了一声,接着灯光像花洒里的水一样从头顶洒了下来。

李小成缓缓注视着这个一室一厅的房间,陈有源沉默着倒了两杯水。

李小成把杯子递给父亲,递水时他感觉到了水温,依他的经验三天前的水不可能还有这样的温度。

他说,这个开水瓶很保温哪。陈有源愣了一下说,是他昨天晚上烧的,他有时也住在这儿的。他说这话时,有一点慌乱。

过了半小时,陈有源的父亲母亲过来了。两位父亲牵着手坐在一起,陈母有节制地哭泣,哭泣中带着哽咽的独白,说小琳是个好姑娘啊,一来家里就帮着做这做那,可怜啊,命苦啊……哭泣了很久,李小成不停给她扯卫生纸,想着父亲也该说句话才是,父亲在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之后说话了,都是命里造的,有源这个伢子挺不错的,以后肯定有个好姻缘……

接着陈父问明天的事准备得怎样了,陈有源一一汇报了。看来,他的父亲是满意的,又坐了一会儿,和陈母一起回家了。

那天晚上陈有源没有回家,以便第二天准时赶到殡仪馆,这期间他打电话,接电话,差不多都是确认第二天告别的时间。他说,这些人是小琳的朋友。

李小成说得有一个纪念册。陈有源说已经准备了。

李小成说得有一个照相机。陈有源说已经准备了。

好像,他们也没有话说,就那样沉默着坐到深夜才各自睡下了,但都没有睡着。

第二天早上8点,不大的告别室挤满了人,哀乐低回。李小琳躺在鲜花里,怀里放着李小成买来的白菊,就像是睡熟了一样,只是比睡熟好看。每个告别的人都在纪念册签到留言,和父亲拥抱,看得出来父亲很不习惯这种方式,后来人们就和他握手,也和李小成握手。

李小成看见人群里有穿便装的胡汉武,有两年前和姐姐在一起玩的两个女孩,一个叫小青,一个叫郑小艾,还有陈有源的父母。除了这几个人,别的人他都不认识,他努力地在记他们的脸,其实,用不着记的,陈有源手里的相机已经拍下来了。

那个时刻终于来了,李小琳被推入火化炉。陈有源去了观察窗口,要送她最后一程,李小成立刻跟了过去。

猛烈的火像是舌头一般,没容他眨眼就舔去了姐姐的头发、衣服……这个情景在后来不时浮现在李小成的眼前,甚至看见速溶咖啡这四个字,也会想起姐姐。

李小成捧着姐姐温热的骨灰正要离开时,有个中年人走了过来,站定,深深地鞠躬,好像是抢一样的,这个人从李小成手里夺过盒子,抱在怀里,失声地哭了。李小成正要夺时,陈有源介绍说,这是汪叔……

送李小琳回家时,陈有源原本租了一辆别克,可要走时小青和郑小艾执意要送,这时那个还在抽泣的汪叔说他来联系车,不一会儿,一辆面包车就开了过来。

车从长江大桥飞奔而过时,李小成决定回来,他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回来这个词,也不明白他要回来做什么,可几天之后他明白了,他要找回姐姐在这座城市里的日子,要找到坏人。

那些生理的痕迹(1)

肖虹最近才推出了一个新业务:寻找初恋情人。贺年是第一个客户。

虽说她的公司号称商务调查,可公司主要业务却是调查婚外情。男友胡平方开玩笑说,其实叫捉奸公司可能生意会更好。大学里,胡平方学的是法律,肖虹学的是教育心理,这样的专业用来调查婚外情有些大材小用,不过能赚钱就好,也的确能挣钱,很多人愿意用钱来买真相,爱或者不爱,忠诚或者背叛,只要肯出钱,都会得到一个真相。

一般情况,肖虹不用亲自出马的,公司有各种各样的女调查员,虽然大多数是兼职的,但都经过*培训。培训内容是从另外一家公司偷学来的,像向被调查男人问路,微笑,眨巴眼睛,故意暴露出身体的一部分;在酒席间、酒吧里不小心和他碰撞,顺势倒入怀中;餐桌上的妩媚眼神,桌下的手脚并用……所有的目的就是找到客户想要的。

*是对付男人的利器,可有时并不能获得证据,这时专业知识就很重要,当然公司也有这样的人才储备。

不到一年时间,肖虹的公司除了把从姐夫林兵那里借的20万创业基金还上了,还配备了专业的调查工具——高倍望远镜、数码相机、纽扣一样小的针孔摄像机,还把公司搬到了怡西大厦,很有些鸟枪换炮的感觉。

寻找初恋情人,最初她只是从三楼公司的窗户垂下一个不宽不长的条幅,没想着被记者夏苏发现了。夏苏原本站在街边等贺年,闲着没事一抬头就看见了,于是拿出相机拍了,在城市早报上发了个图片新闻,不想一下就引起了关注,骂娘的声音大过说好的。紧接着城市早报做了访问,有人说这种业务是良机也是商机,有人说还不如说这是危机,直到有个社会学家说,过于偏重利益需求的日常生活实际上更增强了人们的情感需求,寻找初恋情人只不过是这种情感需求的一种体现而已,明知大多数初恋情人在别人的怀里还要去找,无非是想要知道一个下落,得到一些有限的安慰罢了,但是要掌握一个度,远观而不近扰就好了。

肖虹觉得专家的话说得太好了,她的新业务一下就有了理论依据。那些天有不少人打电话来,语气有忐忑的,有蠢蠢欲动的,也有找乐子的,但来公司办理这项业务的,贺年是第一人,夏苏介绍下来的,从十七楼下到三楼。

肖虹记得贺年来时的情景。她递给贺年一张表格,他看着表格笑了,翻过来在表格的背面写:林小朵,女,1980年生于上海,分别于1988年、1996年、1998年三次来到鄂东小镇白莲,2003年大学毕业后在西安开了家小画廊,次年春天去温哥华。2006年4月,收到一封信,邮戳显示发自西安。2007春天收到第二封信,邮戳显示发自敦煌。这两封信都没有地址。

肖虹奇怪地看着他,她需要林小朵的家庭地址、工作单位,他苦笑着摇头,家庭地址倒是有,现在那儿是一个广场。他找过的,也找到林小朵的父母,可是他们什么也不肯说。

那个下午,肖虹就听贺年说话,一个小女孩,一个小男孩,在时光里飞跑,相爱,分离,再到若有若无的联络,在他那里这一切都是线索,可在肖虹看来把时间作为线索来找一个人肯定会陷进去的,就像沿着一条河要找当年一朵浪花那样难。

这是个难题也是个挑战,但她还是接了下来,在她看来,雁过都留痕的,何况是一个人?还有,她迷上了这个故事。

阅读我们都亏欠爱情的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