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
“还有一事,明日过后,黎永的人在花柳胡同查探的差不多了,摄政大臣一废,他们定会找机会动手。朕决定趁此闲暇之际带着皇后去远郊的行宫暂住,若有事派暗子送信过来即可。”
“臣知晓了。”谢宣答复,“皇上,臣还有一事要禀告。”
“直言便是。”
“臣以为此次刺杀有异。一来,给大祭司下毒的春晓姑娘虽藏身丽园,但似乎并非逸王一派的人。二来逸王一派早有藏兵之心,起了这种心思的人,怕不会在一切准备未妥帖之时动手,所以刺杀皇上的时机不对。臣以为,这一波南疆人与逸王并非一派人,京中恐怕还有其他存有异心之人。”
“你所言之事黎永有所提及,朕也想过,只是天下之大,你知道要找出一个包藏祸心之人谈何容易,那个叫春晓的,加紧找。皇后配了些解药给大祭司,朕安排了人给他按时用药,那药用完之后也不见得能有多清醒,总之你上心些,放心,忙完这些,朕必有重赏。”
“皇上赏识,臣自当鞠躬尽瘁。”
第64章异动(五)
第二日早朝时陶玉林身为宰相,于文武百官面前提出废摄政大臣,众臣在看清景文昊的脸色后纷纷附和,最后逼得景逸主动提出自己难当大任,此制又不合例法,让景文昊“勉强”下旨废了这一职务。当日谢宣奉旨入宫在太和殿,名为帮景文昊挡下来自陶玉林的聒噪,实则是为了在临走之前,让谢宣与黎永再互换一次如今局势情况。
谢宣入仕之前,景文昊封了个大理寺卿给黎永做,无非是想让他帮忙肃清朝中心存异心之人,这些事情即使是巧立名目也算不上光彩,特别是对黎永这样世袭的武将来说,外头传着的名声总不太好听。所以,当景文昊发现谢宣,并得到黎永的认同之后,这“佞臣”的名目自然落到了他的头上,谢宣自己不知道,但京中已经开始疯传,这一届的金科状元并非善茬,手上鲜血无数,更有甚者说他是景文昊的一把龙头铡,难怪当初才华盖世的陶宪之也不敌他。而谢宣本人对此并不在意,他不在乎自己手上是否干净,他审案时用的那些手段不光彩,都不重要,他清楚地明白,景文昊需要屠刀,他便要做最得心应手的那一把。
“今日让你二人过来是做最后的交待,摄政大臣一废,这位便被架空成了京中的富贵闲人。逸王一等人定会心有不甘,此时便是他们动手的最佳时机,朕带着皇后出游的日子,你们给朕盯紧了。”
“臣遵旨。”谢宣与黎永领命,然后一齐出了宫。
“谢兄,有一事,我需知会你。皇上昨夜见了珍妃,珍妃供出了一人是逸王那派的人物,此次造反会成为主力。”两人同坐了黎永的马车出宫,马车上黎永低声同他讲。
“那人?”
“我只讲与你知,那是位侯爷。”
谢宣心领神会,黎永说的是谁,他自然知晓,这京中能与逸王相联系,又有本事成为造反主力军的侯爷只有两人,而安永侯最近才得了重用,他的儿子刘进更是从天而降排在萧战的前头做了御林军统领,要造反的自然只剩当年与宁侯齐威,斗垮宁侯后却并未能如愿一家独大的梓君侯了。
“看来两家果然是早有联系,黎兄,依你所见,如若梓君侯一干人等锒铛入狱,当年陆家的案子能否有转机?”自从昨日谢宣无故得了那本《南疆纪实》心中便有种猜测要喷薄而出。
“这事压在我心中几年了,前两月好不容易查到林隙那儿,他却突然死了,若此次真有机会将那些人拿下,我想直接请命,让皇上彻查当年宁侯叛国一案。陆家一门忠烈,陆伯伯与陆夫人总要死得其所。”
“巧了,我也是这样想,等手上的事一忙完就上书,忍了这些年总算有些眉目。”谢宣高兴,黎永与他想到了一处去。
谢宣与黎永回去的当天下午,景文昊就带上皇后浩浩汤汤去了行宫。他们走后第三日,暗子回报说春晓那边有消息了。
“姑娘刚进丽园的时候让妈妈买了个丫鬟给她,约么半年的时间,她差了当时的贴身丫头在京都十里外的澜沧山山谷买了块地。买地的丫头办完这事很快就被人赶出了丽园,遣返回乡,途中遇险,似乎有人要取她性命,幸得她好福气,生得几分标致,被人搭救还被人带离了京都,娶进了家门。大难不死不说,还得了富贵生活,可以算是因祸得福。这两年她本都没有生活在京都,不过正巧今年她夫家进京交货就带上了她,许是一朝得势为了出口恶气昨日买通了些小人去丽园闹了一场,才被我们查到了。”谢宣从鼻中轻哼一声,道:“又会运气这般好,春晓刚刚下毒她就入京,还带了人去闹场子?”说出来他自己都不信,可这事却实实在在发生了,他找不到任何解释,只能想大约是这一世命格被改,一路吉星相照。“她夫家又是哪里人氏?”
“回大人,她的夫家大人应当认识,鄞州的郑家的二公子,郑绍华。”
“郑绍华?”谢宣惊呼一声,郑绍华鄞州人氏,郑家在鄞州算是一门贵族,祖传的生意传了几百年,只盛不衰。郑家跺一跺脚,整个鄞州都会颤三颤。郑氏一族虽大人,正系的人丁却并不算兴旺,郑氏当家的那位只有两儿一女。大儿子无心经商,在鄞州做了官,如今已经做到鄞州州府的位置,家中生意全都是这个二儿子说了算。巧的是,郑家做的是香料生意,更巧的是他是明德坊最大的供货商之一,从陆檀还在的时候就是。准确来讲,郑绍华本来就是陆檀找来的人。“无巧不成书,罢了。可是查到那春晓买地的具体位置了?”
“回大人,查到了,武甲已经先行过去了,我回来通知大人。”暗子沉着道。
“好,做的好。来人,吩咐下去,收拾人马,立马跟本官出去抓人。”谢宣对着门外大呼,很快就集结了大理寺的部下,众人这几日都有所准备,行动迅速。暗子此时又扮成小使模样在谢宣身边为他带路。
一行人骑马匆匆而去,并未刻意隐藏行迹,好在谢宣前些年在陆檀的督促下学过骑马,此时才能扬鞭飞驰,让人刮目相看。马队行至沧澜山山底开始慢了下来。沧澜山离京都不远,但土壤贫瘠路又不好走,这些年多是人搬出来而少有人想要进山,因此为何选择这儿作为藏身之所谢宣一直不得其解。马蹄奔腾,谢宣在颠簸的马背上出神,想着待会儿见到春晓时应该先问什么问题,忽然听见一声:“大人小心。”身旁扮作小使的人已经从马背上跳起来一把将谢宣从他骑的马背上抓下来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
阅读宰相追夫记(重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