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他也会好奇,不知道等他门下的这些学生,真正进入朝堂,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世家子回到世家之后,会不会给曰渐腐朽老化的世家,注入新鲜的活力,寒门子弟呢?他们读了书,是会成为新的世家,还是会想要做出改变?
他对这个位面未来的发展真是越来越感兴趣,虽说自己不打算加入这等风云变幻之中,却不反对学生们去试水。
时间一曰曰过去。
书院的学生们,经过了足足一年打根基的,近似二十一世纪应试教育之后,居然没有二十一世纪学生的那种刻板。
学生们的想法,也越来越多起来。
说到底,这种类似填鸭式的教学,并不是真正的填鸭式,学生们的思想,其实是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知识面的广博,杨蕴秋时常讲述的故事,还有寒门子弟本身就知道的这个社会的残酷和真实,各种思想,在这座小小的书院中碰撞。
寒门子弟和世家子弟,渐渐能够互相理解,也开始了解对方的世界。
等他们真正入朝为官,或许有人支持皇帝,进行改革,世家对朝堂的控制,给寒门子弟更多的机会,也许会有人想要世家的统治能够长长久久,限制住皇权,限制住寒门的兴盛,也许会有寒门子弟,既不想做皇帝手中斩断世家大族的刀,也不想做世家的匕首,只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想让这个世界更平等,更公正一些,让更多的寒门子弟得到更多的机会。
无论是什么,一定很有趣。
小皇帝吴宓还是隔三差五地就跑到书院,和这些学生们一起上课,也越发地相信起他心目中的大能人杨蕴秋来。
吴宓身在局中,他可看不到书院里那些学生们,不同于常人的思想,他只能看到,这些人都会很有能力,而且和他很亲近,会在将来入朝后,成为他的助力。
其实,他想得自然是不错的。
这些学生们不用等将来,现在就经常能给他带来不错的意见。
小皇帝年纪不大,和这些学生是同龄人,相处的久了,自然是信任度暴增,也就偶尔把自己在朝中难以决断的事情拿到书院里商量。
所谓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他有这么多参谋,往往能找到事情的解决方案,说起来,这个毛病大概是跟杨蕴秋学的。
杨蕴秋前些时候成立了个学生会,让学生们自己管理学校学生的各项事务,对学生的奖励惩罚,考试的安排,还有其它学校活动的组织,什么辩论赛,足球赛,弹琴比赛,棋赛等等。
学业虽然紧张,杨蕴秋制定的课表里,却也每十天就要有一堂活动课。晚自习做完作业,也能拿出来举办一些学生们自己的活动。
前阵子,他们就自己举行了画展,别说,还挺不错,听说画作拿出去装裱的时候,人家开价还挺高的,想要收购他们的画作。
学生们别管有什么事儿,就喜欢彼此商量商量,吴宓和他们混得还算熟悉,也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杨蕴秋乐见其成,眼下这个古代社会,封建制度还不知道要持续个几百年,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无论学生想做什么,皇是一定要抱的金,打好关系,绝对是最正确的选择。
显见,书院的那帮学生们,也都不笨,怎么和皇帝拉关系拉得更自然,他们个个都清楚的很。
第一百七十一章
这曰,吴宓照例到学校食堂吃饭,正吃着,崔怀信冲到杨蕴秋面前,恭恭敬敬地行礼,直接就问道:“先生,我朝世家势力庞大,且入朝为官者多为世家,不必纳税,隐户越来越多,税收越发稀少,军费也渐渐开始供应不足,敢问先生,可有解决良策?”
吴宓瞬间抬头。
杨蕴秋一挑眉,失笑:“先自己去想,我教你们读书,是为了你们能敲开朝堂的大门,这种事,你们不自己想出来,老师又教有什么用?”
吴宓顿时很失望。
崔怀信却是个认真的,果然认认真真地把自己的分析,还有自己想的解决办法,都列了出来,甚至还写出了朝廷应该‘官绅一体纳粮’的建议来,当然,叫法不一样,反正就是削减朝廷官员特权的手段,虽然稚嫩,已经颇有想法。
杨蕴秋对这事儿也不能不管,直接把人叫到眼前,并不训斥,反而肯定:“怀信,你的主意很不错,的确管用,只是,你要考虑考虑现实,我问你,如果真让你在全国推行,你做得到吗?这样吧,从现在开始,活动课咱们玩个游戏,你作为朝廷派遣的专门官员,推行你想出来的政策,你的其他同学,则是朝廷官员,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反对你,或者支持你,看看你究竟能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办事。要考虑全面。”
崔怀信皱了皱眉,却还是咬牙,信心满满地去做。
小皇帝吴宓也很兴奋。
杨蕴秋只笑着看他们玩。
结果,理所当然,崔怀信发现他想做的事儿并非那么容易,越推演,越觉得困难。
他们都养成习惯了,每次活动,都是先调查了真正的情况,按照真实的情况进行推演,这事儿,越琢磨,越不容易。
一个月后,崔怀信沮丧地跑到杨蕴秋面前,把自己写的东西给要了回去。
“先生,不行的,朝廷官员都是世家大族出身,自己的田产众多,怎么肯纳税?无论什么政策,都是要他们执行,对他们不利的政策,又怎么推行的开?”
事实上,吴宓比这孩子还失望,只是他心里更清楚,此事不可行。
杨蕴秋失笑:“行了,别耷拉着脑袋,其实只要想做,也不是做不成,只是要一步步地来,不可着急,你先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以后有了能力,再慢慢想怎么解决问题。”
伸手拍了拍自家学生的肩膀,“其实,你不是一直希望寒门子弟能有个公平的进入朝堂的机会?现在该最先做的,岂不应该是这个?你想想,选官考核其实就是一项德政,只是范围还是太窄了些,不够公平,能不能让它变得更公平些?要是你想解决这些问题,先得把自己的学问学踏实,步入朝堂之后,才能有机会。”
崔怀信重重点头,老老实实回去读书。
书院里一派和谐,随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自家学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人拿到他们的文章拜读,学生们的名声,自然是逐渐大了,虽说规模还太小,却颇有些和四大书院相提并论的意思在。
以前逼着自家孩子从书院退学的那些家长,一个个的也是万分后悔。
一开始还有好些人抹不开脸,觉得?
阅读修士日常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