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说到底,慕容黎是被天璇逼到如此地步。纵然见他这般谋划,公孙钤却也对他恨不起来。
王上,臣以为,如今天下,就算不再有他推波助澜,也已乱了。公孙钤道,如今头等大事,是如何对付遖宿。
王上归剑入鞘,瞪他一眼。
公孙钤意识到,方才所言或许偏颇得有些明显。
只好陪王上继续聊慕容黎。
公孙钤道,慕容黎作为乐师前往天权,出身平凡,却平步青云,如今已官至天权兰台令,行止自由,代君行权。若不是君王昏聩,便是他已深得信任。
王上一手支颐,还是看他。
王上不爱仰头说话,此时只是一挑目光,神色便多了一丝调侃。
那你觉得天璇,是君王昏聩,还是你深得信任。
公孙钤无语片刻,还得礼貌道,是王上有识人之明。
王上饶过他,笑了笑道,慕容黎如果得了天权信任,反而好些。我本还担心,自瑶光亡国,他已了无牵挂。
公孙钤了然。若慕容黎想要玉石俱焚,或许无法可解。但他若顾及天权,计划就不会没有破绽。
现下却想道,那王上是否也要藏情,莫要再牵挂谁。
不过最后还是没有敢怼回去。
九、
1.
吴之远回朝几日后,往瑶光故郡督办放粮一事的韩陵将军也回到王城。上朝时回禀,瑶光百姓见天璇军情紧急,却不忘赈济他们,都十分感念王上仁德。
大臣们点头附和,道王上当日决断果然英明。
陵光待议论声歇,问道,没有人说,宁可饿死,也不受天璇一粒米粟吗?
韩陵想了想,禀告道,这倒真不曾见。放粮时,可说是万人空巷,还有人将钧天与天璇两相比较。
有大臣道,瑶光看来是做惯了属国,如今对他们来说,不过换了个主子而已。
附和声、嘲弄声起。陵光视线往下一扫,那个曾对他说百姓无情的人,垂目静立阶前,一副不愿背后论人的样子。
事实上,他就算背后论人,也是一脸君子端方的样子。
公孙钤似乎注意到他的目光,抬眼以示询问。
陵光看他,本也没什么理由,便转开了眼。
公孙钤大概以为他是听烦了大家讨论,拱手道,王上,韩将军一路风尘,想来需要休整,坊间见闻,不如日后有空再谈。
众臣道也是也是,以你居然敢催王上退朝的钦佩眼神看着他。
陵光点点头,宣了韩陵的封赏,而后退朝。
这感觉,颇像少时他与伴读一唱一和找借口逃学的时候。
2.
与众臣一同出了殿门,韩陵却未回家休整,而是去了偏殿。
王上已在那里等他。
参见王上。韩陵拱手,看了看一旁的公孙钤。
免礼吧。王上放下了手中书卷。让你单独前来,只是怕知情者多,局面易乱。公孙副相听听无妨。
是。
瑶光与天权接壤处,可有动静。
回禀王上,臣的手下与吴将军旧部在当地轮流驻守,数月以来,只见少数流民为避战乱,逃往天权。至今不见瑶光旧将聂远,或是疑为其部下之人。
阅读(刺客列传同人)【钤光】罪己诏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