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小时过去,我还呆在大门檐下望天,再过十几分钟,我见到他。
那是一位太过老的老人,呆在售票处和售票员吵起来,他不肯买票,大声说着,"这是我的家!我做什么要买票?!"
售票员认定他倚老卖老地发疯,要赶他出去,其实门票并不贵,或许是人上了年纪就容易爱钱说一些糊涂话,那老人不肯买票,又一直说这里是他家。
好吧,我走过去,替他付了门票费,售票员带点谢意地看了看我,随即告诉我景点里并没有什么事情要忙,我尽可以到处走走看看。
我沿着这景点逛了两圈,这里实在□□静,昼长人静,一切古香古色,是民国时期的深宅大院,朱红柱子、长廊配厢,门窗里面像藏着一场太过绮丽的旧梦。
我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也许我前世住在这里呢,我躺在大理石阶上,头枕着红柱子想。
我闭上眼,又睁开眼,蓝天白云就在头顶,我恍然觉得身边有一个鬼在看我,鬼不说话,我也不说话。
我认定这里有故事,只是没有人来向我说。
我从大理石阶上起身,一路跨过重重木门,来到最后一间参观房。
一件太过绮丽的戏服套在人体模特身上,旁边是一溜的长刀缨枪,旁边玻璃柜里排列着一些古物,半管扭出来的暗色胭脂口红静在那里,颜色非常好,引人遐想、供人参观。
我又看到那老人。
他在扯戏服!
简直荒唐,他要做什么?
这个人,或许有点疯。
我可最怕疯子,不敢拦他。
他还在扯着,不多时,人体模特上的戏服被他扯落,他哆哆嗦嗦穿上戏服,轻叹:"呀!"
有外地观光团进来,恰看见这一幕,指着他窃窃私语地发笑。
他居然不窘,旁若无人地甩水袖,不是在唱戏词,是在念一首诗: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
景点负责人过来,制他把戏服放回去。
那老人脱了戏服,并没有因此被赶出去,他坐在参观馆角落的一张木椅上,头低着,看不清表情。
观光团里有年轻的学生,突然手机铃声响,是毛-主-席的声音,听着有一种年代感,像是广播大喇叭喊出来,嘈杂嘈杂地听不清字眼。
那老人兀地抬起头,死死盯着那学生,颤颤巍巍走到那学生面前,问,"怎么放这种声音?"
学生很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回他:"这铃声很好玩啊,听着蛮有意思。"
那一瞬间,我说不清那太过老的老人脸上是什么表情,痛苦?愤怒?抑或是崩溃?后来才明白,那是一种欲说还休、欲哭无泪。
观光团走后,我还呆在参观馆里,那老人重新坐回木椅子上,招我过去,"你是学生?"
"是,"我老老实实告诉他,"是学文的。"
"哦,那么,"他说,"知道文-革么?"
嗯?这老人要考我历史?但我虽是学文,可并不喜欢历史,但是,我还是背给他听,"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
背到这里我忘词,索性含糊过去,继续背,"由……由什么什么发动,被……被什么……什么利用,然后……然后……"我背不出来了。
"历史很枯燥啊,真搞不懂,背那么多有什么用。"我向他抱怨。
"但是,"我又想起初三时候,一位政治老师曾在课堂上含糊提过几句文-革,于是我把这事告诉他。
"那老师嘛,人很好,一天在课堂上忽然说起文-革,才说了三言两语,又不说了,笑着说怕我们举报他把他抓起来,但是哦,我想我们那个时候才是初中生,真诧异他说这话,他怕我们?完全没道理嘛,我们怕老师才对。"
老人默默听着,慢慢流下泪来。
我,完完全全诧异。
阅读当年海棠花未眠(2)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