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他那时提了摄政王那边的棋子,到底是……
烛火晃了一下,一道敏捷的黑影窜了进来,影卫恭恭敬敬地将调查结果双手奉上。
柳家小公子几十年的生平事迹白纸黑字一清二楚。大眼一扫似乎没什么差错,他皱着眉头又细细读了遍。
视线滑到“十岁遇歹人”一行时顿了一下,问向半跪的影卫,
“这一段,十岁遇匪徒时,所有人都死了,只他侥幸逃了出来?”
“确是如此。”
“一个十岁的孩童如何躲过百余位穷凶极恶的土匪?”帝王面无表情继续质问。
“回陛下,参与者不是死在当场就是被斩首示众,现今无一存活,属下便问了当年审讯匪徒的官吏,据他们所说,是因为柳家奴仆忠心护主,拼命与之相博,这才为小公子争取到逃跑的时间。”
帝王沉思半响,继续问道,“之后柳危父母有何异常?”
“柳父无任何异常。太傅回来后不久,其母李氏就疯了,不肯与亲儿相认,反而常自言自语要去找小公子。大夫诊治时说她惊吓过度患了失心疯,后来一直被家主关在后院。”
帝王让他退下,独自踱步到窗边。
某些猜测已经得到了证实。
他不相信惊吓过度的说辞,比起这些,他更愿意相信一位母亲的直觉。
你到底是谁?
电光石火间,好像有一条线冥冥之中将一切都串了起来。
他忽然有一个极大胆的猜想。
夫子为人看似谦逊,实则极为自傲。他从不会明目张胆的夸奖谁,却偏偏一而再再而三地提了柳危。
是在暗示我什么?柳危难道就是埋在摄政王那边的棋子?
不,这不可能,那时柳危还未与摄政王相遇,夫子也不认识自己。这条线未免也埋得太早。
不断猜测又不断推翻猜测。夫子……柳危……姜鼓……还有自己。
过往和未来皆被迷雾笼罩,谁是执棋之人?
作者有话要说:*钟山初代帝王立本国,以结界助本域避灾祸,无妻无后,惟有一好友名钦丕,不知来处,死因不明。传位于江姓亲传弟子,弟子感念师恩,将其奉为初代君主,任何江氏弟子不得直呼其名。本为好意,可惜久而久之,过往沦为语焉不详的传闻,真实变成似是而非的虚假,“鼓”这个名字竟无人记得了。
*小皇帝这么傻都是因为父母是近亲结婚啊!!!
☆、第13章
柳太傅自摄政王死后便未曾进宫,一是要操劳丧葬事宜——毕竟无论姜家还是赵家都早和姜鼓划清界限了,二是要应付各方不怀好意的慰问吊唁,实在忙的很。
今日却是忽然收到一封急诏,被宣入宫了。
光阴似箭,距陛下加冠已经不到一旬。
不过摄政王一死,君主如今已经大权在握,加不加冠意义不大,倒是加冠前一日接传国玉玺一事显得重要得多。
这一典礼往年参加的人少,规格也低,毕竟顺其自然接个玉玺也没什么好看,可如今传承断绝,玉玺不知所踪,各方势力都盯着这件事,想来陛下今日便是要商议此事。
进殿门时却与红衣云纹的天道使者不期而遇。看在柳危当时给那妖魔一剑的份上,清冷仙女朝他微微点了点头,勉强算行礼。
两人一同进了门,却见小皇帝也流露出了一丝惊诧,看来那人是不请自来了。
落座后,小仙女一如既往单刀直入:“玉玺该是不见了吧?吾知一聚灵阵,可聚八方灵气,届时将之凝成印玺,便不出纰漏。”
帝王不动声色,“阁下有何目的?”
“吾等奉天道之名,自是不愿天下陷入混乱,如此可保一方安宁;再者,陛下昔日助吾斩妖除魔,也不好袖手旁观。”
一旁柳危听了简直要忍不住笑出声,天道不愿天下混乱?那何必分日华魔气,仙魔正邪,何以每次大动乱背后都有天道授命横插一脚。趟了这摊浑水还想撇得一干二净,哪有这般好事?
使者递过绢纸,柳危瞄了一眼,见上面线条繁杂,大致轮廓确实是聚灵阵的样子,而且品阶不低。
江钦丕却是诧异,这阵法和李傀给他的一模一样,主祭是在警示自己?不,不像,那么李傀是为了让自己借山河之力杀掉她,她又有什么用意?
小皇帝对天道使者怀抱一百分的戒心,或者说,越是天道正统的修士,对他而言越是危险,毕竟严格来说,他也是所谓人人得而诛之的妖魔一员。
阅读(练笔)夫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