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安冬今天起的有点早,刚坐上牛车一会就昏昏欲睡,没过多长时间,头一歪,倚在辛文芳的怀里沉沉的睡了过去。
辛安秋拿了件衣裳盖在他身上,轻声对辛文芳说,“小弟累坏了。”
“他操的心比我多,咱家要是没你弟,日子还不知道咋样呢。”辛文芳抚着儿子的软发,心情骄傲又感慨的说。
辛安秋认同的点头,可不是嘛,小弟年纪这么小就懂得做生意,家里能挣钱全靠他脑子里的小点子,眼见着就要开龙虾馆,以后他们家会越过越红火,而这一切都是小弟的功劳。
辛奶奶早早的在家门口翘首以盼,牛车刚出现在村口,成婶子就小跑着回来通风报信,激动的说,“大娘,文芳他们回来了,江老二拉的牛车,我看见了。”
“是吗,我家冬子也回来了?”辛奶奶欢喜的追问。
成婶子失笑,“您大孙子也回来了。”
到家的时候辛安冬被叫醒了,他迷迷糊糊的下车,还没站稳就被辛奶奶一把抱住,心肝肉的喊冬子,他清醒过来,对于老人家的热情自然没拒绝,反手抱住老人的腰,娇声娇气的说,“奶奶,冬子想你了。”
“奶奶也想你了,我的乖孙子。”辛奶奶紧紧抱着孙子舍不得撒手。
看得一旁刚从医院回来的辛爷爷有点心里不是滋味,这么长时间没见面,老太婆没说多关心关心他,眼珠子都快陷在孙子身上拔不出来。
进来家门又是一阵嘘寒问暖,奶奶当即要冲鸡蛋水给辛安冬补身子,被爷爷凉凉的一瞅,辛安冬迅速反应过来,冲奶奶的背影喊道,“奶!再给我爷弄个,他想吃。”
“多大人了还好意思跟孩子争口粮。”辛奶奶不满的嘀咕两声,最后到底弄了五碗鸡蛋水,辛爸辛妈、三姐辛安冬还有爷爷都有,只有奶奶两手空空,却眼带欢喜的看着他们,催促辛安冬,“快趁热吃,凉了有腥味。”
辛安冬心里像是被滚了热浪,暖洋洋的,他将鸡蛋水端给奶奶,说,“奶,我不饿,鸡蛋水给你喝。”
奶奶要推拒,被辛安冬撒娇了好几次才无奈的接过碗,喝着甜丝丝的鸡蛋水,辛奶奶满目慈爱全给了小孙子。孙子孝顺,不饿只是借口,还不是为了把鸡蛋水给她喝。辛奶奶有时知道自己是偏心的,她偏心带把的孙子,可这孙子值得她偏心,瞧瞧,一碗鸡蛋水,愣是只有她孙子舍不得给奶奶喝,亲闺女都没这么贴心。
这难道不该偏心?
辛老爷子出院后,有了老母亲照顾,辛文芳总算腾出手弄家里的龙虾馆。这点上辛安冬以前没做过生意开过店,只能稍微提出几个建议,其他的大家一起商量。
龙虾馆的菜单肯定是要重新定一下的,总不能只有龙虾和螺丝,毕竟太过单调,联想到现代龙虾馆的经营方式,他说,“我们家可以卖凉菜,黄瓜、海带、毛豆、花生,这些都是很好的给客人的下酒菜,咱们开的是馆子,有专供客人吃饭喝酒的桌椅,以前那种打包外带的形式可以继续,但店里生意也不能马虎,让我想想,”辛安冬皱眉想了下,突然灵机一动,“有了!烧烤!我怎么把它忘了!”
第二十九章开张在即
烧烤这种接地气的东西是很多人的最爱,撸串更像一种文化,烟熏火燎间聊点兄弟情,撸串喝酒吹牛逼,正如一句话说的,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烤串解决不了的,如果解决不了那就再来一顿。
辛安冬刚到家就马不停歇的去县城,他得去趟佟家,昨天答应拿的牛肉忘记了是一回事,更重要的他想再拜托宗哥一个忙,想问问他,能不能从他那位朋友那里买些牛肉,要是有羊肉就更好了。烤串当然不能少了牛羊肉串,但牛肉肯定比猪肉贵,辛安冬也不准备买许多,他就想先买一块试试水,要是清水县居民嫌贵,那他果断放弃。
傻爸爸是同他一起的,辛文芳不放心,再说辛安冬也拎不动那一口袋牛肉。
到了佟家,正好宗哥也在,辛安冬松了一口气,他没拐弯抹角,直接将要在龙虾馆卖烧烤的事说了遍,然后询问他能不能帮忙问问朋友牛肉可不可以卖一点给他。
没想到宗哥好说话,直接让他先用手头上这袋牛肉,牛肉干适当做一点就行,辛安冬没料到事情进展的这么顺利,跟傻爸爸拎着一口袋牛肉回家的时候脑子还有些懵懵的。
辛家今天没出摊,一家人去店里把里外外打扫了干净,本来桌椅的问题还要纠结一下,谁知道运气来了挡不住,隔壁一家以前饭馆子因生意不好准备租出去,遗留下来的桌椅还有一些锅碗瓢盆成了问题,总不能给员工们分了当工资,谁家里要这么多碗啊,老板正发愁呢,辛安冬不动声色的上前询问。
“叔,您家这些桌椅和碗筷准备咋办?”
中年大叔手里叼着根烟,叹口气说,“还能咋办,能卖就卖,不能卖送去废品站看能换几个钱,服务员的工钱都不够,还是得卖出去换点钱才好。”他当时办饭馆也是看其他人能赚钱,谁知道大师傅难请,都是公家食堂拿铁饭碗的,谁稀罕来他们这种小饭馆,饭馆开了不到一年时间眼看着撑不下去了,他现在只想快点把店兑出去,好赖不能赔本。
这闹市的铺子倒是不愁卖,只是开饭馆遗留下来的碗筷桌椅成了大问题,当初买的新的,也是花了他一笔钱,甚至为了好看,他还特地请人在上面雕了花纹,清一色白瓷碗蓝花纹非常漂亮,就这么扔了可比他挖心还疼。
可他当时太讲究,这花纹瓷碗好看是好看,华而不实,要卖出去的价格也比旁人家贵一倍,周边几家问遍了没店家愿意买。
这可真是愁死人了。
辛安冬眼睛一亮,像是小孩子见到喜欢的东西忍不住要,他对老板说,“叔,我看你家的瓷碗都特别漂亮,我想买。”
“你想买?”老板先是惊喜,随即一看对方还是个少年,迟疑的说,“一副两幅我可不卖,我这边碗筷正好六十副,你要真想要,得全部拿走,最好让你父母来谈。”
“叔你等我一下。”辛安冬打了个招呼走进隔壁喊辛文芳。
中年男人眼看着他走进隔壁,心底的希望瞬间被点燃,他丢掉烟头,站起身眼睛不错的盯着隔壁的大门看。前几天就听说隔壁的铺子租出去了,想来也是要开店,那小孩恐怕就是老板的儿子,想买他家的碗筷,看来也是做饭馆生意。
这是有戏,中年男人心里像猫抓的一样亟不可待的等着辛安冬回来,他琢磨着他的碗筷可是特别定制带花纹的,价格肯定不能低,不懂行情的或许还能赚一笔,男人心里有了算计,站在他家饭馆门口默默等着。
很快,男人见到少年拉着一个中年妇女出来,妇女的脸上带着不耐烦,像是低声呵斥了少年两句,少年噘着嘴不高兴。
中年男人看了,立刻心里就是一咯噔。
“大哥,我这孩子从小被我惯坏了,拉着我要来买花碗,咱家碗筷多的是,带花的碗能多出点饭香咋地,他一个小孩子瞎胡闹,大哥你别跟他计较,我就出来说一声,耽误大哥时间不好意思。”说完,辛文芳重重拍了下儿子的肩膀,低斥到,“说你两句还不高兴了?我跟你爸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你尽会捣乱,什么时候能跟你姐学学!家里碗筷,桌椅有的是,还用得着买,你眼睛里尽看着花了?!”
听完辛文芳的话,老板的脸色陡然一变,尴尬的看着妇女训斥儿子,他嘴里发苦,眼看着到嘴的鸭子要飞走,急忙拉住要走的妇女,劝道,“大妹子,我家的碗筷年前才做的,八成新,还雕着花,不比国营饭店的差,人家大城市就讲究这些,漂亮上档次,你要不再看看,孩子喜欢,不值几个钱,买就买了。”
“我不如大哥见识广,我就是个地里种田的农妇,但我知道生意好不好还得看手艺,”辛文芳脸上带着不乐意,但她被儿子拽着手撒娇,只好状似无奈的对老板说,“这样吧大哥,我出五块钱,我把你这些碗筷买了,要不是看孩子闹,我也不想费这口舌,长得漂亮也不顶用啊。”
老板皱眉,“大妹子说笑了,我这碗筷当初可是二十块钱拿回来的,你这嘴皮子一翻就砍我十五块钱,大妹子也是做生意的,做生意可不是这么做的,你要真想要,算你十五块。”老板到底退了一步。
阅读八十年代发家史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