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药房的管事亲自端了瓷碗来,陆潇眼尖瞧见一旁还放着药丸,心说允康帝看着气色挺好,竟还在服食汤药。
允康帝也未让他回避,让人将托盘撤下去后,不经意说了一句:“过些日子,乌追王约莫就要来朝觐见了。”
周朝立朝百来年,起初元武帝开疆扩土打天下时,曾收编了一路意欲称王的人马,后天下稳定,则将其安置于偏远之地,封了个异姓王,每十年须得亲自来朝觐见,方能保全族平安。
延续至今,倒也不曾出过什么乱子。
“礼部可有的忙了。”先是太子大婚,后要承接贵客,陆潇由衷地说道。
允康帝道:“听闻乌追王膝下有一妙龄女,这次是要跟着车队一同过来的。”
陆潇心生困惑:“十日后,太子殿下便要成亲了,恐怕会令乌追王失望了。
“朝中难道仅有太子的身份才能配得上他乌追王女吗?”允康帝似笑非笑,轻叩桌面,“朕记得,魏相次子,今年十九了罢。忠孝公的孙儿,年纪小了些,也不是不行。说起来齐知予倒也没娶亲,今年也有二十五了罢。”
“二十三!”陆潇不假思索地开口,随即心头一跳。
糟了。
陆潇连忙给自己找补:“臣近日在齐兄府上暂居,听闻齐大人夫妇均是不急于齐兄的婚事,只道随他去。”
多说无益,越说越错,允康帝笑意深沉,一双墨黑的鹰眸盯着陆潇,半晌道:“当年齐策亦是拖了好几年,拒了数门亲事,子肖其父啊。”
“齐知予那个性子,算了罢。朕心中自有人选。”
陆潇自然唯命是从,顺着允康帝的话头含糊了过去。
出宫时陆潇还是恍恍惚惚的,允康帝必然是对他二人之事心知肚明,却留了三分薄面,未在当场拆穿他蹩脚的说辞。最令他摸不着头脑的是,允康帝虽然打消了赐他座宅子的念头,却从工部拨了人去照拂他。
允康帝的神情仍刻在陆潇脑子,以至于他在同齐见思说话时分了神。
陆潇动也不动,单手托着下巴发呆,拖长了声音道:“为——什么呢?”
这段时日以来,从陆潇口中蹦出的疑问源源不断,接踵而来。齐见思手下一顿,收起他面前的点心碟:“心不在焉。”
陆潇顺着他往下一看,瞬时回神,托着下巴的手打了滑,上下牙一碰,磕着了舌尖,憋着嘴痛得嗷嗷乱叫。
齐见思嘴角一抽,心知他必定是在宫中受了什么刺激。
他同齐见思的那点私情,在允康帝心中从来都不是什么大事。
权贵官宦结亲本是常事,互相帮扶,稳固根基。允康帝向来是不指望齐见思的,齐见思肖似其父,眼里全无尊亲媒妁,他后将主意打到了齐见慈身上,虽说不成,倒也不算可惜。
齐老太爷虽已身陨,然余威犹在。从政四十余年,同元武帝极为亲近,先帝登基亦是由他力排众议,坚持元武帝遗命,从龙之功难以磨灭。不仅如此,齐老太爷曾救济京郊饥民,广施恩德,是带着一身金光离了世。
从未有言官做到如此地步,于情于面,齐家宛如一座定海神针,巍然不动地立于朝中。
人总是贪心的,齐家三代都在信奉的是如何做一个臣子,允康帝却想要将其纳入麾下,绑上同一条船。
那日郭淑妃在他耳边絮絮叨叨地说着闲话,烛火摇曳,允康帝的目光忽明忽暗,她原以为允康帝会怒不可遏,却不曾想到一缕隐秘的快感从这个男人心中升起。
齐家一脉单传的儿子竟是断袖。
他太了解齐见思了,年轻、聪明、冷淡,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执拗。
齐家出情种,从齐老太爷到齐策,均是一生不曾纳妾。
齐策还有两个亲生的姊妹,以及一个兄弟,姊妹早已嫁人生子,唯一的兄弟是个没志气的,一辈子讲究安贫乐道,不过开了家书院。
至于堂亲表亲,扯得远了不说,还都是些扶不上墙的玩意儿。
如今齐见思爱上了一个男子,这意味着齐家这一脉不会再有子嗣了。
若干年后齐见思或许会过继教养宗族幼子,也可以收徒授课,但与齐家终归是隔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多好。
李万钧是个有真本事的,甚至比太医院剩下的那群人要有用得多。每日按照他的说法服用了药丸,允康帝自觉精神大好,此时大为满意地想起了陆潇。
黄道八宫之初,八字硬,眉清目秀,鼻头丰润,一双招子黑白分明。允康帝见过陆潇,彼时他还是个少年人,精神气压过了面相,因而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刻。
两年前李万钧还未升做监正,于星象一事颇有研究,因缘际会得以面圣。允康帝提起兴趣,随手指了几个小太监叫他相面,竟无一有错,自此便用上了李万钧此人。半年后,李万钧直言帝星熠熠,左辅右弼隐隐发亮,必有相旺之人。
足足推算了近十个月,李万钧方算出此人现在南方。允康帝愕然,彼时齐见思正在南境几州巡盐。
阅读高岭之花攻略指南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