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牵连甚广,除了安平侯府和洛家,被查抄的官员及昭远富族多达几十户,更是有大批官员被贬官,前前后后牵扯了几百人。
“洛广宁案”,给朝廷带来一次翻天覆地的换血清洗。
百姓此时才知道文晏就是文然大夫的儿子,得知此案后都出了一口恶气,更是把文状元奉为惩恶扬善的天神。
然而天神却选择告老还乡。
洛家已除,父亲也沉冤得雪,苦心孤诣十二年所为谋求之事,终于达成,文晏已经没有继续留下的理由。
他想离开,皇帝自然不会答应,一则他是自己的得力贤臣,如今又立了大功,二则朝廷刚刚革除一批官员,如今正是用人之际。
但文晏深知,若是此时不离开,往后更是无法脱身。
于是文状元开始百般陈说自己的罪责,如奉命捉拿狐狸未果,有负圣恩,与狐狸对饮,包藏祸心。
更是找来当初狐狸给过他们药材的那对母子,让他们传播出文大人不仅不为被盗人家做主,寻到赃物不拿回,反而擅自给别人的事,说他徇私枉法,还有意让这件事传到皇上耳朵里。
皇帝初开始不相信这些杯弓蛇影的事儿,还警告下面的人不要听信谗言。
后来此事越发传的有鼻子有眼,文晏又刻意吊儿郎当,装出一副居功自傲的样子,一些刚正不阿的大臣慢慢看不过去,言语间对文晏尽是指责。
皇帝不能不体察这些忠臣的心,终于无法视而不见,找来文晏问话。
文晏正求之不得,皇帝问什么他承认什么,一问三点头。
然而皇帝最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他几句,话头一转竟赞扬起他认错的态度诚恳,说他是百官之表率,完全没有放他走的意思。
最后,文状元绞尽脑汁,想起了自己的隐疾。
这次,他没再耗费唇舌,只是上朝时猛地扎在地上几次,跟皇帝谈话没多时盗了一身虚汗,衣服全部湿透,几天功夫脸上脖子上长满红疹子。
皇帝终是被他吓到了,忙为爱卿请御医。
文晏微微一笑婉拒,说自己是隐疾犯了,请不得御医。
皇帝没法子,只能准其辞官,回家修养一年。
辞官后,文晏并未留在京城,而是回到昭远。
揭开医庐的封条,打开尘封的门窗,回到十二年前待过的家,他重新在这里住下。
然而住了不到半个月,一天深夜,医庐突然起火。
火是洛家二少爷洛淇放的。
洛家现在只余他一人,因未到加冠之年,仅被贬为庶民。
他满心仇恨,紧盯着文晏的动向,苦于无法下手,谁知文晏却自投罗网回到昭远,给了他行凶的机会。
医庐着火后,阿狸迅速把文晏救起,从后门逃出,随后便匿了身形。
因其罩住了脸,文晏并不识得他的面容。
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文晏去乱葬岗找来一具与自己身形相似的尸体。
把身上能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全部转移到尸体身上,他又摸到随身携带的狐狸的面具。
略一思忖,留下一张年老的,其余的也塞到尸体怀里,文晏把尸体丢入火海。
戴上面具,回望了一眼处于烈火焚烧中的医庐,文晏转身离开。
皇帝只准许他辞官一年,一年后势必再来寻他,也许应该感谢那个纵火之人。
就让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已经葬身火海。
而他,从此重获自由。
乔老太爷得知“文晏”的死讯后,病了一场,乔羽连夜从常青镇赶回,顺势去医庐看了一眼。
“文晏”的尸首已被搬走,他只找到了几张自己做的因材质特殊没被烧透的面具。
想到这些的确曾被文晏拿走,他对文晏的死一度信以为真。
天亮之后,身上还有些银子,文晏打点了一些行装,戴上儒巾,从头到脚都成了老者模样。
因昭远的人都认得他,他在昭远境内便一直戴着面具,想着出了昭远便可摘了。
阅读山神与书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