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区政府相关部门的处理,就是让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打电话过来搪塞和敷衍。
半年前,区政府以绿化之名变相打围商业街的时候,还是商户们自发组织拆了几块围板,才勉强继续着颇受影响的生意经营。
半年后,忽然贴出了征收决定公告,而围板也变成了高墙。
当真是厉害。
更可笑的是征收决定附件里的补偿决定。
北城市高新区最中心的商业街、高新区绝对的中心位置、高新区人民众口皆知的商业街,区政府居然将其判定为没有经过审批立项的违法建筑?
商业街作为北城市高新区的地标性建筑,存在于高新区区政府门口二十余年,而到了拆迁的当口,居然被判定为违法建筑?
荒谬至极!
90年代初,商业街建成。
彼时国有房地产开发商在售房以后,并没有统一组织业主们办理房产证。
时隔二十多年后,在被不听从民意强行征收的当口,时任区政府的相关部门竟然直接将当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判定为了违法建筑。
而且根据补偿决定中所说,未经审批立项的违法建筑的赔偿款,要在补偿价格上打折。
去年,商业街曾经售出过一家商铺。
当时的售价是11万元一平方米。
如果征收打了折扣,一平方米就是少了1到2万元。
北城市不断成为倍受全国瞩目城市的同时、高新区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高新区的商业街租金也随之水涨船高。
20平米的商铺,如今一年的年租金至少20万元。
任何高新区人民眼里的香饽饽,到了区政府眼里竟成了早就该拆除的违法建筑?
既然是违法建筑,为何容忍其存在于区政府附近二十多年?
更为可笑的是,这样的征收决定居然让老百姓连行政复议的门路都没有。
征收决定公告行文的最后,只留下了一句:60天内可以提出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这就完了?
就连规定应该附在征收决定中的,行政复议的电话以及相关处理部门都没有。
……
温杨之所以能够成为“房东”,自然是源于法定继承。
早在1994年,温杨的母亲就购置下了当时国有开发公司开发的商业街商铺。
当年,母亲的打算就是日后将此商铺留给温杨。
一方面,作为家庭的理财投资项目。
另一方面,母亲希望在女儿长大成人以后,商铺还可以作为女儿的嫁妆。
因为温母当初在宁市工作,丈夫温国栋就一直在代妻处理这家商铺的相关事宜。
妻子去世之后,温国栋便将商铺交由已经成年的温杨打理。
自此,温杨成为了新“房东”。
温杨的外公在1998年因为肺癌去世。
因为外婆健在的缘故,她其实从未将这间商铺看做是自己的专属财产。
即便温国栋十多年前就将商铺交由温杨打理,但是这些年来,温杨收到的租金基本都用在了自己的外婆身上。
她留出了一张银行卡,专门储蓄着这些年来收到的租金。
……
征收决定的公告既出,区政府就开始走征收流程了。
走流程的第一步,便是让商业街的业主“民选”出评估公司。
所谓的民选,正是贴在今天筑起的高墙上的另一纸公告。
阅读你不要再孤单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