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山寨店铺”的出现,早就在赵安的预料之中。品牌价值越高,越有可能遭遇“山寨”。
不用付出任何的成本,就能获得别人数年、数十年辛苦经营积累下来的品牌资源。
这其中的利润足以让任何一名商人铤而走险。更别说在目前的华夏,根本没有“险”而言。
之前赵安家的三个餐饮品牌也不是没有遭遇“山寨”,只不过因为当时这些餐饮品牌的影响力仅仅局限于省份之内,而且省内已经有“正品”的存在,所以“山寨”商人也仅仅是模仿经营方式、销售商品以及大致的装修风格,名字多少有些区别。
比如“卷饼世界”、“黄氏秘卤”、“叶氏辣卤”、“十棵树”等等。
“老板,那我们怎么处理?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吗?”
王泽刚毕竟是学法律出生的,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法律途径。
而且赵安平时的作风,也给王泽刚一种感觉自己老板是一个特别严肃正经的人,面对这样的问题肯定会严肃处理。
“法律途径。老王啊,你也是法学的高材生了,这件事交给你去做,你能办下来吗?别说侵权赔偿了,就单单是让这两家商店关门能做到吗?”
电话另外一头的王泽刚保持了沉默了,其实他知道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学校的时候,他所接受的法律教育非黑即白,但是真正的现实社会可没有那么简单。
于是赵安便在电话里和王泽刚多说了几句。
“山寨”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受灾最严重的其实还是更为知名的国际品牌。但是国际品牌对于这样的情况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对于他们而言,通过法律手段提起诉讼不划算。
能够进入这些国际商店消费的顾客,并不会因为“山寨”商家的低价而放弃品牌追求,也就是不会造成实际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内对于“商标”的保护还是太弱了,程序繁杂、罚金低廉、执行困难、屡禁不绝……
当然这仅仅是明面上的原因,深处的考量则更加触目惊心。
就华夏层面而言,在某段时间内华夏经济一直享受着“山寨”、模仿、复制带来的红利。
这导致了政策层面一旦的严管,或者商标保护过于完善的话,就会失去这部分发展红利。
华夏享受着这样的红利,自然不愿意与利作对,造就了华夏商标、专利保护不足的局面。
而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受到侵权的企业自然会衡量自己维权的成本,最后无奈放弃。
当然等哪天华夏商标保护的力度加大,或者是这些山寨企业壮大到一定的程度,商标诉讼能够带给他们足够多利益的时候,他们绝对会毫不犹豫地提出民事诉讼。
哪有那么多权力的捍卫者,对于商人而言需要的不过是衡量利益得失罢了。
然而这些外国品牌能够等,那因为别人得商标已经足过硬,不怕被抢走市场,更不怕商标被抢走。但是对于赵安他们家可不行。
虽然赵安早就让公司把相关的商标全部注册,但是商业模式并不在商标法和专利法的保护范围之内。
任凭赵安他们家现在再怎么快速发展,也还需要一两年才能够实现产业链遍布全国主要城市的目标。
其实这也是因为赵安精益求精导致的结果,无论是卷饼天下还是叶氏秘卤,赵母都不愿意采用其他品牌的原材料。
在食品行业里待了这么多年,食品行业的水游多深,赵母心知肚明。
如果想要保证红秀食品现在的利润率,又保证食品的安全与质量,大部分的食材还是得由跃华食品提供。
如果不是为了自家的品牌质量,红秀食品的店铺早就开到海市去了,至于会不会口碑下滑,会不会被其他的竞争对手打败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样一来,红秀食品的扩张速度就完全限制于赵父的跃华食品了。
至于跃华食品的扩张,赵安想到一年到头,比王泽刚还惨的赵父,赵安也有些心疼。毕竟赵父在农产品方面较真的性格,可以说和赵安不相上下了。
至于面前这些完全触犯了赵安底线,一旦纵容有可能导致无穷后患的“复制商店”该如何是好呢?
当然是下狠手,商业竞争,就算以法律为界限,赵安依然有其他的手段来对付这些的恶性山寨。
赵安也发现自己越来越像一个精明的商人了,否则对于那些名字相似、开在三、四城市的商店,赵安也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到底现在的赵安真没精力去管三四线城市的事情。
但既然有人敢这么明目张胆在H省省会城市进行山寨,赵安只能选择杀鸡儆猴了。
而这件事也给赵安提了一个醒,让赵安需要调整之后的品牌策略。
不过还是先解决眼前的事情吧,赵安在电话中继续对王泽刚说道:
“你先收集他们的经营、宣传情况,拍照、录像都行,然后还可以采访一些客户,尽可能掌握他们试图以卷饼天下和叶氏秘卤品牌的证据。”
阅读不一样的食神[重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