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夏琛惊喜的是,某次细娘他们小队外出,带回来一个好消息,有个近千人的小型基地,决定整体迁移至望乡城,希望望乡城能够接纳他们。
这个小型地基在距离望乡城有两天多路程的一个县城,末日之前就是方圆有名的富裕县,那里有个极出名的书院,山长是颇有名气的大儒,青阳县也有学子去那个县城求学。
夏琛当初若不是拜了孟先生为师,夏老爷甚至想过要不要将他送去宁大儒那里。
末日之后,大儒宁智渊偶然发现文气的存在和用途,立时收拢了书院弟子,他有名望,书生们都信服他,在真的把僵尸驱逐后,更加坚定了信心。
县城里的幸存者得知消息,纷纷前来投奔,宁智渊一代大儒,心怀天下,怜贫惜弱,自然不会拒绝。
于是便以书院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建立起一处小型地基,不光收留本县的幸存者,周边村镇得知消息的人皆来投奔。
然而宁智渊擅治学,却不善管理,一味的容留幸存者,又以身作则率领众弟子扛阻僵尸,却并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粮食物资也是平分给众人,不论功绩。
书生的文气起初只能阻挡僵尸而不能杀死僵尸,这些僵尸盘横不去,且等着书生们哪天撑不下去了就一拥而上,将这堆新鲜的血肉分食殆尽。
后来粮食短缺,一些被庇护的人也不愿意离开书院去搜集粮食,甚至有人说,书生们不怕僵尸,就应该让他们去寻粮,让他们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去,岂不是让他们去送死。
宁大儒虽然不善庶务,但也不至于糊涂到这个程度,按照他的想法,这些人危难时他们伸出援手,并未想过回报,日后也该同心同力,共同搜寻物资,然后共同分享。
不得不说这位老先生是十足的理想主义者,也难怪没当上大官儿,修了一辈子的书,晚年回乡继续做教书做学问。
宁大儒好心劝诫,那些混人却说不通,最后他心灰意冷,将管理之事全交给自己的一个学生处理。
这学生名王正业,以往在书院里才名不显,学问做的普普通通,但是对于这些庶务却颇有心得。
更难得的是,这学生心气儿很正,准确的说,宁大儒收学生,看中品性重过学问,所以他书院里的书生,大都是品行端正之人。
王正业当即制定数条规定,日后不再分发口粮是肯定的,还有按劳分配,入住书院庇护范围需要交纳一定物资等等。
这些规矩虽然简陋,但确实是当时必行且可行的良策。
但是因为宁大儒之前的放纵行为,养肥了这些人的胃口,将别人的庇护当做理所当然,不但不肯接受这些规定,还大闹起来,叫嚣着说书生们压迫良民,有造反之心。
书生们大怒,当即准备驱逐这些闹事之人,这些人自然不肯走,与书生们以及明事理的其他幸存者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冲突,书生们的文气虽然能阻隔僵尸,对人却没什么用,好几个书生差点儿被活活打死。
宁大儒老泪纵横,心中愧悔难当,自此心灰意冷,差点儿一病不起。
第182章
幸而宁大儒收了些好学生,有个叫林宜民的,有远谋,早早猜到可能会有动乱,去找了另一个叫安信厚的学生,请他帮忙。
这个安信厚是附近安家村出来的农家学子,安家村顾名思义,同宗同族,一个村都是姓安的,全村老少都是亲戚。
他们那里地势环境跟清河村有些类似,除了没那条清水河,山林也不如这里广袤。
但是位置不错,加上村人团结,积极帮助他人,难得的在末日里保存了大部分人口。
安信厚受师兄所托,带了几个可靠的人手回乡搬救兵,一口气带回来好几十青壮,都是他的亲戚,把那群黑了心肝的混子打得抱头乱窜。
此次之后,几个有能力的书生好好将基地整顿了一番,因他们处事公允,且大都声名在外,附近有不少幸存者都聚拢而去,基地规模一度扩大到数千人。
那个叫安信厚的,甚至意外觉醒异能,他的异能跟盐城基地首领的女儿恰恰相反,那小姑娘是能抽走植物的生命力,他是能促进植物生长。
这能力用来种地再好不过了,只是人单力薄,一次性能催生的植物并不多。
他回到村里,用异能帮乡亲种地,虽然并不能让庄稼直接成熟,却能使庄稼长得更好。
可惜去年实在是个大灾年,天灾**不断,半年酷暑半年风雪,还有六七月份那场大冰雹,安家村的老农们也想不多,眼看着就要收获了,怎么就突然来了这一场冰雹。
要知道,那时候缺雨少水,安家村附近又没有河流,灌溉的水源全靠村民们打的井水和山泉水,井水水位低浅,人喝都不够,还得匀出来浇地。
山泉水离得远,他们那里的山还没望乡城这边离得近,山泉也在转过头的山另一边,挑一趟水来回得走半个多时辰,路还不好走,头顶烈日跑这么一趟,回来的时候水桶里的水甚至只剩一半。
辛辛苦苦种的粮食,差点儿叫这一场冰雹毁了个干净,安家村的人顶着大冰雹抢收,很多村人都被砸伤,甚至有个倒霉砸死的。
就算如此,抢下来的粮食也不足十之一二,村里哭声四起。
再后来就是冬季大学,陡降的气温和连绵的大雪来得猝不及防,林宜民想到去岁下了十多天的雪,便跟安信厚传了个信儿,说明房屋可能会被压塌的问题。
安家村也就是普通的村子,甚至还没有清河村富裕,一个村子都没两间砖瓦房,那些茅草屋子自然破旧不堪,经不得这般连绵的大雪。
安信厚得了提醒,虽然早早跟乡民们一起加固了房屋,但房子基础太差,茅草的屋顶是如何也承受不住积雪的。
在村里的住房先后垮塌后,安家村一众迫于无奈搬往县城,与书院一众结为同盟互帮互助。
对僵尸,他们有一众书生以文气驱逐,对来犯之人,又有乡勇助拳,还有头脑清醒的决策层,按理说这样一个基地,继续发展下去,前途不说不可限量,肯定也不会太差。
阅读不种田就会被啊呜掉[末世]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