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_行医在唐朝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30(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弘,下次秋猎,我一定不会再逃在病榻上了。”

——

秋去冬来,这一年的年关来得几乎猝不及防。

秋猎过后,回到熟悉的官学,吴议早不必跟着去看沛王的疾病,好在长安城内从来不缺好事之徒,大街小巷都已流传着张起仁妙手医绝症的故事,看来李贤身体已无大恙。

和沛王痊愈的消息一起传来的,则是英国公李勣亡故的噩耗。

他早已病入膏肓,连张起仁都断言活不出春日,却凭着一股子气性硬挺到现在,已经是穷弩之末,无以为续。

他的死亡,为凌烟阁二十四贤臣的传说画上了一个平平淡淡的终点,也彻底终结了那个广开言路、君臣相谏的美好时代。

李治终归还是敬重他的,不仅令他风光大葬,还允其陪葬昭陵,和他那些先走一步的老友和旧主重回一块。

他就这么走了,带着一个“贞武”的谥号,带着一方御赐的棺椁,在群臣和百姓的悲嚎之中,静静地带走了属于贞观盛世最后的见证。

去的人不能再回头,活着的却依然要继续。

李敬业袭了他的英国公爵位,一时风光无限,就连带徐容这个义孙也被破格提拔入太医署,跟在张起仁手底下当差,前途一片大好。

零零散散的传闻就像北国一阵盖过一阵的冬风,令人应接不暇。吴议来不及悲伤李勣的离世,就迎来正在头疼的难关。

那就是岁终试。

第29章木秀于林

岁终试考查生徒们这一年的学业,只有每年的岁终试过关,才可进入下一年的课业。连续三年不及格者,就可以收拾好包裹,圆润自觉地滚回老家。

吴议和严铭等人皆是七年制的内科生徒,已经修满了一年的学业,只要这一回岁终试顺利过关,就可以分拨到具体的太医博士名下,实地跟着学习。

这样的修习制度和现代的临床学制颇为肖似,可考试的内容一点也不必现代简单,吴议望着堆积成山的医经,默默叹了一口气。

为什么他就不能穿成别的专业,非要当一个苦逼的医学生!

严铭更是愁云惨淡:“我这四经还没有念熟呢,要是这一回没合格,我父亲肯定会打死我!”

吴议把书盖在自己脸上,眼神木然地仰躺下去,日子仿佛回到了读书时代每个黑色期末月,恨不得能把这些繁琐复杂的知识一口吃进去。

苦读二字,从古至今包含了多少学子尘封寒窗的漫漫年月和一腔饮冰难凉的沸腾热血,十载光阴一闪而逝,又有多少人渡过学海,出人头地。

吴议深知自己并非天才,也无异能,唯一能仰仗的,也只有那份穿越千年仍然跃动不息的信念——

为人医者,一世悬壶。

不求扬名天下,但求无愧于心。

想到这里,他躁动不安的内心稍微宁静了下来,要真的想要脱离医科,李素节当然也不会强求他,大可以辞了官学回袁州城,不必在这个沉闷之处埋头苦读。

既然选择了这条冰封雪掩的道路,就要硬着头皮走下去。

如此想来,心间的阴郁也豁然开朗。

刚想起身,脸上的书便被人摘掉,冬日虚浮的阳光折入眼帘,映出一张忧心忡忡的脸:“吴弟,你要是实在累了,就回去歇着吧,你老这样三更睡五更起,身体会吃不消的。”

吴议调笑道:“纵然不能再取个上等,也不能回家种田啊。”

严铭见他神色如旧,也便放下心来,拿书卷轻轻往他头上一敲,笑道:“谁不知道你如今是张起仁心尖上的头一个学生,只怕年终试一过,他就要把你收了做入室弟子!”

见吴议只是满脸淡定,他又悄悄把人拉到自己跟前,低声问道:“张太医可和你商定好了?这里多得是家里正四品往上数的,连李氏旁支宗亲都有在此的,多得是人在家里装哭卖惨,想去张博士的门下呢!”

见严铭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那双滚圆漆黑的瞳孔活似某种神气十足的猫眼,吴议就忍不住想逗他玩:“不知严兄是否也掉下几颗金豆子?”

严铭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一把揪起他的耳朵尖,气得牙痒痒:“好你个吴议,我好心好意给你提点提点,你就净会编排我!”

吴议赶紧弯腰挣脱开去,玩笑的厮打间,两个人不觉已经滚在了一块,严铭把吴议按在书案边上,装模作样地掐着他的脖子:“给为兄好好道歉!”

吴议心里暗道你这手法也忒不专业,就不掐气管,好歹也摁个颈动脉,就这么两手不松不紧握着,吓唬谁呢!

严铭本来也是跟他玩闹,生怕磕碰了他哪里,手指头还小心翼翼地垫在他脖子底下。

垂眼看去,吴议就乖顺安静地贴在他身体底下,修长洁白的脖颈曲成一个略显脆弱的弧度,少年还未完全显现的喉结随着呼吸隐隐浮动,连带他的心脏好像也猛然颤动了一下。

再往上瞧去,那双一贯明润如珠的眼睛含着三分懒懒的笑意,正颇为玩味地扫视着他的脸。

他哪里知道吴议心里的吐槽,做贼心虚地一撒手,差点没把吴议摔下桌子。

阅读行医在唐朝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