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两人走到了正殿,元珩便不说话了。
只见霍璋正站在正殿门口,一副百无聊赖的模样,听到脚步声,连忙转过身来,见到元珩和玉黎,面上露出些许憨直的笑容,行礼道:“见过皇子妃!”
霍璋长得很俊,因为长期习武而人高马大,非常健壮,只不过样子很耿直,看着有点冒傻气。
玉黎笑道:“霍大哥你比我大四个月,不必拘礼,叫我名字便可。”
霍璋嘿嘿笑着摸了摸头,连忙道:“不敢不敢。”又看了一旁的元珩一眼,有些忌惮地说,“九皇子的意思说,我要是敢对你怎么样,他就打断我的腿……”
想了想又说:“在你们没成亲之前,打死我也想不出来,九皇子会有这样一面,简直就是个护妻的大魔王,皇子妃你不知道,为了防止我们来闹洞房,他可是活生生连赢了我们七个人,气都不喘一口,还有,之前我们听说他要娶你,都想着找个机会看你长得怎么样,他又警告我们,若是谁敢来看你,吓着你了,就下毒折磨谁,真是狠毒啊!”
玉黎哭笑不得,但心中又十分甜蜜,抬头看元珩:“我又不是个泥捏的,你这么紧张做什么?”
元珩抬头望天,但显然没有心虚,因为表情全是得意。
霍璋上下打量了玉黎一下,见他穿着浅黛色的衣衫,清雅俊秀,有些书卷气,但又不文弱,一看便知不是那种只知读书的迂腐公子,整个人就像一棵秀美坚韧的小松树,令人虽觉他雅致,但绝不会认为他柔弱不堪一击,因此眼中不免流露出惊艳之色,说道:“皇子妃你长得比姑娘还好看,之前我没见过你,以为九皇子要娶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就非要跟他争论,劝他好好考虑,结果被他追着打了三条街……”
玉黎笑出声:“你别理他,他这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霍璋愣了愣,像是没料到他会这么说,随即哈哈大笑,指着元珩说:“你看你看,皇子妃说你是狗!”
两人这样胡闹惯了,说这种话,谁也不会往心里去。
元珩心想,皇子妃早就说过我是他的小奶狗了,我才不介意,但是他能说,你就说不得了!因此对着霍璋瞪了瞪丹凤眼,霍璋不依不饶,嘲笑他:
“我是吕洞宾,你是狗,哈哈哈哈!你也有今天……”
元珩气不过,立刻追上去要打他,霍璋一愣,飞快地脚下生风逃走了,正好两人说要切磋,因此追着追着,便比起武来了。
玉黎望着上演全武行的两个,上扬的唇角愈发灿烂了……元珩装温和有礼装得也很累吧,只有在和自己,和这些亲近的人在一起,他才有一丝放松的时候。
虽然有时候像个小孩子,但他却爱极了他这模样。
两人打了一盏茶的时间,胜负便揭晓了……元珩果然又胜了。
霍璋却还是不服输,嚷嚷着过几天再比过。
玉黎听着,心想好在元珩不能说话,要是能说话,定然会非常得意地说:“得了吧,再给你几年你也未必比得过我!”
不过看得出来,元珩和霍璋其实都还挺喜欢这种两人打来打去的戏码的,也许这就是他们“交流感情”的方式吧!
三个人在院子里坐在一道,一边喝茶一边说话,元珩虽不能说话,但他能比划,霍璋与他从小玩到大,能理解他的意思,玉黎与他心有灵犀,往往他的一个眼神玉黎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因此倒也没有交流障碍。
三个人说到梁州饥馑一事,霍璋也略有耳闻,因为他父亲霍臣是御史台的一名官员,正好经手过弹劾折子。
“父亲说,此事兹事体大,陛下定然会非常慎重。”霍璋道,“说不定会派遣哪位重臣或者皇子亲自去赈灾。”
玉黎听着,回忆起前世来……他记得前世这个时候,梁州饥馑,似乎是宁王元瑛被章武帝派去赈灾了?但事实上赈灾非常辛苦,元瑛也是堪堪胜任,回到京都已是五个月之后,他在京都安插的眼线都被静王拔掉了。这件事还是他在萧谨言的书房门口无意间听到萧谨言说的,因为元瑛就是被太子和静王联合排挤出了京都,又用各种事宜将他拖住,等他再回来,京都早已换了形势。
这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参与夺嫡的人,都是灭顶的打击。
他想,前世元瑛替他收了尸,再加上元珩又与他是同气连声的,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坐视不管……若是实在没办法,他和元珩代替元瑛去便是了。
第108章主动请缨
待霍璋走后,元珩和玉黎二人回了内殿,元珩趁着四周无人,问玉黎道:
“方才你听阿璋说父皇可能会派遣重臣或者皇子去的时候我见你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是想到什么了吗?”
玉黎点了点头:“我记得,宁王的舅舅谢寻是户部尚书,若是父皇真的要派重臣去,很有可能就是派遣他去,那么,太子和静王会不会趁机推荐宁王一起去?”
元珩拉着他在罗汉床上坐下,挑了眉道:“你的意思是,他们二人会联合起来让六哥去?但是六哥的办事能力向来出色,若是让他去,也只是给他一个出风头的机会罢了。”
玉黎摇了摇头:“不对,若是此事发生在京都城,自然是个大好的展示才能的机会,但……”
元珩一经他提示,也想到了关窍处,道:“你是说,他被派去梁州城的缘故,所以……”
“正是如此。”玉黎曼声替他分析,“若是宁王他长时间不在京都,京都的事他都无法参与……你知道扶苏的故事吧?正因为他不在始皇身边,所以才给了胡亥可趁之机,否则当皇帝,哪里轮得到胡亥?”
元珩想了想,觉得甚有道理,便道:“六哥若是被排挤出朝廷,时间一长,难免会在朝廷中心难以有立足之地。”
玉黎不知道该如何跟元珩讲自己前世的事,自然也无法说前世元瑛对自己有恩,因此只好道:“你与宁王同气连声,若宁王失势,恐怕咱们也不得保全。所以我想,若是到时候实在是没办法,不如你出头,代替宁王去梁州赈灾,左右父皇会另派大臣跟随,倒也不必担心做不好。而且你也年十六了,若是能立下一二件功德,说不定封王也指日可待。”
他记得,前世的元珩在十九岁那年才封的王,大约是元珩无心于政事,倒也不怎么参加之类的事,没有功劳,也就得等到成年之后才能封王了。
阅读重生之琢玉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