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几乎都是大家最后的跟底了,怎能不让他感动。/p
尤其是张鹤林,潮州有数的大户人家,近日听闻他因为之前爱喝茶,又喜欢奇闻异事,去了城中的一茶楼,屈尊到了茶博士。/p
“只盼训哥儿早上登上皇榜——”张鹤林摇了摇头,双目炯炯有神,沉声道,只是之前那硕大的肚子,似乎小了不少。/p
为何不辜负厚望,王训暂且放弃了抄录工作,一心一意读起书来,而家财所剩无几的张鹤林,却藏了十数本书,令他大为惊讶。/p
“金银易得,学问难求,没了金银,不过是衣食短缺,没了学问,却只成泥腿子——”/p
果然,张鹤林老爷眼光独到,难怪之前生意好:/p
“我家几个,学问不行,近日又想去参军,所以,训哥儿,你一定要考上!”/p
一时间,王训又感觉负担重了。/p
不拘泥于举荐,非娼、优、隶、皂四者之后,皆可去往京城应试,一下就让整个岭南沸腾起来。/p
家家户户,只要是家里有点余钱的,都是想方设法让家中子弟读书,一时间文风大盛,书店的生意供不应求,笔墨纸砚价格开始腾飞了。/p
这场巨大的风潮,又迅速的席卷周边各国,参加他国科举,在此时乃是常事,汲取人才,当事国也是乐意的。/p
道州,与衡州、郴州、永州并称“湘南四州”,不过郴州被南汉乘着楚乱而夺走,道州成为了抵挡南汉的前线。/p
不过多年看来未启战火,道州却作为中转站,商业日趋繁荣起来。/p
这日,南汉商贾的到来,将来年四月举办科举的消息传来,整个道州瞬间沸腾了。/p
五代后期,武平军周行逢虽然自称楚王,但不得承认,科举自然是置办不起来,于是湖南的士子,都往南唐及南汉跑去,参加科举做官。/p
自然,岭南科举,对于道州士子而言,是一场盛世。/p
有胆识的士子,呼朋唤友结伴同行,就为了考取功名。/p
随后,又从道州,传遍了整个武平军。/p
济州岛,渤海人曹衡,正在家读着书,自前些时日举家迁徙到济州岛后,终于是稳定下来,繁华的济州城,令人满意至极,生命安全也得了保障,自然有空闲读书。/p
虽是渤海人,但曹衡早就汉化,还更了汉姓,官话如今也说的甚是妥当。/p
“文宣王之语,果真是至理名言!”叹了口气,他越发的喜欢这种舒适的生活了。/p
“兄长,兄长——”耳旁传来从弟的声音。/p
“所为何事?”曹衡淡淡地说道。/p
“汉国颁布圣旨,明年四月再次举办科举——”/p
啪——/p
曹衡手中的书突然落地,他脸上涨红,颤抖地说道:/p
“光耀门楣,就是来年——”/p
阅读大唐再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