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运之议_我成了仁宗之子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运之议(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官家目的从来不单纯,所谓的漕运改革,所谓的抛去负担,这绝不是官家唯一的目的……”

吕嘉问多年了,依然还停留在辅助王安石处理三司使的角色上。

不过,这样的说辞相当于没说,谁都知道官家的目的不简单。

“吉甫如何看?”

王安石很郑重的向吕惠卿征询。

说起来,之所以官家有了改革漕运的提法,还是因为王安石把漕运的内幕挑明了。

王安石很有必要去了解官家的意图。

“阁老,官家的目的是多赢。朝廷甩掉了漕运衙门这个包袱,商贾可以经营航运,地方州府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参与到漕运利益中来……”

吕惠卿不得不往外吐点,多少的说,都得说点。

“吉甫,官家不担心朝廷失去对运河航运的控制?”

这是王安石想不明白的。尽管官家提到了每年扑卖一次,可王安石不觉得每年扑卖就能改变经营方。

这不是三俩钱的事,漕运衙门有多大资产,那怕是分割出卖,有能力拿到这些资产的,也不会太多。

一旦朝廷失去航运的控制权,对国朝而言,是不亚于整个河北道大旱的灾难。

“阁老,运河航运是分割出卖,并且是按州府界限分割,也就是说,漕运衙门的资产也会分割。这就有了参与者众的基础。”

“其次,朝廷扑卖只有一年,每年的停运期,航运就又重新回归朝廷,有足够的时间让朝廷组织扑卖或者再次恢复漕运衙门……”

吕惠卿挺累的,他能看明白官家的些许意图,可不敢说呀!

毕竟他执掌市易寺,就是朝廷负责许可和审批的衙门,又如何不清楚官家的目的?

吕惠卿心里考虑的是:自己能不能主导航道所有权!

可现在王阁老问了,他只能这样强拉硬扯了。说的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一年…~一年的时间倒也不存在多大的隐患,就是国朝常平仓的存粮,也足可以弥补漕运一年的运量了……”

王安石是一个纯粹的官员,是一个真正忧国忧民的官员。虽然也对易货之道有见解,可还是想不到朝廷许可和审批的层面。

王安石和吕惠卿的交流,算是有一定深度了。

整个汴梁,讨论的大多数,基本都是考虑如何能在漕运改革的饕餮盛宴中分一杯羹。

就是赵曦一直倚重的老六家,也同样都在商议是不是掺和漕运事务。

不过,他们都有一个遵旨:看宫内赵琴如何做。

这也是因为消息没有传开,仅仅是在内阁一级讨论。

至于设置在汴梁的那些漕运衙门,则仍然一无所知。

aonclick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onclick/divid

阅读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