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以前见过。”我忍不住开口,“不过估计时间过去太久了,你们不认识我了。”
李沛然努力去想,表情有些困惑。
“她来买过卤煮。”沈竟嘴角带着笑,淡淡道,“当年录制《路过人间》,那个高中小女孩。”
他只比我大四岁,就在这里叫小女孩,不过他的人生成长轨迹确实比我们丰富的多,过于早熟,接触社会。还好有然哥在他身旁,他不孤独。
“啊,是你。”李沛然想起来了,“长大了,进来这一行了。”
“梦想照进现实。”我自己说出来这句话的时候有些感慨,“李老师,那我们现在重新开始吧。”
“ok。”李沛然点点头。
家里有狗狗在叫,沈竟站起来跟李沛然说:“然哥,我先去遛狗了。”
“去吧。”李沛然道。
“终于养狗了?”我有点兴奋,“可以说一下什么品种吗?”
“是一只柯基,刚抱回来没多久。”李沛然道,“非常聪明,就是有些时候有点淘气。”
“活泼一点好,我记得您以前说过想养一只猫和一只狗。”我问,“有猫了吗?”
“有了,两只加菲猫,一黑一白,都是弟弟,不过现在叫公公可能更合适。”李沛然说着自己笑起来,“白色的很温柔,黑色的就超凶。”
“几岁了?”
“一岁多,不过都挺大只的。”李沛然指了指沙发不远处角落里的猫窝,两只猫现在都不在里面,应该是在屋子里撒野了。
猫狗双全,男朋友有钱漂亮又聪明,自己聪明漂亮又能干,神仙眷侣不过如此。
“我们都知道《朝闻道》里主角是物理学家,这样的主人公演绎起来会有难度吗?对你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其实我真的很想直接问,这个角色有没有跟沈竟请教过,但显然不能这么问。而是要给被采访的人发挥的空间。
“他们对于问题的狂热的追求,十几年如一日的研究,他们的理性和感性,以及一些习惯,这些都需要从细节的地方观察和总结。”李沛然道,“尤其是饰演这种可以说是人类当中最聪明的人,压力很大。”
“因为我来之前看了一下这篇小说,很短。高等宇宙生命来到地球,给人类提供一个获得终极答案的可能性,代价是在得到答案之后做一个永远保密的人:最能保密的人是私人。地球科学家排队以求朝闻道,哪怕‘夕死’就在眼前。”我照着简介念了一下,后期到时候加字幕方便观众看。
“这种故事听起来不好改编,科幻小说改编的难度很大吧?”
“对,需要在科学性和娱乐性中间做平衡。不过相比于高逻辑思辨的科幻点子,我觉得《朝闻道》还好,在试听语言上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编剧老师也非常棒,一个是找相关学科方面的科学家取材,整理逻辑链,对许多地方都用心的描摹。另一个就是,其实《朝闻道》说的是一种追求,这是人类普遍感情的体现,科学家有自己的追求,大众也会有自己的追求,这点上人类的感情是共通的。所以既做到了科学严谨,又做到了理性浪漫,达到了一个平衡。”李沛然的采访滴水不漏,“剧情非常精彩,节奏也很快,绝对不会让你感到困,请多多支持。”李沛然还趁机做了广告。
我赶紧接了一句:“那么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李沛然老师的新作,我相信李老师的眼光绝对不会差!”这是我敢拍着胸脯做出的保证。李老师拍的片子可能票房不高,但选剧本的眼光绝对是一等一的。这些年他已经和受众达成了一种信任:凡是他参与的片子,质量都不差,大家看到他的名字也会进电影院去看看。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李老师已经是质量的保证了,再加上有《无限循环》《名利场》《与神对话》等参演电影票房的证明,有投资电影《你今天真好看》《好好吃饭》等票房投资性价比,业内对他的眼光也是非常认可的,因为李沛然老师是演员+编导为一体的,我相信如果有一天他感兴趣,他可能会扛起导演这一职责,但目前来看,他对导演的职位不感兴趣,更多的是以投资和提携后辈的方式出现的。
粉上这样一个人,内心会升腾起无比的自豪感,但李沛然老师也不会给粉丝膨胀的空间,因为他在这些事件里不断的精进自我,不论是镜头前的语言,剧本,还是自己投资的技术方向,亦或者背后对一些电影的投资、指导,都活跃着他的影子,甚至慈善,他从来没消失。
神通广大的粉丝群体总有能力扒出来他在各地修建的路、桥,资助的贫困学生、残疾人群,但这些他都不宣扬,都在默默的做。粉随蒸煮,偶像的榜样是无穷的。更何况我们的偶像太好学了,我们光是追上他学习的步伐都不容易。
要是早年上学能有追星这劲头,可能清华北大都随便选了。
开玩笑,不必当真。努力的人那么多,成功的就几个。
但除了努力,似乎没有什么其他方式具有确定性了。
现在他拍片子的步骤已经放缓了一些,很多戏的编剧已经开始逐渐有他的影子,百亿先生的称号不是随便得来的。然哥敬业的称号在业内也是传出名号的,他自己会参与到专业方向上的制作,但绝不是瞎指挥,因为和他合作过的人都说过,他有着极其恐怖的学习能力,肢体上略逊于大脑语言,擅长编剧,演戏,各学科的学习上,总能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然后提出解决方案思路让下面的人去做。
和他合作过的人都说,与他共事能得到恐怖的成长。因为连他自己都在一丝不苟的进步,李沛然营业时候的敬业是出了名的,可是出了镜头,你几乎找不到他的存在。
现在,我从几个架子的乐高、拼图、木制品、图书上找到了答案。
像这样根本不会在外界浪费时间的人,他怎么可能分给你眼神,开什么玩笑?
就连当年先作为粉丝、后躺平变成cp粉的人都忍不住说:你知道当年然哥对粉丝说的话是什么吗?不要在意那些暂时的数据,要努力成长。甚至为我们规划了每周一本书这种恐怖的事情,试问哪个偶像这个搞?我们这是追星还是给自己搞了个教导主任?
追星不就是为了快乐吗?要是搞那么困难为什么还要追星呢?
不过我们这群粉丝大概是奇葩,我们坚持下来,并且一路认真的向前。
当时一起追星的几个小姐妹中,最厉害的一个去了北大,后边的华东政法啊,川大啊,北京的一些普一本,上海的复旦之类的学校都有去,那个三十五人群的追星群,最后成了相互加油鼓励的群,一路衍生到今天我们都已经距离成年七岁,成为二十五岁的菜帮子,挺过一次又一次艰难的岁月,也是很不容易的。
阅读竟然是真的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