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将秦汉前后认为是古早时期,隋唐前后认为是中古时期,明清前后认为是近古时期,就会知道笼统概念中的‘古代’其实差别很大。都说古人保守,作风谨慎,其实那是近古时期的事情了。秦汉古早时期承先民开放风气,很多事情上大胆地让现代人咋舌。
比如男女关系上,从一而终这种事大家听都没有听过。
特别是像豆儿这种又是奴婢又是寡妇的,因为有奴婢这一层关系,就更是荤素不忌了——如果是一般女子,这种事情还得注意一下社会影响。可是奴婢么,真的有什么也不会有道学家出来说,毕竟认知里这等贱流怎么样也不奇怪。
典型的‘贵圈真乱’了。
豆儿原来是馆陶公主府的厨娘,原是因为陈嫣要来不夜县居住,馆陶公主做母亲的自然得早早安排好生活。生长在长安的大汉长公主自然而然地将不夜县看成是穷乡僻壤,为了不让自己女儿受委屈,厨娘等各种具有专业技能的奴婢都是成套打包来的。
只不过陈嫣来不夜县又不是不回去了,只是在不夜县度夏而已,等到夏天过去,她还是要回长安的。按照豆儿所想,到时候他们也该一起回去才是。
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只因陈嫣来不夜县居住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安排的。今后每一年都要来此度夏,既然是如此有些人也就没有必要跟着回去,在专门兴建的庄园居住下来也是为了维持这边的运转。
陈嫣从小有不足之症,‘以医见’的郎中令周仁虽然不是太医,但却是受皇帝陛下信任的‘神医’,断定她的身体度夏最难,冬日反而无事。
每到夏日既要惠风和畅,又要气候湿润,拉拉杂杂一大堆的要求。听着有点像后世对江南的形容,只不过此时江南还没有开发出来,到处都是瘴气猛兽野人,不是好住人的地方。
这‘神医’还真有几分真本事,之前调养陈嫣的身体也很见效。他都这样说了,老刘家老陈家还有什么不信的呢,立刻开始在大汉版图上扒拉合适的地方,最终选来选去选中了‘不夜县’。
陈嫣觉得要是自己的地理没问题,这里应该就是后世威海卫一代——山东的最东边嘛。
气候舒适倒不是吹的。
仔细想想,近代西方也曾经流行过疗养院,疗养院大多建在阳光充足气候舒适的海边。在不夜县度夏对不对症陈嫣不知道,但总归是有利于调养身体的。
不夜县在大汉最东边,除此之外倒没有什么别的有名的地方。陈嫣她大舅刘启都是做皇帝的人了,怎么可能小家子气,选定了这里之后大笔一挥,于是不夜县就成了陈嫣的封地。当然了,陈嫣不能插手这里的政务,只是拿个税赋收入而已,所以又叫做汤沐邑。
汉代的公主位比王侯,生的女儿和诸侯王的女儿一样也会被尊称为‘翁主’。只不过翁主不同于公主,大都是没有封地的除非出现特例。比如说去年去世的舅舅梁王,他的女儿们作为翁主也分到了汤沐邑,那多多少少有些补偿的意思。
所以陈嫣获得一块封地也就不算什么了,没有人觉得奇怪——以‘嫣翁主’,不,应该改称‘不夜翁主’,以其得宠的势头来看这根本不奇怪啊!
甚至于这边的翁主府庄园也是皇帝陛下从自己的私库拨款,责令少府大匠亲自安排建成——少府主管皇室各种大小事务,本身就是一个小朝廷,而少府大匠是两千石的官员,负责修建皇家陵墓宫室之类。
建个庄园什么的,大概这位少府大匠会颇觉受辱吧。
所以这座庄园才会如此的富丽堂皇!事实上,幸亏这个时代在建筑上还没有太多‘僭越’的规矩,大部分皇家能用的东西,普通人也能用,不然的话陈嫣这座翁主府很大可能是违制的。
见厨娘豆儿不再说话,婢女清这才出了一口气,转头用最不可挑剔的礼仪姿态离开。
豆儿狠狠出了一口气,嘟囔道:“还得意起来了!不过是一般奴婢罢了!”
养室里专做点心的厨娘瓦儿笑着道:“清貌美伶俐,又随翁主见到许多贵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不再是奴婢,也成了贵人呢!”
豆儿听到这个却没有失落,撇嘴道:“不过是侥幸享用富贵而已,真当自己能飞上枝头变凤凰?就算是有贵人看中,也不过是御婢之流,难不成贵人还会拿婢妾做夫人?”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两人没有说的是,哪怕是后世‘通房丫头’一样的御婢也不太可能。这是‘不夜翁主’身边的婢女,谁能讨要?陈嫣又不是男子,男子之间才有互赠婢妾的‘美事’呢!
豆儿和瓦儿还在说,只不过说的逐渐低俗起来,无外乎谁又与外院的匠人马夫,甚至是翁主府的长史小吏私通,谁家的细君不饶人,打上门去了。这样的话当然不能让贵人听到,但仆佣们私下说起来是很常见的。
八卦果然有疗伤的作用,豆儿本来还可惜再也见不到旧情人了,如今看起来却气色红润精力充沛,一点也看不出受过‘情伤’的样子。
“所以说,别看那女郎——”瓦儿正绘声绘色地说着一场‘捉奸大戏’,忽然像是被掐住脖子了一样,发不出一点声音。
豆儿还觉得奇怪呢,正要发问,这才发现养室外来了人。大约有四五人,打头的是一位穿褐色菱纹罗绕襟深衣的妇人,这妇人看着清秀柔弱,脸色却是沉着的,看到哪里就噤声到哪里。
压住喉咙口的惊叫,豆儿也没了声音,迅速低下头来。
来的这位不是别人,正是翁主身边的傅母益!傅母自古有之,大多是跟在女公子身边的年老女子,负责教养女公子一些妇人之义。虽然同样是奴婢,却因为教养之责往往高出其余奴婢!
傅母益看上去瘦弱清秀,是个软弱可欺的妇人,实际上却最严厉!之所以会被安排一起来不夜县,为的就是她的这份谨慎严厉,还有就是她的忠心。
这个忠心指的是对陈嫣,事实上她的谨慎严厉也来自她的忠心——这些仆佣如果太过放肆,最终苦恼的还是陈嫣,所以她的所作所为从来都是替陈嫣考虑。
这样陈嫣是省心不少,馆陶公主也放心陈嫣离开长安,但对于其他仆佣就难受了。大家都知道不夜翁主待人宽宥,轻易不会罚人,可要是不慎被傅母益抓住了错处,那就呜呼哀哉了!
傅母益鹰一样锐利的眼睛扫了一圈,淡淡吩咐:“录,养室众人革去本月‘补贴’。”
养室众人再懊悔也不敢求情说话。
旁边一个跟着傅母益的小婢点点头,算是记下了,回头就会录在竹简上。
傅母益这才吩咐养室开始准备‘飨食’——这本是小事,用不着她出面。只不过她向来严厉,常常‘抽查’下面的工作,今天也是厨房倒霉,正好撞上了。
交待完这些,傅母益带着一起的小婢转往主院。直到内室之外才停下,门口守着的女婢想要说什么,却被她挥手阻止了。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原来内室正传来翁主的朗朗读书声。
公元前的大汉朝,全民热爱香料,特别是有条件的贵族更是极为追捧。毕竟这时的民众才刚刚度过蒙昧期,大多数事情都能够和神秘学联系起来,香气这种让人愉悦的气味就更不乏联想了。
香料在这个时代是调味品,是化妆品,还和医药神鬼有关。
但问题是,这个时间节点,公元前143年,汉景帝年间,张骞还未出使西域,也就是说丝绸之路并没有开通!后世调香更加常见的香料,此时都还未成为贵族的追求。这个时代帝国更加常见的香料是:花椒姜佩兰桂辛夷杜衡等等。
其他的先不说,花椒姜桂(这可不是桂花,而是桂皮),emmm
相当微妙呢。
陈嫣翻动长案上沉重的竹简,这上面的内容和《诗经》有关——这种内容的书籍在两千年后会是最便宜的那种,相比起那些花里胡哨的时新,简直是收废纸的价格,赶上摆地摊出货可以论斤两称回家。
但在这个时代,知识的可贵简直不敢想象!这样一册竹简拿出去有人愿意用黄金来换。经过焚书坑儒,又经过秦末战争,大量的百家书籍都已经散失了,书籍与知识掌握在极少数幸运又努力的人手里。
《诗经》这一历史上存在感强大的经书此时虽没有‘断绝’的迹象,但散失的情况确实很严重。要看到曾经孔圣人编订的‘诗三百’,也就是后世最熟悉的那个版本,得等到数年之后,陈嫣那位喜爱儒学的表兄主导整理和收集工作。
婢女利拉开帷幕,笑着道:“翁主可是吓着那荣氏妇了!”
陈嫣有些心不在焉,旁人也不奇怪——那位荣氏妇的小心思许多婢女都看出来了,这些婢女一部分是未央宫宫人,一部分来自馆陶公主府,都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揣测人心察言观色只不过是最基本的素质。
荣氏妇想要举荐女儿给陈嫣做女伴,以此幸进,沾得好处,这在这些婢女看来简直可笑!
封建时代的一个特征,除非是到了礼崩乐坏的时代,不然贵贱之间有如天堑!
他们服侍的主人乃是汉文帝外孙,汉景帝外甥,大汉长公主的幼女,当今天子亲封的‘不夜翁主’整个长安都知道,不是公主,却拥有超出公主的尊荣,是既有身份,又有宠爱的贵女。
这样的贵女玩伴当然只能是她的亲姐妹们(包括表姐妹),也就是大汉的公主翁主们。
事实上,如果不是情况特殊,这样的贵女或许一辈子都不会来到这个帝国最东边的海边小县。或许作为齐鲁之地,又是临海的县城并不闭塞穷困,但在这些宫廷里见惯了繁华与富贵的婢女来看,简直没法儿看!
这种地位差距甚至比后世平民子女与总统子女更大,毕竟后世是一个平等社会,而这个时代是一个完全地阶级社会。阶级的鸿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每个人心中都根深蒂固。
所以荣氏妇说了那么多,陈嫣一句轻轻的‘否’,对方就无话可说了,只能接受——在这个时候荣氏妇才真正感受到权力带来的差异。
一册竹简的内容并不多,陈嫣看过之后放到一边。又有一个系着浅黄色裙子的女婢奉着托盘过来:“翁主,是杏酪粥。”
托盘上放着一只精美的耳杯一只漆勺。
耳杯虽然称作杯,实际上更接近碗,小一点儿的可以喝酒,大一些的可以喝汤喝粥——如果这只耳杯可以留到后世,一定是精品中的精品。器外黑漆红纹,内壁朱红色漆料涂染,纹样是蔓草和祥云,典型的汉代漆器,精美大气,又有一些神秘。
陈嫣身体先天不足,在饮食上格外注意,按照医嘱一直都是少食多餐的,所以才会在这个并非用餐的时间用上这个时代的‘主食’。
“喏你们下去吧。”陈嫣拿起漆勺,停顿了一下。
其他人见怪不怪,自家这位翁主虽然得宠,但却是一个非常和善的人,绝没有宫中贵人的难伺候。但就是有时候有些怪癖好,譬如说总是爱一人独处。
不过所谓的独处也只不过是众人退到帷幕之外而已,真的让年纪尚幼的翁主一个人呆着,出了什么事谁能担待!?
陈嫣也不在
阅读汉贵女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