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上,每个选手和评委之间肯定是要有一点交流的。/p
也可以叫互动环节,通过问答来让观众对选手加深一些了解,也是吸引观众的一种常见模式。/p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国内一搞这种环节,不知不觉的就走上了卖惨的道路一去不回头。这也是个挺让人纳闷的事情。/p
什么全身粉尘性骨折仍然坚持梦想,吃不饱穿不暖家里人全都反对仍然坚持一二十六个时的苦练。有些出来的根本都不是人话了。/p
其实很多这种情况都是剧组策划搞出来的,帮选手编一段不凡的惨痛经历。/p
什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遗志,什么从就有一个梦想。时候一个玻璃球就能玩忘了北,梦想个屁呀?/p
怎么一上台全都是坚强倔强家世离奇悲惨莫名的励志型人才了呢?你就巧不巧。/p
被癌症的父母一年一批,简直是人间惨剧。/p
个个都是面带凄色泪目盈盈,好像全世界的艰难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了一样。/p
成年饶世界谁容易?你都这个份上了怎么不去工作呢?回农村种点地把肚子吃饱不好吗?/p
搞艺术的有几个困苦人家?都困苦了有那份精力和闲钱来搞这个?/p
扯蛋。/p
张彦明看着手里的策划就牙疼,自己家这个策划也是这个路子。/p
难道全国的策划不分年纪不分年代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怎么就这么统一呢?/p
好像国人向来喜欢看惨卖惨。电视剧,一惨就火,越惨越火。电影,节目,好好个访谈都得催人尿下才罢休。这到底是为什么?/p
张彦明感觉,大体上,是因为老百姓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太多愁闷苦恼,于是就共鸣了,或者是看到别人更惨然后就开心?也有可能。/p
拿起电话给张永光那边打过去。/p
工作室搬走以后,好像有点不太方便了。/p
“选手培训怎么样了?”/p
“应该可以了,都有进步,有几个进步相当快。明您要过来吧?”明开录第一期。/p
“要来,我和张导一起过来。你那个,这个策划从哪找的?多大年纪?”/p
“怎么了?二十来岁,毕业生。去年就招进来了。您应该见过吧?”/p
“没印像。你给他们一声,互动环节不行,重新设计,这弄的什么玩艺儿啊?你看了没有?”/p
“看了。我感觉还行啊,能打动饶。”/p
“有病。互动可以做自我介绍,可以谈一点经历和学习过程,也可以个饶努力,但是不需要卖惨,家庭背景这些一律不要提。”/p
“为什么不能提呀?那,那还有什么好的?”/p
“真实,明白吗?我们不需要卖惨编造来吸引眼球,你不感觉那是对自己的侮辱吗?做一款节目得靠那个?真是搞不懂你们。/p
就正经做节目,把节目做好,把歌唱好,其他的都放下。个人这块,经历可以,努力也可以,家庭背景什么的那些全不要。就这样。”/p
放下电话,张彦明又看了看手上的策划,摇了摇头丢到一边。这都是什么玩艺儿啊。/p
阅读真的不是重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