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绉将安平从马上扶下来,冲老妪拱手微躬:“老人家,晚生有礼了,我夫妇二人访亲路上不幸与家人失散,迷路到此,恳请老人家容二人我借宿一宿,晚生感激不尽。”
老妪背着灯光,看不清面容,只听对沈绉道:“进来吧。”引着二人往亮着灯光的三间草屋走去。
沈绉扶着安平进屋,道:“多谢老人家。晚生有些口渴,向您讨口水喝可使得?”
老妪道:“使得。”到院子里舀了一瓢水进屋,递给沈绉。
沈绉见桌上有粗瓷碗,拿起一个,倒了大半碗水,递给安平:“请。”
安平见碗粗糙不正,看起来像是没洗干净似的,面露难色,在沈绉的反复示意下才迟疑地接过碗啜饮起来。
沈绉等安平喝完,问其还喝不喝,安平摇头,沈绉这才就瓢狂饮起来。一瓢水喝完,用手背抹了下嘴,将水瓢递给老妪,满足道:“这水真好喝,人家说‘心善水甜’,果然不假,我们终于遇到好人家了。”
老妪满脸皱纹,眯着眼角的笑纹道:“你这后生净说讨人喜欢的话,听口音不是本地的,哪里人氏?”
沈绉回道:“晚生姓沈,是江南人氏,家妻是京城的,原打算到东都给舅舅祝寿,不料路上遇到贼匪,与兄弟家人失散流落至此,幸得老人家容留。不知老人家如何称呼,此处又是什么地方?”
老妪点点头,道:“这里是小石庄,村里都姓石,老太婆夫家也姓石。那里屋住的是我儿子,腿脚不好,三十多岁了还没讨上媳妇,不说也罢。”
沈绉闻言解下腰带,递给老妪:“原来是石婆婆,可惜晚生身无分文,这条腰带上的玉环、玉扣还值几个钱,请您老人家拿去换些钱。”
石婆婆急忙推辞:“使不得,使不得。后生,老太婆让你在这儿借宿,可不是图你东西的。”
沈绉诚恳道:“老人家不要推辞,晚生是有事相求。实不相瞒,晚生身上有伤,求您换钱后给请个大夫瞧瞧,晚生是在求您救命,快收下吧。”说完转身让石婆婆看了看后背。
石婆婆端起油灯凑到沈绉背后一看,只见沈绉右后背被斜砍了一刀,皮肉翻卷,伤口周围的衣料已被鲜血浸透,雪白的袍衫后襟上满是斑斑血渍。
安平当即哭了起来:“为何不早说?我以为你好好的,你受伤为什么不跟我说?”
沈绉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还不是怕吓到你。好了,不要哭了,大半夜啼哭不吉利的。”
石婆婆啧啧道:“都伤成这样了还能笑得出来,你这后生倒能忍。快把血衣脱下来,要是知道你有伤,刚刚说什么也会让你喝那一大瓢水。”
沈绉奇道:“为什么?”
石婆婆叹了口气,却没有说话。
到了后半夜,沈绉发起高烧,安平手足无措,石婆婆教她用湿手巾冷敷,因沈绉是趴着的,手巾只能靠手扶着才不会掉下来,安平就这么扶了一夜。
第二天清早,老妪外出请大夫。安平又困又饿,刚趴在破旧的饭桌上打会儿盹,就被敲地声惊醒。抬头一看,一个满脸胡须,眼神阴鸷的汉子正站在面前打量她,腋下拄着一支拐。
安平吓了一跳,随即皱眉,从没有人敢这么放肆地看她,心中不快,刚要发作,忽然想起自己是在逃命,躲在人家家里,还指望人家的娘请大夫来给沈绉瞧伤,瞥了眼趴在地上草席上的沈绉,硬生生地忍住了。
眼前的瘸腿汉子正是石婆婆的残疾儿子,村里人都叫他“石瘸子”。石瘸子看了安平一会儿,一拐一拐地走出屋去,好半天才回来,手中端着一碗黄黄稀稀的糊糊。
石瘸子把碗端到安平跟前,眼神柔和了很多,带着讨好的口气道:“给你吃。”
安平饿得发慌,可一看见那碗糊糊的卖相,还是蹙眉道:“这是什么?能吃么?”
石瘸子解释道:“糜子粥。”
安平摇摇头:“我不吃这个。”
石瘸子劝道:“很香的。”
安平闻不到米饭的香味,坚持道:“我不吃。”
石瘸子脸抽了抽,端过碗呼噜呼噜地喝了起来,边喝边咂嘴。
安平听到石瘸子喝粥发出的呼噜声,不由皱眉,怎么还有人吃饭会发出声音呢?忍不住看了眼趴在地上的沈绉,宫中人曾说他是最有风度的驸马,她还借此嘲笑过他女气,可对比石瘸子的吃相,她更愿意沈绉吃相女气一点。
石婆婆终于把大夫请回来,看诊、开方、抓药、熬药、喂药,安平帮不上一点儿忙,只能袖手旁观。
石婆婆买回来几升白米白面,煮了些粥,安平的肚子才算填进了一点东西。
石婆婆将沈绉的衣衫洗好,坐在屋中缝补起来。安平拔下钗簪给石婆婆,请其替她和沈绉置办些衣物,再请个丫鬟回来照顾沈绉。
石婆婆看着穿了粗布衣服的安平,问:“老太婆的粗布衣裳,沈娘子穿不习惯吧?”
安平点点头。
石婆婆又道:“好姑娘,跟婆婆说实话,你们不是真正的夫妻吧?”
安平瞪大眼睛:“我们是真正的夫妻,老婆婆为何这么问?”
石婆婆摇头,撇嘴道:“不像,不像。家事一应不会,也不会服侍人,哪里像成过亲的女子,倒像未经事的富家小姐。”
安平赧然,她确实什么都不会,除了发脾气,却还是认真地向石婆婆解释:“我们确实是夫妻,他也确实是我夫君,我们成亲有一年多了。我不会服侍人,是因为府里有使唤的丫鬟。”
石婆婆还是不相信:“女子嫁人后,凡事皆以丈夫为先。你们正好相反,沈后生都渴成那样了,还是等你喝完了才喝,这可不像夫妻。”
安平好奇地问:“不像夫妻像什么?”
石婆婆低头缝补:“像主仆。”
主仆?安平一愣,君臣可不同于主仆。
石婆婆见安平不说话,以为自己猜对了,继续道:“你们俩是私奔才跑到这里的吧?放心,老太婆嘴紧,不会说出去的,更不会向官府告发。”
安平抚额:“不是私奔,是明媒正娶。只是他的家世没有我的好,我们成亲后又一直住在京城……反正不是老婆婆你想的那样。”
阅读玉麒麟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