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三人上前来,是淮南王的丈人和大舅子、小舅子。
沈绉惋惜地对这三位没眼力的□□摇摇头:“很遗憾,除了三位,无人支持淮南王,看来淮南果然不得人心,只能淘汰,请三位大人回到班位罢。”
等淮南王的丈人和舅子们下去,沈绉又如法炮制:“请支持选立小河间王的大人站到这边来。”
这次连一个大臣都没有,众臣突然明白,即使真的支持小河间王,但若人数很少的话,还是要被淘汰,就会像淮南王岳父家的三人一样,被请下去,白白得罪汝南王和越王,于是都不上前。
沈绉看着□□,微不可察地点头:“看来小河间王太过年幼,得长大了才能得到认可,暂时先候补吧。”
沈绉顿了顿,忽然提高声音道:“太子后嗣中的三王,已经淘汰了两个,只剩下汝南王,然汝南王也有争议,有人支持,也有人不支持。刚刚下官提名汝南王时,就有不少大人反对,那么现在有请反对的人站到左边来,说说反对的理由。”
很快有齐越党人站到沈绉左侧,见有人带头,众臣纷纷跟着走了上去,有些非齐越派的大臣犹豫了一下,也跟了上去。
太子和汝南王见大部分朝臣都涌向沈绉的左侧,暗暗心惊,赵攸没死时,形势原本一片大好的,怎么突然间就变成了这样?赵攸是长子,除了身份占优,其他方面都不如赵敞,怎么死后影响这么大?还是大家原本就倾向于齐王、越王父子,只是碍于祖宗的宗法制度才选择了他们父子?现在见皇帝允许自由选择,就纷纷倒戈,显露真心了。人心这个东西,果然难测。
永寿帝放下撑着额头的手,从斜倚的姿势中端坐起来,面容严肃。
齐王、越王父子露出了志在必得的神情。
沈绉看着拥挤的人群,及齐王、越王父子的笑容,一颗心慢慢沉了下去,刚刚他还将群臣置于股掌之中揉搓,眨眼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个狐假虎威的小丑,没了永寿帝的威势,根本蹦跶不起来,更别说是去鼓动别人了。
不过目前的情况还不算太坏。虽然支持越王的多过汝南王,但其中有不少是摇摆不定的投机派,只是见反对汝南王的人越来越多,才跟过去的,他们犹豫不决的表情沈绉可都看得很清楚。
人是一种群向性动物,看别人做什么就会跟着学什么,生怕自己跟人家不一样。沈绉深谙此理,并欲凭此扭转乾坤!
沈绉定了定神,努力朝太子父子投去一个安心的微笑,然后转向反对者:“让下官替各位归纳一下反对汝南王的原因:没有子嗣、行为放荡,不符祖制就算了,因为刚刚是大家一致违背祖制的,谁也没资格说。现在请众位大人原地分成两组,一组是没有子嗣的,一组是行为放荡的。哦抱歉,口误,我说的是嫌汝南王没有子嗣和行为放荡的,请诸位尽快站好。”
众人心有不满,但还是依言站好,只是有些惴惴不安,因为人群被分成两堆,看起来变小了。
沈绉行到一组人群,挨个儿问道:“某大人,你反对汝南王是因其没有子嗣,如果汝南王解决了子嗣问题,你还会反对吗?某某大人,你呢?”将回答继续反对的人请了出来,另外排到右边。
接着又问另一组:“某大人,你反对汝南王是因其行为放荡,如果汝南王改过自新,你还会反对吗?某某大人,你呢?”将回答继续反对的人请了出来,归入右边新分出来的人群。
看着反对汝南王的朝臣被分作三组,众人不明所以,纷纷看向沈绉,沈绉不慌不忙地走到最先对话的那组:“汝南王已经过继了小河间王的二弟作继子,且听闻汝南王妃似乎有妊娠迹象,所以大人们完全不用担心汝南王没有后嗣。当然了,汝南王向来大度,相信也会体谅诸位大人为社稷的忧劳之心,而不会跟诸位计较,请诸位回班吧。”
众人立刻明白,沈绉此举是先分化反对者,再将其各个击破,而他最先出手的就是那些摇摆不定者,将其分出后各种哄劝利诱,手段相当高明。
果然,劝走一组反对者,沈绉又走到另一组:“诸位说汝南王行为放荡,但他已改过自新了,请给他一个自新的机会吧。”说完对赵敞使了使眼色。
赵敞会意,上前诚恳道:“过去小王确实非常荒唐,然王兄病后,小王意识到了自己对社稷的责任,开始修身养性、痛改前非,没再出去厮混过,且一直协助王兄处理事务。这一点朝野有目共睹,恳请诸位大人不要再以旧日眼光看待小王。”
沈绉趁机道:“真名士自风流,谁没年少轻狂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说来章台至今还留有大人们少时的诗作呢,引得一干少年慕名追效。大人们还是先回班吧。”
又下去了一部分,剩下的终于不足总人数的一半了,但还是非常多,多数是支持齐王、越王的大臣。
沈绉对着剩下的众臣,皮笑肉不笑道:“汝南王已有子嗣,且改过自新,诸位大人还不肯松口,看来注定是跟汝南王没有缘分了,但不知你们效忠的是哪位主子,还清告知,下官也好告知陛下。”
在场的都是永寿帝的臣子,沈绉却问他们效忠哪位主子,明显是讽刺他们拿着永寿帝的俸禄,却对别人献忠心。
人群无人接腔。
沈绉嘴角一撇:“既然站到台面上来了,就不要怕丑。即使刚刚已经商定了不得将违背祖制的情形扩大化,但如果你们确有异见,不让你们说出来也不妥,毕竟你们人数不少,乱起来也很可怕。”
沈绉话中夹枪带棒,终于有人忍不住跳出来:“不错,本院确实欣赏越王阁下,越王聪慧贤明、谦逊多才、又识人善用,有经国之能,堪称国之大贤。”
说话的是左都御史陈敏,接着上前跪倒,向永寿帝奏道:“陛下,越王声誉卓著,朝野归心,臣以为堪当大任。”
陈敏一跪,留在场上不肯归班的众臣全都跪下,高呼道:“越王声誉卓著,朝野归心,堪当大任。”
之前被沈绉哄下去的大臣,见状也跪了下来。朝堂上黑压压的跪了一大片,支持越王的又占了多数,形势瞬间逆转。
阅读玉麒麟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