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灵感大王,这八百里通天河又重新回到了老白鼋手里,河里的小妖都听他的话,正在任劳任怨地搬了水里的石头垒码头,听到吴箜说想吃鱼虾了,老白鼋明显松了一口气,立刻让人准备去了。
“大圣且先回去歇着,回头我命小的们将这鱼虾送到村子里去。”老白鼋讨好地看着吴箜。这位可是连王母娘娘的蟠桃宴都能掀翻的主儿,可以说是他们妖族的荣光了。
“无妨,我来这里也是想跟你说一声,其实你们水族若是真想早日修成人形,除了行善积德之外,平日里无事也要多与凡人结交一番,别光顾着埋头苦修,趁着我们在此处,正好与你和那陈家庄的庄主牵个线,今后你们可以将捕获的鱼虾拿去给村民,换取食物或者衣物之类的。”
“那……此处村民不多,也吃不了这么多鱼虾啊。”
“这个你无需担心,捕了多少都送来给老庄主,我会教他们腌制鱼虾、晒鱼干虾干,这些我自有用处,你放心好了,只管照着做,今后若是有哪个不长眼的妖怪胆敢来这通天河捣鬼,你只管握着我这毫毛,大声疾呼我的名号,我倒要看看,哪个不长眼的敢来欺负我的人。”
只要不是和佛道两大势力对上,其他妖魔鬼怪他就没在怕的。再说了,只要不是唐僧肉这种级别的东西,他相信没有哪个妖怪会想不开,为了区区一些不值钱的鱼虾,跟差点掀翻天庭的齐天大圣对上。
老白鼋没想到只是些鱼虾,竟然能换来齐天大圣的救命毫毛,顿时如获至宝地将那三根淡金色的毫毛小心翼翼地塞到了怀里,看样子是打算留着做保命的传家宝来着。
有齐天大圣做靠山,原本小心谨慎的老白鼋也忍不住飘飘然了起来,当天就命手下送了好几百斤鱼虾过来,都用水草包裹着,打开水草,里面的鱼虾还是活蹦乱跳的。
陈家庄的老庄主听吴箜说以后每天都会有水妖送鱼虾过来,还以为最多就拎个十几条鱼过来呢,他甚至没打算让村民帮忙,觉得自己家婆娘就能处理了,毕竟,吴箜答应他,晒好的鱼干,按照成色好坏,一斤给他2~10个铜板的加工费,这么算下来的话,要是每天能处理几十斤鱼虾,只需辛苦一年,他们家岂不是就能赚上一大笔钱?
老庄主信心满满地坐在家里等鱼虾上门,他是一点都没怀疑吴箜会骗他的,毕竟,这几位大唐来的高僧,可是连那个吃人的灵感大王都不是他们的敌手,更何况通天河里原来那些水妖?
可是,让老庄主万万没想到的是,唐玄奘和吴箜给老白鼋的好处太大了,以至于这老家伙为了早日修成人形,拼命巴结他们师徒,一次就送了好几百斤鱼虾过来。
这下子,不用吴箜开口,老庄主急忙就去村子里找人帮忙去了,听说晒干的鱼虾一斤就能换2~10个铜板,村里人恨不得连家里的半大小孩都带过来帮工,吴箜趁机给他们洗脑,说是这通天河里的老白鼋本性善良,吃小孩的事情都是那个灵感大王干的,如今他们灭掉了灵感大王,这通天河从今往后就由这老白鼋管着,还告诉村民,老白鼋打算在河两岸架设渡口,今后,两岸的百姓只需要花上几个铜板,就能在河里走一个来回。
此言一出,陈家庄顿时热闹的跟过年似得,老一辈的还好,年轻人是做梦都想看看河对岸到底是个什么世界,再加上现在给吴箜处理鱼虾每天都能赚到钱,村里不少年轻人都约好了,等那渡口建成,便一起去河对岸看看。
“我从前一直以为行善积德,便是教化妖魔,令他们向善,却不知,妖性难除,有些妖,习惯了吃人,是无论如何都不肯放下屠刀的,你这法子倒是不错,最起码,那老白鼋有心积攒功德,早日修成人形,便会约束着水里的水妖,从此,这两岸的百姓便安生了。”看着村民们喜气洋洋地谈论着老白鼋,丝毫不觉得这妖怪有什么可怕的,唐玄奘忍不住叹息道。
“我们行商的有句俗话,叫做无利不起早,其实,做人、做妖都是一样的,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更愿意去做,相反,一味的要他无私付出,说句俗气点的话,人家也是要养家糊口过日子的,如果一个人连父母子女都不顾,家里人都快饿死了,他还要省出口粮来去救济旁人,这样的人,和杀人犯又有什么区别?难道他家里的粮食就只是他自己的?为了成全自己而牺牲亲人,如果这就是佛家所谓的慈悲,那我还是做个自私自利的俗人好了。”
想到原著里唐玄奘每次都试图劝妖怪放下屠刀,却无数次被抓去差点吃掉,吴箜觉得,还是眼前的唐长老更接地气点。
第42章
接地气的唐长老,很快就和陈家村的村民们打成了一片:他老人家打算资助村里的小孩子们去附近几个西域的国家游学。
西域地广人稀,仅凭唐玄奘师徒四人,最多也只能沿途探索适合西行的路,可是,上辈子从西域回到大唐后,唐王曾召见过他无数次,每每问到的一些问题,他都没办法回答出来,原因很简单:前世的他只是个寻常的僧侣,一个僧侣看问题包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一个国家的当政者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对于唐王来说,作为一个皇帝,他是不可能让手下几十万大军,就靠着唐玄奘一个人探索出来的西行之路去开疆拓土的,那样的话,一旦出事,大军连可以撤退的后路都没有。
所以,唐玄奘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尝试在西域发展一些自己的下线。
这些下线的用处会很多,有擅长学习语言的,可以辗转西域诸国,学习各国语言,今后帮他一起翻译西域带回去的那些东西,这一点唐玄奘是一定要做的,上辈子他就吃够了缺少翻译人员的亏,从西域带回来的那么多各国著作,只有他一个人带着几个徒弟翻译,到死也没能完成这项工作,还活活把自己给累死了。
这辈子他是绝对不可能再像上辈子那样,为了翻译那些东西,让自己下半生困守在佛寺之中的。可是,他要从翻译岗位解脱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替唐王培养出更多的翻译人才。
再者,这些接受他资助的人,还可以替他在西域各国行走,记录下各国的官道、驿站所在的位置,甚至于,如果这些人数量足够多的话,他便能绘制出一幅更加完整的西域诸国舆图!
到那时,哪怕只是带回了这张珍贵的舆图,也足以让唐王朝奉他为国师了!
能不能当上国师,其实唐玄奘一点也不在乎,他真正在乎的,是借着这份功劳,在大唐谋个安身立命之处,上辈子他圆寂之后,大唐也依然繁荣昌盛了两百多年,虽然中间经历了安史之乱,但总体来说,依然是比周边国家日子好过得多。
原先他确实是打算带悟空回长安生活的,但是,吴箜的做法启发了他:长安毕竟贵人遍地,悟空又素来无拘无束惯了,万一打伤了哪个皇亲国戚,那就不是银子能解决的问题了,思来想去,还是得多攒些功劳,如果能让唐王给他一处山林作为隐居之所,等悟空回来了,即便他们二人因为唐王的缘故不能回花果山去,住在山里,悟空想必也更欢喜些。
正好,陈家庄这些年轻人世代被困在通天河这边,从出生就不曾见过河对岸的世界,对外面的世界可以说是相当的向往。唐玄奘给他们的任务又不难:拿了大唐高僧的资助,只需要在附近诸国游历一番,或者找个书院求学,或者拿了钱去做买卖,回来将一路所见所闻、走过的路都记下来,交给唐玄奘就行了。
等于是唐玄奘资助他们公费在西域诸国旅游了,说不定运气好的话,家里还能出个赚大钱的行商。
陈家庄的老庄主听到这个条件,简直恨不得自己再年轻几十岁,只可惜他年纪实在太大了,空有一颗向往远方的心,体力和健康都不支持,只能千叮万嘱自己的两个孙子一个外孙,教他们千万珍惜这个机会。
不过,唐玄奘也没打算做冤大头,而且,来者不拒的话,得到这个机会的人也就不会珍惜了。
陈家村几乎每户人家都给自家孩子报了名,最后,唐玄奘只选中了七个口齿清、头脑也比较灵活的,每个人都得到了大唐高僧资助的一百两银子,这些银子也不是白拿的,每个人都和唐玄奘签订了契约。唐玄奘要求他们每个月都要把自己沿途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不识字的可以花钱找人写,这些“汇报材料”他们存底一份,剩下一份找人送回陈家村,他每隔三个月会派人来取一次。
“无论信件是否丢失,每年你们必须回家一次,将所有信件存底带回来,我会命人来取,若是信件齐全,另有每人二十两银子的辛苦费,若是信件缺失,这二十两就没有了。”
“我奉命为唐王遴选诸国有才之士,望诸位多加努力,两年之后,待我取经归来,诸位中若有通晓西域各国语言文字的,可随我同回大唐,到时,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唐玄奘丢下了最后一根胡萝卜,整个陈家村的年轻人都失眠了。
那可是传说中东方最强大的国家!
他们、他们竟然能与唐玄奘一同去往大唐,甚至能入朝为官吗?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比给他们一百两银子有诱惑力一万倍。
最起码,老庄主真的是一夜都没有睡,深恨自己怎么就没迟生几十年?否则的话,能去东土大唐当官的肯定有他!
阅读(西游同人)[西游]悟空代购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