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低着头,用谦卑而忠诚的语气回复帝王:“陛下,一切如惊鲵献上的《神农经》中所载无二,那药引的确神奇,前番入药切下的部分,果真已经逐渐生长,再过不久,果真能恢复如初。”
《神农经》中曰,太岁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以为长生不老之药引。这是帝王将农家视为肉中刺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既是世上罕有之物,就不该为世人知晓。
帝王目光微微垂,落在竹简之上。竹简奏报的是九原捷报,蒙恬戍边的军队长驱直入匈奴单于庭,驱赶头曼单于遁走漠北。
这是捷报,昨日送抵之时大军人尽皆知,各自喜气洋洋,至少表面如此。
然而,帝王手边密匣之中,还有另外一份密信。以千机铜盘为译,所得短短十字——公子中狼毒,军中有谍者。
正是因为这一份密信,皇帝看完眼前漆黑一片,一直浑浑噩噩半梦半醒。他方才在梦中仿佛看见一支漆黑的箭簇射向扶苏。
寡人之子,形若失宠,及至边陲,仍遭暗算。
何人为谋?
这个谍者,背后代表的到底是哪一方的势力?
诸子百家?匈奴单于?或者是,咸阳宫里的某一个人?
寡人,身边之人?
寡人,还不能死!
手握竹简,帝王面色一如往常。他唤道:“赵高。”
“臣在。”
“将那岁肉做药,即刻呈上。”
赵高跪下:“臣,遵旨。”
“还有,告诉李斯”皇帝道:“行辕暂且不回咸阳,向北进发。”
赵高露出惊讶的神情:“陛下,您的身体?”
帝王行辕大巡,因为首要安全,沿途都有罗网和隐秘卫扫清前路,临时做出太大的临机改动极易疏漏,引来帝国敌人的觊觎。在这之前,还从未有过如此仓促的决定。
皇帝用强硬的声音慢慢说:“九原大捷,寡人要亲自巡边,犒赏有功将士。何人敢说不妥?”
第九十九章商君的路
皇帝北巡的决定遭到随行太医令的剧烈反对。
在会商之前,李斯居然一点风声也没有得到,这让他心乱如麻。若非赵高在传达会商的口谕时暗示于他,他几乎要在大臣面前失态。
幸而有郑国与顿弱、杨端和几人在场,一起怔愣之下他的反应并不显得突兀。
“陛下不可,老臣以为天气酷热,陛下出巡已经四月有余,舟车劳顿、人马疲惫,此时若再跋山涉水,有碍龙体啊!”胡毋敬跪下,几乎声泪俱下。
“李斯,”皇帝的语气很冷静:“你也反对?”
如同任何一次垂问一样,他高居于台,目光微微垂落,掩不住其中刀剑一般锋利的气势。仅仅是听他的声音,耳边就如金戈铁马碾压而来。
李斯听着这声音,竟然失了神。帝王语调中微微上扬的一抹音色代表这试探和怀疑,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每一种不同的语调背后的意思。
这一刻,他茫然了。
“丞相!丞相!”胡毋敬望向李斯,将他叫回了神。
李斯进退两难。
若是以前,他会毫不犹豫地赞同帝王下的任何一个旨意,并且用三寸不烂之舌将帝王的话引经据典加以阐述与拥护。但眼下,那带着隔阂与试探的问话,让他迟疑了。
“臣以为——”李斯斟酌着:“以为——”
众人都望着他,连同帝王。
李斯将牙一咬,双膝跪下将头一磕到底:“臣以为陛下不宜北上。”
众人都有些惊讶,这么多年以来,这是第一次帝国的丞相在帝王面前没有彰显出君臣一心的默契。
“哦?”帝王声音沉吟,难辨喜怒:“你是在埋怨寡人未曾与你商议?”
“臣,不敢!”事已至此,丞相似乎把心一横,豁了出去。
阅读(秦时明月同人)【卫聂】纵横杀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