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为了避免打架,秦昊让老夫子们按照自己姓的第一个字来编写,用孔颖达举例子,他就编写k字带头的,剩下的十一个就开始抓阄,其中于志宁没有抓到,据说于志宁气的好几天没有吃饭。
编写新华字典是一项极其浩大而且极其复杂的工程,如果仅靠这十二位老夫子进行编撰的话,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
不过好在这些老夫子们有许多的徒子徒孙们,还有李二派了不少人来进行协助。所以在秦昊在成立新华字典编纂委员会的时候,人数竟然达到了九百之多。
这此编写工程应该是唐朝以来最大规模的书籍编写工作了。
世家门阀的影响不仅对秦昊的影响巨大,而且对李二的影响也是极其大。由此可见,世家门阀是一个多么恐怖的存在。
“五姓七家”“恃其族望,耻与诸姓为婚。”世家门阀傲慢的进行内部通婚,来保持他们所谓的高贵的血统,到了高宗时期,李治甚至于颁布了禁止他们自行婚娶,士族门阀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士族的强大,对皇权是极其的不利的,李二命令高士廉勘正姓氏,修撰《氏族志》,可是没想到修成的时候,博陵崔氏的地位竟然比皇族还要高。
这样的情况自然是李二不能忍的,故将皇族地位列为一等,将崔氏降为三等,提高皇权的地位,扶植庶族,压制士族实力,加强皇权。
就连李二都要动用小心思,可见士族的恐怖实力。
可是就算如此,也没有办法动摇世家门阀的地位,最后直到女皇武则天上台后,才动用了武力进行压制士族。
士族门阀垄断教育的理由就是书籍的价格,书籍的价格那么贵,寒门子弟根本就负担不起书籍,连书都没有,寒门子弟又拿什么跟世家门阀去竞争呢?
但是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出现降低了书籍的价格,此举更是让李二看见了打破士族根基的希望,所以李二才会选择毫不无保留的支持。
但是相比之下,拼音就没有那么明显了,在世家门阀的心里,拼音属于新鲜事物,跟书籍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且在世家门阀的心里,即使认字变得容易,也不会改变什么,读书不仅仅是认字这么简单,没有名师指导的情况下文章又该如何去做呢。所以世家门阀有恃无恐。
不过世家门阀的脑子还是很好使的,看到了新华字典带来的好处,并且也明确的知道,编纂字典之人绝对会流传千古,并且会被万世传颂的。
所以世家的人向李二提出参加编写新华字典的要求被拒绝之后,都聚集在了王家进行商量。
王家的家主是王圭,是唐初的名相,也是世家在朝廷官位最高的人。
秦昊对这个人没有反感之意,但是这并不代表这可以容忍士族对教育权的垄断。一旦放任士族对教育权的垄断,这就是秦昊对改革大唐的初衷不符的。
没有知识的充实,怎么能实现科学的发展,又怎么能打破一家独大的地位呢?
“叔玠,朝廷编制的那个新华字典,如果能参与此书的编著,一定会功在千秋,流芳百世的,如今真是一件憾事啊。”崔家的家主崔民干颇为遗憾的说道。
叔玠是王圭的字。
崔家有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这个崔民干就是博陵崔氏。
之前的标点符号不让他们参与就算了,毕竟标点符号也不可能流芳百世,而且标点符号是秦昊弄出来的,所以不参加也不会说些什么,但是这个新华字典,如此之大的事情竟然还是不让他们参与。
“这孔老头实在是可恶,仗着是国子监的祭酒就将尔等排除在外。”王圭愤愤不平的说道。
孔颖达是山东士族,但是孔颖达本人却不是跟他们一路的。
崔民干也咒骂道:“那言师古和陆德明也不是什么好货,竟然说尔等学问不精。”
孔颖达等人为了主持编撰新华字典的工作都把自家的孙女都扔出去了,怎么可能让五姓七望参与其中呢?
五姓七望的人和李二说,新华字典的编撰功在千秋,需要多点人参加才可以,我们五姓七望别的不多,就是人多,我们自请为君分忧。
李二当时就在心里骂道,老子让你们五姓七望的人为朝廷效力,你们都不来,推脱你们家族人说不想当官,现在为了一本新华字典这么迫切的要进去,真是笑掉大牙了。
然而还没等李二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孔颖达等人就先站出来,对着李二说,老夫子们的徒子徒孙们多的是,不需要其他人来捣乱。
捣乱两个字果断的把世家门阀弄的不乐意了,你们编就叫正事,我们编就是捣乱,于是乎,世家门阀开始炮火猛攻孔颖达等人。
别看孔颖达的人迂腐,但是迂腐的人一般也都倔强。
孔颖达等人就是一口认定:“你们水平不够。”
这样的事情,李二对此表示木有办法啊,孔颖达等人说你们水平不够,你们去切磋一下,如果孔颖达等人说可以,你们就可以。
话虽然放出去了,但是没有任何人来跟孔颖达等人进行切磋。
毕竟孔颖达,颜师古等人皆是当世大儒,五姓七望加起来都不足以抵挡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
“听说这拼音是山东那小子捣鼓出来的,既然孔颖达等人不让尔等参加,那我们就另起炉灶。”卢家家主抚摸着自己的胡须说道。
“那秦昊的族叔秦琼是山东之人,其妻子崔氏是博陵崔氏的旁支。”有人提醒道。
崔民干不以为然的说道:“那又怎样?我选一崔氏嫡女与那山东小儿进行结亲。将那山东小儿拉拢过来,让其为我们所用。”
阅读大唐之无双国士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