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芸趁着宫门未下钥出了宫。
换了身平常衣服,来到东宫,面见太子。
太子起身客气了一句:“姑姑怎么亲自来了?”
成芸不敢放肆,端正行了一礼,“皇后娘娘嘱咐奴婢来问一句,为何还未动身?可是有什么事情绊住脚了?”
太子没忍住,笑着叹了口气,“姑姑是专门来笑话我的,快快回宫同母后说,再催,儿子去了南方就不回来了。”
太子长在宫内,因为皇后事情多且身份尊贵,衣裳华丽不适合常常带孩子。
相比之下,倒是成芸常常抱着,因此同她非常亲昵。
成芸抿着嘴一笑。
她已经不年轻了,这笑容也看不出狡黠味道来。
相反,尽是长辈的包容。
“宋太医那里,娘娘已经托人递进话儿去,横竖是吃不了亏的。”
成芸道:“再者还有将军府呢,儿子的师父进了大狱,将军怎么也得出出力,不能叫他受了委屈。”
太子想了想。
略微松了口气。
成芸见他魂不守舍的模样,也跟着叹了口气,“殿下别再继续等了,明日就动身南下,不然皇上那里实在不好交代。”
太子用手撑住头,指尖点了点额角。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殿下别叫娘娘着急了。”她继续劝道。
“好吧,”太子萎靡不振道:“好吧。”
三月十四,本该草长莺飞的踏春好季节。
宫里得宠的嫔妃香消玉损。
宫内四处静静的,全都不敢大声说话。
因着倒春寒,枝头花苞尽数冻掉,宫外也未能幸免。
种的粮食刚刚发了一个指头尖的嫩芽,全都被冻掉了脑袋。
农民一片哭天抢地。
粮道署紧急拟定政策,将库里要拨出去救济的种子合计好,递到了皇帝床头。
皇帝病着加班熬夜,身体更加不好。
三月十六,晚,打更的敲满十一下。
大理寺外值班守门的侍卫在这寒天冻地里跺了跺脚。
抱怨道:“这天真他妈的邪性。”
另一个见了,也觉得愈发冷了,忍不住道:“好在今日雪停了,不然咱兄弟俩得冻成棍儿了!”
早先那个刚要应和,院内响起来匆匆脚步声,他连忙闭上嘴站成了一棵松树。
大理寺卿何厚琮跨出大理寺的高门槛,叫寒风兜头一吹,打了个喷嚏。
身后的随从听见动静赶紧上前挡住了风口,“大大大,大人,天忒冷了,将军府的真要这个时候过来吗?”
何厚琮双手抄到袖子里,牙齿不受控制的打颤,“本官也觉得有病,他们……”
正说着,门前直冲着的大道尽头影影绰绰露出一点黑影来,飘忽的有点吓人。
何厚琮眯着眼睛探头看了看,一旁的随从也伸直了脖子。
那一团黑影飘近了些,才看出来是一顶轻便轿子,四个人抬着,均是轻轻踩地。
旁边空落落的,连个随侍都没跟着。
深夜出行,又特意避人。
何厚琮心底有了些谱。
阅读这病治不了,也得治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