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凤三年。
这一年,大江南北发生了许多事情,天下大势也是在这一年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明眼人通过这一年发生的战事,大概都能明白所谓的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洛y方面夏国和郑国j锋的情况。
五月,王世充率领郑军主力在荥y和虎牢之间被河北高畅围困,苦战数天,郑军尽灭,死伤万余人,余者皆降。
在大营告破之前,王世充率领少量精锐星夜南逃,想从小路返回洛y,裴元庆率军一直紧追不舍,最终,王世充还是摆脱了夏军的追击,带着亲随进入嵩山山坳,也不知道是天意还是碰巧,王世充在群山峻岭穿行时路遇飞石,被飞石击,坠崖而亡,其亲随遍寻山谷,皆无法找到其尸,不得已,只好自顾出谷,出谷后,大部分亲随皆自寻生路,逃匿四方,唯有极少数王世充的铁杆死士方往洛y而去,向镇守洛y的太王玄应报告王世充的死讯。
说起来,还是不知道是天意或巧合,昔日,被王世充击败以致众叛亲离的李密在永济渠一役被唐军伏击,因而不知所踪,不管是瓦岗军还是唐军,都遍寻其尸不得,如今,王世充也是如此,这两个难兄难弟的命运还真是极其相似啊!
他们都有意气风发,同样也有坠入谷底地时候。再看一看如今还在台上耀武扬威的那些皇帝,大王,他们最终的命运可堪玩味啊!
就在王世充的死讯还未传出嵩山之前,收到郑军在虎牢关前大败的消息后,河南各地原本还打着大郑旗号的城池纷纷改弦易张,将大郑旗号砍掉,打起匆忙制造而成的大夏旗号
事实上。当高畅率领大军进b洛y时,真正还听从大郑号令地只有王玄应镇守的洛y。以及镇守襄y地魏王王弘烈。
夏军大举进b洛y,这个时候,王玄应已经知道王世充战败的消息,不过还未得到王世充的死讯。即便如此。他依然惶恐无比。
此时,洛y大概有着一万多精兵,如果强征城百姓守城,还是能征集十来万精壮,含嘉仓的存在也使得洛y无缺粮之虞,省一省,采取配给制地话,也还能坚持半年之久,当初。王世充和瓦岗军j锋时,可是受够了围城缺粮之苦,登基为帝之后,自然对此多有准备。<scrip>s1();</scrip>
正因为城有粮有人,城池高大。护城河宽广。守城器械充足,因此。有许多大臣皆向王玄应进言,让其拼死守城,拒夏军与洛y之外。当初,瓦岗军声势如此浩大,动辄将兵数十万,到最后,围困了洛y一年之久,还不是把洛y没有半点办法。当然,这些大臣武将们也明白孤城不可守地道理,他们向王玄应进言,乘洛y尚未被夏军团团包围,还能和外界取得联系之前,让他派出使者往西进入关向李唐求援,毕竟,现在夏军势大,洛y一旦落入高畅之手,高贼更是如虎添翼,李唐断不能容许洛y落入夏贼之手,一定会派出援军来救援,唐军一旦到达洛y城下,外有援军,内有坚城,夏贼也只能无功而返。
之所以劝王玄应向关求援,这些出身世家豪族的大臣们自然也是有着自己s心的。
毕竟,高畅虽然是高颖公的孙,号称出自北海高家,有着皇族血统,然而,其所作所为,一点也看不出他有站在世家豪族的立场,兴邪教,灭名教,建神庙,不拜祖宗,重重离经叛道的行径,让这些世家大族心有余悸。
虽然,关李唐代表的是关陇门阀的利益,他们这些出身关东的世家大致是看不起那些以武起家地关陇门阀的,相互间还是有着矛盾和摩擦的,不过,不管如何,门阀与门阀之间的斗争也只是内斗而已,就算唐军前来,洛y落入李唐之手,关东门阀被关陇门阀压制,毕竟,也不会有灭族之祸,要是洛y落在高畅这个邪教头之手,让那些泥腿j民上了朝堂,当家作主,实乃世家之耻耶,圣教蒙羞,因此,他们宁愿将东都让给西边,也绝不送于东面。
这个时候,王玄应早就没有了主张,他虽然身为太,对那些大臣却没有王世充那般的威信,当初,王世充在篡位时,狠是杀了一批人,让那些洛y豪族噤若寒蝉,在另一个时空,当唐军包围洛y时,城地大族曾多次计划秘密打开城门迎唐军入城,结果,无一例外,这些行动计划全部被王世充侦知,然后,又是一阵腥风血雨。林雷/p
阅读隋末逐鹿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