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秦吏(大结局)_秦吏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034章 秦吏(大结局)(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当时黑夫如是说。

“君主会一代代老去,死亡,帝国也会衰败,腐朽,改朝换代。”

“但一个完善的制度若能推陈出新,便能超越一姓一氏的局限,不会轻易腐朽”

在那间亭舍,帝国最基层的单位中,他们谈的却是无比宏大的命题。

“中原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周朝改变了夏商的制度,从兄终弟及,变为父死弟及、从尚鬼崇巫,变为民为神主。这一切,都源于周公作礼,用宗法来维系天下,后来周朝虽然衰败,但周的制度,却在十二诸侯中延续,再传递给七大战国。”

“尽管世人皆言礼崩乐坏,但周制的影响,依然刻在骨子里,时至今日,仍有人念念不忘”

“而如今,又是一大变局周秦之变”

“秦制由商君肇始,而后人用了百年时间来摸索,最终由始皇帝落成,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却也是放眼古今,最好的制度了”

“而这个制度关键之处,上有能稳定传承的皇帝,中在于集权的朝廷,其基石,则是完善的律法,还有千千万万个,如你我当年一样,奔走于基层的小吏。”

“所以,喜君问我还是不是秦吏”

“说实话,这天下若无我,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保住了大秦的人,是我。功臣们不断对我歌功颂德,将我说成是五百年一出的圣人,希望我能取代秦。”

黑夫看向东方“但我不会踏出那一步,我曾对人起过誓,说这一生,都会以秦吏的身份,善始善终。”

“可我却不能保证身后事,新的大厦已经建成,栋梁换了个遍,后世的继业者,若想给这广厦换个牌坊,已不是我能控制的,若是强求,反倒会再度生出乱子来。”

中国很特殊,上面的皇帝,那一家一姓可以换。

但只要有三样东西不变,这文明便不算亡。

下层建筑,百姓生计不能绝。

上层建筑,政治制度的传递不能有大动荡。

空中楼阁,那些文明的精华,诸子百家的余韵,能一代代保存

若能如此,这个文明,便永远不会亡

这才是黑夫拼搏一生,想要维护的宝藏

“所以,纵我以秦吏自诩,但今日之人,后世之人,恐怕他们仍说,黑夫名为秦相,实为秦贼黑夫之心,路人皆知”

他摊手道“我不欲强辩,非要为自己立牌坊不可,反正这二十年来,违法乱纪,以权谋私,乱臣贼子之事,我做了很多,谋杀大臣、无耻夺权、以下克上,一样不少。”

“我未能如秦始皇帝希望的那样,做一个乖乖死去武忠侯。”

“也未能如那诸多嬴姓死忠,公族贵胄希望的那样,做一个最终大政奉还的裱糊匠。”

“我只是觉得,我这一生,虽最终难以守住秦字,但我,至少还能守住吏字。”

“吏者,民之悬命也,这句话,是喜君告诉我的。”

“从与喜君相遇到现在,黑夫敢说,自己的所有行径,无愧于人民”

“所以,我是否还是秦吏,真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个可能会被说成秦贼,被忠臣们暗暗谩骂,口诛笔伐的人。”

“他却会改善秦制,建立一个,能让秦吏,不,严格来说,是法吏源源不断的制度”

“这世上不缺吏,但喜君,仍缺法。”

“法者,天下程式也”

它代表了一种理想,一种从商鞅时代,延续下来的理想。

它能让手中有剑者不敢造次。

它能让权贵不敢肆意欺辱庶民。

它能让卑微的士,也通过军公爵,拥有上升的渠道,不至于阶级固化。

它让妄图分裂祖国的暴徒,难以得逞。

“可它已经被破坏了。”

黑夫不吝承认这点。

“始皇帝做了表率,而我,还有那些所谓的英雄豪杰,给了它最沉重的一击。”

“重建,谈何容易我得从头开始,从徙木立信的那一刻重新开始。”

“所以我需要喜君需要一个,能像商君那样,带给天下公正的人”

“喜君,你我终有一死,而写有律令的竹简纸书,也终究会腐朽。但我希望,改善后的秦制,这律令背后的精神,却能传承下去延绵后世千年”

“能延续多久呢”喜反问。

当时,黑夫指着亭舍外面的松柏自嘲道“至少能活,一棵松树的寿命罢”

想起那些对话,老迈的秦吏站在始皇帝陵前,风拂动了他头上的帻巾。

哪怕是颓然西谪时,喜也坚持地对嘲笑他的人说道“在这大秦四十郡,数百余县,定还有人恪守着为吏之道,肃然恭俭,莫不敦敬。世道纵然暂时变浊,只要这些真正的秦吏尚在,它终归,还有变为皓皓之白的那天”

现在,等待多年后,那一天或许真的来了。

虽然这所谓的新秦,仍有许多不足官员队伍有很大缺口,关东尤其缺少干吏,地方势力虎视眈眈,希望篡夺胜利果实。律法也不够完善,一些地方过于轻,一些地方又过于重。腐化的种子已在再一统的功臣里萌芽,地方法官良莠不全,有背景的杀人者本该伏法却依旧逍遥法外

“但律令,法吏,不就是用来防恶杜患的么”

他们是迅捷的狸猫,捕捉那群流窜的硕鼠。

也是看家的犬,对着摸索的贼徒放声狂吠。

是统治者擦去黑恶,让天空再度变得洁白的抹布。

没错,是工具。

但也永远不能缺席

对这场讯狱,喜心里,已经有审判结果了。

令史断案,从来不是看一个人自己怎么说,而看他怎么做

“去禀报摄政,喜愿为御史大夫。”

“在去黄泉见始皇帝,见诸多同僚袍泽前,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为这天下,为秦制的延续,做最后一点事”

喜的旅程,仍未结束,他绕过了高耸的秦始皇帝陵,来到了陵寝的东边,这儿的地下,是哪怕两千年后,也仍被誉为奇观的兵马俑。

大多数兵马俑,早在胡亥掌权之时,便已填土封闭,喜只能想象,想象地下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不过,倒是有两处,是还能俯瞰的,原来近日,夏公让人将那些被胡亥残杀的宫女、工匠另行安葬,在空落落的陪葬坑里,又开了两个俑坑,作为替代,也权当是天下再一统一周年的庆祝,献给始皇帝的最后礼物

有了黑夫给的符节,喜才得以凑近参观。

第一个坑比较小,而且俑做得很清奇,却见只有十余个俑,手里所持都是喜走东闯西这么多年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武器。

却见一衣着为上造的秦俑趴在地上,额头缠着草木的冠,身上盖着伪装用的蒙皮,手持一根长长的棍子,有两支架固定于地,指头扣在类似弩机的悬刀上,眼睛凑在棍上一圆筒前,凝神望着远方

又有一短须的秦俑,将一前端尖锐的武器扛在肩头,单膝跪地,似乎已瞄准了远方的敌人阵地。

亦有一浓髯秦俑,看体型是个八尺大汉,手里拎着巨大的多管武器,看着好似近来军中常用来在夜里传讯的“烟花”绑在一起,光看架势便十分威猛。

位于后方的秦俑手持喇叭,昂着胸,仿佛正在深深吸气,吹响一曲冲锋的号角。

最前方的屯长俑,则一手持形制酷似弩机,却无箭矢,反倒是一根粗管的武器,一手招呼士卒们向前进攻,表情惟妙惟肖

喜看得莫名其妙,一问主管此地的少府官员才知道,这些秦俑,都是摄政夏公亲自画图,让人照做的。

“夏公说,这是未来千年后军队的模样,让人做了埋入土中。”

不只是大狙、rg、加特林、ak,黑夫还打算等十周年的时候,搞一个坦克、摩托、自行车组成的“车马俑”方阵,给秦始皇帝送去开开眼界

现实里造不出来,造俑还不简单后人若是挖出来看到了,准保惊掉眼珠子。

当然,还要埋一些从泰西流传来的各路女神雕像,什么赫拉,雅典娜,阿尔忒弥斯,甚至是身毒那些怪模怪样的神明,都要给始皇帝烧一点。

毕竟老爷子好这口。

反正喜左看右看也看不明白,只晕乎乎地,来到了另一个俑坑。

这儿倒是没玩那么多花样,只是成排成行站立的俑,少府官员说,这大多是胡亥政权覆灭前,没来得及封土的,摄政又让人加了上百尊进去。

却见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撑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八尺,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挂皮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寒光闪闪的戈矛,整装待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弩,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他们是这时代工匠技术登峰造极的体现,色彩鲜明,神态各异

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走在俑坑之上,喜眼眶不知为何,竟有些湿润。

他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听到大时代里,秦军威武的喊杀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在俑坑最后方,还有文官俑,有的垂老,有的年轻,他们的右腋下都挂着模拟的陶削和长方形的袋囊,里面用以放置磨刀石。而俑的左臂肘与腰间有一圆孔,内为竹简。皆双手笼于袖中,做立姿态,看上去毕恭毕敬,一副随时待命的样子。

好似有什么命令到达,他们马上就会拿出竹简记载下来,如果写错则立即会用“削”刮掉重写。

喜看到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

少府官员知道来者是名扬天下的“大人物”,低声说道“不瞒喜君,夏公自己,也让人做了他真人大小的真身俑,就在其中”

“在哪”

喜在群俑中找着,那些站立在最前方的将军俑里,那些高冠袍服的文官俑里,甚至是挺矛作战的武士俑里,却都未曾找到黑夫的身影。

“在这。”

少府官员领着喜,来到了这个俑坑,最边缘的一角,指着站在边角上的俑道。

“看那,那便是夏公的俑”

喜定睛一瞧,不由莞尔,那俑脸上涂了褐色的颜料,以示面黑

于是几百个俑里,数他最黑,还真像极了黑夫年轻时的模样。

凑近了看,却见这“黑夫俑”戴臃颈,穿交领右衽短袍,足登麻布履,发髻右偏,戴着赤色的帻。腰缠绳索,手持木牍,标准的基层小吏打扮。

喜认得,这是黑夫初为秦吏,成为公士,在湖阳亭任亭长时的装束

他就站在成千上百个秦吏中,仿佛就是他们里,最不起眼的一员。

但除去面黑,与其他俑最大的不同是,在众俑皆肃穆之际,这“黑夫俑”的脸上,却带着开怀的笑。

或许,在湖阳亭做片警的日子,是他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或许,是在为这个国家的光明未来而高兴。

又可能,是在为在另一个俑坑开下的小小玩笑而自鸣得意呢。

喜看着这俑默然良久,最后才仰头,感慨道

“我知道,黑夫对那个问题,真正的答案了”

那个问题,真的毫无意义么

那个答案,真的是“不重要”么

喜能够预见到,月余之后,这个俑坑彻底封土的那天。

随着民夫们一铲又一铲,泥沙俱下。

也掩盖了这一尊“黑夫俑”。

沙土会淹没他脚下的麻履。

然后没过了粗葛下裳。

腰带的绳子,手里的木牍也相继进入土中。

接着是胸口的交领右衽,脖颈上的臃颈。

年轻时依旧光滑的下巴。

还有上翘的嘴巴,扁平的鼻子,那双有神的眼睛。

最后没过了额头,没过了赤帻,没过了右髻,填埋完毕,铺上沙石,踩上几脚

他被尘封了。

与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军团一起,与千千万万个秦吏一起。

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也就此落幕,像我们年少轻狂时的生活一样,壮怀激烈后,归于平淡。

但他没有消失。

他只是在地下静静等待。

等待着,千百年后,头顶的土层被某个莽撞的农夫刨开,或是激动万分的考古学家轻轻拨开沙土,露出面庞

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2019722,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号坑。

阅读秦吏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