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东汉_楼兰情缘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三六章 东汉(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主簿:汉始置,掌管文书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设有主簿。

功曹:刺史的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

东西曹掾属:曹操为丞相后下设东、西曹掌管人事工作,东曹主管二千石官员的任免,西曹主观丞相府官员的任免。其负责人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丞相:战国时始置,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复置,曹操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员。

光禄勋:秦时称郎中令,汉武帝更名为光禄勋。王莽称司中,东汉又称光禄勋。曹操为魏公后设郎中令,黄初元年(220年)又称光禄勋,掌管宿卫宫殿门户。其属官有掌管宾赞受事的谒者、掌管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掌管副车马匹的附马都尉、掌管羽林骑的骑都尉,而大夫、中郎将等官是否是光禄勋的属官尚有争议。九卿之一。

执金吾:秦时称中尉,汉武帝更名为执金吾。王莽称奋武,东汉复称执金吾。曹魏先称中尉,黄初元年更名为执金吾,掌管宫外巡卫。卫尉巡行宫中,执金吾则徼偱京师。天子出行,执金吾为先导。“吾”当御讲。

别驾: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视察为职,别驾则另乘传车,辅助刺史出巡,故称别驾。

廷尉:秦时始置,汉景帝更名为大理,自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狱讼,是各地上诉的最高司法机关。“廷”字系直、平之义,治狱贵直而平,故以为号。廷尉的属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监,成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县令长:春秋战国时始置,一县的行政长官,人口在万户以下的县的长官称为令,万户以上的称为长。县令长的佐官有掌管军事、治安的县尉和掌管文书、仓狱的县丞,一般每县有丞、尉各一人,大县有尉两人或更多。

尚书:“尚”就是执掌的意思。秦汉时,尚书只是少府的属官,掌管殿内文书,地位很低。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围办事,地位逐渐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其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

尚书令:秦时始置,为尚书台首长,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脑。尚书令的副手为尚书仆射,曹魏置尚书仆射一或二人,二人并置时称左右仆射。若尚书令缺,由左仆射代行令事。曹魏时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

尚书郎:尚书台内负责起草文书的官员。东汉选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侍中:秦时始置,为丞相的属官,掌管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负玺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宗正:秦时始置,王莽称宗伯,东汉复称宗正,掌管皇族与外戚事务。两汉皆以刘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

征东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屯驻扬州。

征南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屯驻新野。

征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

征北将军:统领幽、冀、并三州,屯驻蓟州。

刺史:秦时始置,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

治中:刺史的佐吏。古代簿籍文书之类称为“中”,“治中”即为管理文书档案之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的官职。

参军:东汉末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为名,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

河南尹:东汉建都于河南郡洛阳县,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官不称太守而称尹,掌管洛阳附近的二十一县。

典农中郎将:汉末曹操置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均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仅有所治郡国大小之别,职权相当于太守。

城门校尉:西汉始置,掌管京师城门的屯兵。

相国:即丞相。

将作大臣:秦时称将作少府,汉景帝更名为将作大臣,掌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地土木营建。

给事中: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东汉省,魏复置。为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

都督:三国始置都督和大都督,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

校事:曹操临时设置的小吏,负责伺察群臣的微过小罪。

监冶谒者:三国时魏置,掌管冶铁的专官

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黄门侍郎: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

散骑常侍:三国魏置,即汉代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的合称,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督军:高级统兵长官,位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督邮:汉代各郡置督邮官,掌管督察纠举所领县乡违法之事,兼管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事。

[编辑本段]

科技文化

东汉王朝在统治上沿用了许多西汉的方针与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调整与改革,使之更加适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在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至今。东汉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它使中国彻底脱离了青铜时代的材料束缚,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自然科学方面,以张衡为代表的东汉学术界,有着很高的成就;张衡则以高超的工艺制造了“浑天仪”、“地动仪”等科学仪器,制造这些仪器的原理至尽仍被广泛使用。另外,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利用麻醉技术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外科医生,他创造的“五禽戏”是我国第一套体操性质的健身活动。

到东汉时期,书法、绘画已不单纯作为文字图形符号使用,它们的艺术地位逐渐显露出来,虽然今日东汉流传下来的艺术品数量不多,但从其中依然能窥得汉文化的风貌。

[编辑本段]

东汉经济

东汉时代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户籍资料如下:(据《后汉书》)

年份户数口数垦田数(单位顷)

57427963421007820/

75586057334125021/

88745678443356367/

1059237112532562297320170

1259647838486907896942892

1449946915497305506896271

1459937680493241836957676

1469348227475667726930123

1562607096050066856/

显然,上表中156年的户籍数据有误。根据《晋书·地理志》记载,当年户数为10677960,口数56476856,当较为可信。

东汉时期中国南方经济加快了发展。西汉时,会稽郡户22万,口103万,东汉时,原会稽郡分为吴郡、会稽郡,会稽郡有户12万,口48万,吴郡有户16万,口70万。西汉时,豫章郡有户6万,口35万,东汉时户数达到40万,口数166万。西汉时蜀郡户26万,口124万,东汉时户数30万,口135万。西汉时益州郡户8万,口58万,东汉时分原来益州郡为益州郡、永昌郡,其中益州郡户2万,口11万,永昌郡户23万,口189万。

[编辑本段]

帝王世系

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年期

世祖光武皇帝刘秀25年—57年建武、建武中元25年—56年、56年—57年

显宗孝明皇帝刘庄57年—75年永平58年—75年

肃宗孝章皇帝刘炟75年—88年建初、元和、章和76年—84年、84年—87年、87年—88年

穆宗(后除庙号)孝和皇帝刘肇88年—105年永元、元兴89年—105年、105年—105年

-孝殇皇帝刘隆105年—106年延平106年—106年

-孝德皇帝刘庆---

恭宗(后除庙号)孝安皇帝刘祜106年—125年永初、元初

永宁、建光、延光107年—113年、114年—119年、120年—121年、121年—122年、122年—125年

-北乡侯刘懿125年--

敬宗(后除庙号)孝顺皇帝刘保125年—144年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126年—132年、132年—135年、136年—141年、142年—144年、144年—144年

-孝冲皇帝刘炳144年—145年永嘉145年—145年

-孝质皇帝刘缵145年—146年本初146年—146年

-孝穆皇帝刘开---

-孝崇皇帝刘翼---

威宗(后除庙号)孝桓皇帝刘志146年—167年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147年—149年、150年—150年、151年—152年、153年—154年、155年—158年、158年—167年、167年—167年

-孝元皇帝刘淑---

-孝仁皇帝刘苌---

-孝灵皇帝刘宏168年—189年建宁、熹平、光和、中平168年—172年、172年—178年、178年—184年、184年—189年

-弘农怀王刘辩189年光熹、昭宁、永汉189年—189年、189年—189年、189年—189年

-孝献皇帝(孝愍皇帝)刘协189年—220年中平、初平

兴平、建安、延康189年—189年、190年—193年、194年—195年、196年—220、220年—220年

注:

1.在汉敬宗(汉顺帝)之前本来是阎太后(汉安帝太后)拥立的少帝刘懿,刘懿做了半年皇帝即死亡,敬宗趁机即位。现在史书和学者都没有把刘懿归于汉朝皇帝一类。

2.献帝以前是少帝刘辩,当了四个月皇帝,而且还有许多时间都在避难之中。现在史书和学者都没有把刘辩归于汉朝皇帝一类。但董卓毒杀刘辩后,谥为弘农怀王。

3.蜀汉昭烈皇帝所上谥为“孝愍皇帝”,但上谥时刘协并未去世。/p

阅读楼兰情缘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