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漂泊使她身心俱疲,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漫无目的的找寻,不知道这一切是否还有意义,也许从头到尾,她只是在追寻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境罢了,命中如果注定无缘,又何必苦苦强求呢?
陆洵见她低头不语,泫然欲泣,心中顿生怜惜,展开双臂将她搂入怀中,低低的说道:”我明天要跟随父亲南下巡视,你等着我回来,我回来就跟父亲说我要娶你。“
“娶你“二字仿佛一根钢针骤然扎进她的心脏,清醒的疼痛瞬间翻涌上来,她惊慌地抬眸,心中莫名烦乱不已。
陆洵却并未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仍然陶醉在美好的憧憬里。
沐紫并不知道,陆洵对她的倾心并非一见钟情,而是缘于一段年代久远的回忆……
陆洵年少时,他的父亲陆明堂还不是权倾天下的奉军督军,只是一名声名显赫的奉军将领。陆明堂跟随当时的奉军督军南征北战之时,他和母亲便住在奉军的东大营宣城。
那一年,西北的桂军余部攻占东大营,母亲和他来不及跟大部队撤退,成了桂军满城捉拿的通缉犯。母亲带着他东躲西藏,在一次穷途末路的逃亡中,母子俩险些被追兵捉住,幸亏一个大户人家的太太收留他们才躲过一劫。
那位太太雍容美丽,她有一个年龄不到及笄的女儿。那个女孩笑起来如春花般美丽,她常常在庭院里抚琴,他躲在梅花树的阴影里听她弹琴,她的身影宛如夜色中的白梅,清婉娴雅。
琴声婉转悠扬,他的心中充满了安宁。
几年后,他随着父亲西征时特意去找寻过那家人,谁知昔日热闹的庭院早已人去楼空,只余下空荡荡的房屋和满院衰草。
他第一眼见到沐紫的时候就怔住了,感觉那株深藏在心中的白梅忽地开放了。
虽然时隔多年,那个女孩子的容貌他已经有些记不太清了,但沐紫身上的气质总是让他不由地回想到多年前的那些听琴的夜晚。
沐紫不动神色地挣脱了陆洵的怀抱,背转身去,双手环抱着身体,默默无言。他以为她在害羞,心里更觉得欢喜。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沐紫收拾了简单的衣物,悄悄地离开了陆府。
她房间的桌上放着一封信和陆洵送她的青玉笛。
她做出离开陆洵这个决定的时候,不是没有犹豫过,最终她并没有选择这条看上去平坦光明的道路,或许是因为她没有把握再接受一份新的感情,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能力去爱一个人。
襄阳城门前站着几个奉军的士兵,他们并没有对进出城门的人进行盘查,沐紫随着出城的人流轻轻松松地便出了城。
此时国内两大军阀各自占据着南北地盘遥遥对峙,因双方势均力敌,任何一方挑起战争都会引起两败俱伤,所以双方一直维持着和平共存的局面。百姓们也可以在各地自由通行和经商。
她一边走一边思量着自己该往何处去。
一缕阳光破云而出;城外的春风拂面而来。她站在城外的小山坡上,在晨曦中伸出双手,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觉得浑身禁锢皆去,四肢百骸舒畅无比。
她眯着眼睛,将手搭在眉骨上,极目远眺。
远处的莫澜江奔流东去,一轮红日自江面上喷薄而出,沿江而上便是淄川和临承两座古城,临承之上,泰山遥遥在望,日观峰丈人峰仿如群仙排队,山川壮美瑰丽。
再往北方看,过了考城便进入了兰封,她的耳边仿佛听见黄河奔腾而下,咆哮如雷,沿着黄河继续北上,就是曾经的都城沧州。眼前河山秀丽,景色怡人,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使人不禁心旷神怡,胸中块垒一扫而空。她决定沿着莫澜江东行,一路游览山水,欣赏美景。
在下定了决心之后,她心中又莫名地涌起一阵去国离家的怅惘。
远方的清平也已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苍冥山上必定是草木葱茏,星星点点的野花铺满了山岗,母亲的坟头大概已经长满了野草,院子里的那株紫薇树不知道还在不在,有没有开过花……
那些在意她的和她在意的人,都一个接着一个离她远去,记忆的天空扬起满天的风沙,那个熟悉的白色身影渐行渐远,慢慢地湮没在一片虚无之中……
往事不可追,是时候放下心中的执念了,为什么要背负着沉重的回忆和痛苦继续活下去呢?
她仰起头,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阳光的方向露出了久违的笑颜。
这一年的春天格外暖和,一连数日艳阳高照,明明是早春时节,愣是闷热得如同初夏,连空气中的花草香闻着都有些腻味。
沐紫沿着官道走了小半日,热得汗湿衣衫,气喘吁吁。
她抬头看看日头,中午已过,腹中顿觉饥肠辘辘。自从出了襄阳城后,她便改换了男装,打算先前往淄川,再从淄川乘车往西走。她一路避开荒凉的小路,选择走人多热闹的官道,每天天未黑就早早投店,天亮才登程,一路停停走走,沿途草长莺飞,□尽收眼底。
前面的路边有两三间小屋子,大大“酒”字旗随风招展,那里应该是家小饭店,她打算进去填饱肚子再赶路。
饭店里光线有些阴暗,不见客人的影子,只有一个伙计趴在柜台上打瞌睡。
她轻轻咳了一声,那伙计醒过来,从柜台上爬起来,上前招呼,“客官,是要用饭呐?”
她压低了嗓子答道:“恩,给我来两个小菜,一碗饭。”
“好咧”伙计热络地答应道。
乘伙计进去安排饭菜的时候,她打开包裹点了点身上带的银票。离开陆洵的别院的时候,她把他赠送的所有首饰都留在了那里。
阅读隐形爱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