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徨彷不定的事暂且不提,话分两头,且说孔明被鲁肃安排在驿馆里休息,想起自己的兄长诸葛瑾,两人不久前还见过一次面,孔明答应办完公事,就去找他,现在公事还没办完,因此,他还不能去拜访兄长。/p
晚上,他在驿馆内安歇,实在无聊,就坐下来弹琴。/p
起初,琴声柔和,散发着淡淡的哀愁,他愁什么?他为孙权的反复无常而忧郁,自己尽管说服了孙权,但一离开他之后,张昭等人一找他大唱反调,怂恿他降曹,他又会偏向张昭等人。/p
孔明哪里知道?就在孙权派鲁肃安排他到驿馆内休息的时候,孙权又一度举棋不定,化为一只狐狸,畏畏缩缩地蜷缩成一团,生怕曹操的百万大军一举攻占江东。/p
琴声悠悠,忽而一转,如金戈铁马般奔驰,那是他对孙刘联合抗曹的憧憬。/p
如今孙刘联合抗曹的计划还处于憧憬之中,没有落实,何时能落实?他也算不准,这使他难免失落。/p
于是,琴音由高而低。/p
他双手拨弄琴弦,弹到了传统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这八德之中,孝是指子女孝顺父母,悌是指兄弟相互友爱,儒家文化认为,有父从父,无父从兄。/p
如今,孔明已丧父多年,正属于无父,如此如此,他该听从兄长诸葛瑾了,诸葛瑾就在自己身边不远,如果自己明天不办公事,去看一看他也无妨,不一定要等到办完公事再去看他。/p
一想起兄长诸葛瑾,孔明就想得更远,想起历史上诸多兄弟之间的故事。/p
汉初,有一孝子姓许,名武,十五岁时,父亲病得快不行了,父亲临终前,叮嘱许武要教弟弟读书。/p
许武每天干完农活回家,就教弟弟读书,但弟弟不爱读书,许武就给弟弟讲解读书的好处,弟弟对于读书还是提不起兴趣。/p
乡亲们看见许武长期教弟弟读书,就推举他为孝廉。/p
许武当上孝谦之后,鉴于弟弟懒惰,就把父亲留下的家产分成两份,许武自己分取了最肥的田地和最大的房屋,把贫瘠的田地和破房子分给弟弟。/p
乡亲们都痛恨许武自私。/p
许武承受着乡亲们的唾骂,冷待弟弟,每次弟弟来找他讨要更多的家产,他一概不理。/p
弟弟恨哥哥把自己变得贫穷,决定自力更生,从此变得勤劳,不久,乡里人推举弟弟为孝廉。/p
许武看见弟弟成才了,就把自己所分到的那份家产让给弟弟,自己什么也不要,直到此时,乡亲们才理解,原来许武并不贪财,只是用贫穷来激励弟弟上进,哥哥教导弟弟的良苦用心,广为传颂开去。/p
孔明在琴声中完成了对兄弟之情的一次感悟,就在心里暗想,无论如何,如果明天孙权不找自己定下与刘备联手抗曹的方针政策,他就去找兄长诸葛瑾。/p
第二天一早,孔明起床,正准备去诸葛瑾府上拜访,不料,诸葛瑾亲自找上门来。/p
诸葛亮很激动,说:“大哥,愚弟正要去拜访你,你就来了。”/p
诸葛瑾问:“贤弟,你大姐和二弟还好吗?”/p
诸葛亮回答:“大姐已出嫁,在夫家生活得不错,夫妻恩爱,至于二弟,唉,不说了,我已娶亲,二弟本和我夫人守住隆中草庐,曹操派人去草庐取我家眷,幸亏我事先按排人已将我夫人带出草庐,可是二弟就不能幸免了,他遇到曹操派去的人,经过一番打斗,他烧了草庐,独自逃亡异地,莫知所踪。”/p
诸葛瑾一听,大惊失色,说:“什么?诸葛草庐烧了,二弟逃亡他乡。”/p
诸葛亮说:“荆襄已成曹操的领地,草庐不烧,也会被曹兵糟蹋,烧了倒是好事,只是二弟失踪,可悲可叹。”/p
诸葛瑾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惊得目瞪口呆,他多年不回家,家里遭到如此多的变故,自己实在愧对孔明,没有替一家人分忧,自己作为长兄,长兄如父,自己何曾像父亲一样为诸葛一家尽到过丝毫责任?/p
阅读三国军神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