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不必细说了。不过太子这次反应倒是很快的,他立即上了请罪的折子,自责管束门人不力,请求皇帝责罚。
&&&&皇帝训斥后,又痛陈误导太子的杨睢朱伯谦,并下了斥责的圣旨,叱前梁国公朱伯谦“欺上瞒下”“其心可诛”,让掘坟起棺,迁出京畿。
&&&&不许葬在京郊。
&&&&这是硬把罪责扣在死去的朱伯谦头上了,言下之意,这是朱伯谦瞒着太子私下干的,太子不知情。
&&&&这算是勉强掩过去了。
&&&&昨日休沐,但照常上值和消息灵通的人极多,所以现在大家都默契不吭声。
&&&&安安静静等着,卯正时分,宣政殿大门“砰”一声大开,宦者高唱:“进殿!”
&&&&列队而入,静鞭响,皇帝驾到,山呼万岁,皇帝叫起。
&&&&接着,和预料中一样,皇帝没有循例说有事启奏,而是当即痛陈朱伯谦误导太子,欺上瞒下。
&&&&皇太子萧遇伏跪,请治管束不力之罪。
&&&&颜阁老适时出列,禀道,此乃罪人朱伯谦之过,请恕太子。
&&&&刑部尚书吕敬德也道,人谁无过,太子年轻,稍有失察亦是常事。
&&&&诸臣纷纷劝谏,皇帝长叹一声,命太子起身,认真自省,不得再犯。
&&&&“陛下英明!”
&&&&萧迟就冷眼看着,看君臣一唱一和,算是将这事儿抹平了。
&&&&他勾了勾唇角,抹平是抹平,但不是抹干净,该翻出来的时候它照样还在。
&&&&行了,这也在他们的预料之中,没什么出奇的。
&&&&接下来,皇帝道:“诸卿有事启奏。”
&&&&就开始商议政事了。
&&&&没什么大事,就些繁琐政务讨论了一个多时辰,朝会就差不多了。
&&&&皇帝却没有让散朝。
&&&&他高坐上首,环视一圈,底下渐渐安静下来,他缓缓道:“朕年纪大了,精神渐短,而太子日益长成,正可为朕分忧。”
&&&&来了。
&&&&萧迟和段至诚等人隐晦对视一眼,沉着静听。
&&&&上首皇帝道:“朕拟撤保明阁,设奏议处,由太子领之,颜琼陈平等人作辅,为朕分忧。”
&&&&“日常,辅朕议处朝政,拟写诏令,诸如此类,为朕分劳。”
&&&&拟写诏令?
&&&&这句话一出,当即整个朝堂就炸了锅。
&&&&当即有御史出列:“陛下,拟写诏令之责,自来由中书省担之!”
&&&&萧迟段至诚等人蓦地抬眼。
&&&&宣政殿灯火通明,端坐御座之的皇帝神色平静,眼神却极锐利。
&&&&赶在皇帝视线扫过来之前,二人迅速垂下眼帘。
&&&&原来如此。
&&&&皇权,相权。
&&&&几百上千年下来争斗不休。
&&&&丞和相,两字都有副的意思,丞相即副官,是谁的副官?皇帝的副官。
阅读和大反派互穿的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